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专业导向的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2019-02-11葛玉明

时代农机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电工学电工课程体系

葛玉明

(吉林工商学院工学院,吉林 长春130062)

1 基于专业导向的电工学课程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的问题。当前很多学校都采用通识教育的模式,在教学中没能融入专业导向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有些课程内定并不是未来工作需要的,一些指向行业前沿的内容又未能纳入到电工学课程体系当中。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忽略了学生各个专业差异性,不利于学生获得较好的个性化学习效果,还有很多课程缺乏专业特色,没能根据不同专业特色进行特色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不能根据专业特点引发与本专业相关的电工学知识,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按照电工学Ⅰ和电工学Ⅱ两门课程的要求,各专业电工学课程目前仅停留在实用够用的理念下。

(2)教学资源方面问题。目前,电工学课程主要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的问题,一些学校电工学课程的学时少,课程内容不完善,教学内容没能指向行业发展前端,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足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有些学校未能建立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不能丰富实训教学的项目。

2 基于专业导向的电工学课程改革措施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电工专业教学的技术性较强,教学目标是培养实用人才,教师不能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活动模式,需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能够在信息技术辅助下直观地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首先,进行教学内容更新,在实践训练中重点培养学生应用能力,讲解理论时突出实践应用的重点,把握实践要点在课堂上开展情境化的教学活动,运用信息资源满足学生创新业学习需要。其次,重点融入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内容,在教学时直指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实现实践模拟训练与创新性操作技能培养相结合,有效促进学生在基础理论学习获得创新性学习成果。基于专业导向听电工学课程应当以培养应用人才为主,关注学生实践训练中的电子工程方面的技术,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项目探究实践活动。

(2)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专业的发展方向优化教学内容,围绕着社会需要完善教学内容,还要进一步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完善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首先,根据电子工程应用技术发展趋势进行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方面的改革,合理的控制相关教材内容,重点包括电气控制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改革。其次,实现传统课程内容的改革,进一步简单理论课程的内容,教材更新应当体现专业学改革成果,在创新人才培养理念下推出电子教材。运用微课与慕课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注重教材一体化建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现有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教材编辑工作。

(3)强化日常教学管理。首先,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对于建设面向专业的电工教学体系体系有重要意义。应当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成立教学改革中心,加大专业建设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形成专职的电工教学管理机构。其次,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任务、内容、方式与评估加强管理,对所有教师提出明确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指导目标。还要对所有教学活动进行评估,注重优化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面向专业的电工教学活动氛围,有效推动电工教学的深化改革,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参与学习的需要。

(4)充分课堂教学质量。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有效优化教学方式,更好的降低教学的时间成本。首先,创新不断创新电工课程教学模式,教师重点要提高教学的活跃性,消除以往单纯依靠教师讲授的教学弊端。围绕着构建互动性、讨论型、学生演示探究型的课堂进行教学改革。鼓励构建合作互动型的教学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讨论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其次,教师应当起到引导和优化学生思维的作用,能够不断把前沿理论知识与行业先进技术融入到课堂,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有社会背景的实践科研项目,促进学生在项目中开展专业实践操作活动。第三,构建课上课下互动的教学空间,基于微课等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上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基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设计展示。

(5)完善实验教学体系。电工学课程教学应当以实践为主,形成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配置实践教学活动资源,才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首先,教师应当主动编写实践教学计划,丰富实践教学活动项目,保证实践教学的创新性,及时更新符合学生需要的实用性的电工技术,并且依据学生情况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明确具体的实验教学流程,并且按照项目任务对学生开展实践考核。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以综合性的实验为主,减少模拟实验的比例,适当增加创新性实验与自主探究实验项目,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过程中应当促进学生自主分析,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还要增加校外实习的比例,加强学生与企业实践的互动,丰富校外实习观摩的活动项目,同时发挥教师对学生进行双师指导的重要作用。

3 结语

电子工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应用型人才是当前行业紧缺的资源,应当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推动教学活动改革,不断完善创新性的教学活动课程体系,发挥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指导作用,形成更科学的应用人才培养方案,达到有效提高学生基础理论能力,激发学生潜力的目标。

猜你喜欢

电工学电工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特变电工
电工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与探索
特变电工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电工学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应用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浅谈《电工学》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