膝关节后侧倒L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2019-02-11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连纪文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450000)连纪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收治的1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1月~2018年1月),11例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在18~68岁之间,平均年龄(39.03±5.29)岁。纳入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充分、全面了解本研究相关情况,并且本研究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与认可。纳入标准:结合影像学诊断等指标确诊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意识正常、神志清楚。排除标准: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凝血系统疾病者[1];接受保守治疗者;合并精神障碍、沟通障碍、意识障碍者[2]。
1.2 方法 骨折累及内、外、内后柱7例,通过内后柱切口复位,后侧钢板支撑后内侧柱,前外侧切口复位固定外侧平台。4例骨折累及内、外、后侧柱,内后侧、外后侧柱骨折均有移位,采用内后侧切口在腓肠肌内侧头内侧间隙复位固定内后侧柱,腓肠肌内侧头外侧间隙复位固定后外侧柱,后侧支撑采用重建钢板,固定较为方便。后外侧柱固定通常比较困难,常需通过后外侧切口复位固定,我院采用内后侧切口,同时完成内后侧柱、外后侧柱固定,减少手术创伤。
1.3 观察指标 使用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分为精神健康、身体健康评分两部分,具体分为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记录11例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浅层/深层感染、切口裂开和内固定失效。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临床资料全部录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其中(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组内相关资料的比较应用X2检验方式,计量资料应用±s)表示,组间比较检验方式为t,P小于0.05则差异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11例患者术前术后SF-36评分变化 11例患者术前SF-36评分(49.39±6.39)与术后SF-36评分(87.88±7.0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分析11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1例研究对象仅发生1例(0.09%)内固定失效,其他并发症情况均未出现。
3 讨论
胫骨平台骨折一般是受到高能量损伤导致,治疗难度比较大,这是因为这种受伤类型其局部软组织损伤重、骨折块粉碎、关节面错位及关节不稳等因素有紧密联系。胫骨平台后柱骨折常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骨筋膜室综合征、深静脉血栓、软组织挫裂伤、挤压伤或开放性创口等,目前在临床骨科治疗中是讨论的热点与难点。因此,胫骨平台骨折是骨科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目前针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治疗,主要是复位并稳定骨折块,以恢复膝关节功能为主,手术治疗已经成为胫骨平台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现有手术入路包括膝后方正中入路,后内侧、后外侧S型入路,扩大的外侧入路和腓骨截骨入路(Lobenhoffer入路)以及后内侧倒L型入路。其中,后内侧倒L型入路损伤小,暴露充分,并可避开重要解剖结构,是当前最理想的方法。
膝关节后侧倒L入路可有效降低骨折端位移的发生,可实现及时复位,对稳定骨折端有重要意义。该种手术入路可有效剥离骨折端软组织,同时预防腓肠肌神经,有效保证肌间隙的移动。通过充分暴露骨折端,整个手术视野清晰,可减轻手术操作难度,有效帮助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膝关节功能。在本次研究中,11例患者术前SF-36评分(49.39±6.39)与术后SF-36评分(87.88±7.02)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研究对象仅发生1例(0.09%)内固定失效,其他并发症情况均未出现。为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过程中所有的分离操作都要从内侧向外侧分离,而且要在腘肌近端进行,有效避免影响到神经血管。通过提起全层皮下筋膜,可起到保护腓肠神经的作用。体位的选择对于术后并发症也非常关键,采用漂浮体位可减少术中因反复翻身而污染术野的几率。
综上所述,针对胫骨平台后柱骨折患者采用膝关节后侧倒L入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手术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