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的运用初探

2019-02-11

时代农机 2019年10期
关键词:虚拟化机械设计机械

瞿 忠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江苏 南京210023)

自动化技术是指利用数据控制、分析技术,通过信号网络的数据传输功能,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工业领域、生活领域被广泛应用,且发挥着巨大的应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虚拟化程度不足、机械集成度不高等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科学应用,提高机械运作效率。

1 自动化技术概述

自动化技术具有综合性特点,包括控制理论、计算机集成技术、电子信息学等。自动化技术在工业、民生领域应用比较广泛,且功能更加多元、控制更加精准。计算机知识、编程控制理论是机械自动化运行基础,电气一体化、功能多元化、智能化是机械运作发展方向,通过编程语言拟定的控制程序实现发出控制指令,与硬件设备建立动态控制关系,实现对机械设备自动控制。

基于自动化技术应用的机械设备具有运行效率高、失误率低、操作简单等优点,将安全预警系统、风险阻断技术与系统融合,构建新的生产方式,建立新的生产目标。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机械设计中,改善传统设备运行环境、运行情况,减少人工操作投入,根据工作要求变更相应参数,增加系统运行灵活性,生产效率、生产质量均得到一定程度提升,进而实现行业智能化、技术自动化。

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设备大都从国外进口,我国自主研发的数控技术应用较少,在整体自动化转型应用过程中,技术水平、自动化水平均无法满足日常工作需要,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差距[1]。

2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原则

2.1 功能原则

将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结合,应尽可能满足机械功能需求。不同类型机械所应用范围、内容均不相同。因此,将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计结合,不可以盲目将智能技术作为根本,需要结合设备具体应用环境、功能模块、实际情况,确保其最基础功能准确。具体设计期间根据功能需求,保障自动化产品在工业制造、零件加工领域中被广泛应用,避免出现盲目应用自动化技术情况。

2.2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在应用自动化技术时,对机械整体运作情况具有全面、深入了解,将设计需求与实际操作需求结合,通过对设计理念合理应用,把握智能设计方法,确保设计效果全面性。若应用自动化技术不考虑实际操作情况,忽视整体运行效率提升,则会造成极其严重的资源成本浪费,无法保障机械设计整体效益。

3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具体应用

3.1 智能集成技术应用

自动化理论与自动化技术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渗透进入到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小到红绿灯控制、大到系统运行建设,均拥有自动化的影子。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应用,并发挥着不同的控制作用以及功能。集成技术在机械设计中应用比较广泛,且具有强大控制功能。集成化设计为满足机械设计需求,将多种信息技术手段与资源整合运用,形成一套系统化、规范化的运行体系。集成系统通过不同结构模块之间的搭配,实现所有功能体系建设,应用该技术减少机械设计中的接口部件,实现对工业设备、机械设备连续控制以及逻辑控制。集成技术是一组动态编程,借助数据库统一管理功能,实现多种控制功能协调运作。该技术应用数据库管理技术,统一规范数据内容编制,将信息系统组合在数据库中,同一组程序数据可控制不同组机械组件,设备实现统一数据管理,系统运行期间自动提存数据资料,降低数据运行出错率,为机械设备设计提供安全、可靠性支持。集成化技术在机械设计中以高度统一标准、统一集成组态和编程,实现对机械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实现对系统科学控制。基于集成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在产品上接入以太网接口,将以太网输入到现场,实现元件、组件自动化控制,并应用开发式TIA,对现有的机械结构进行优化[2]。

3.2 虚拟化设计应用

将自动化技术应用到智能系统之中,主要目的是尽可能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以及生产效率,确保机械生产质量,提高机械产品、零件生产合格率。数控机床应用自动化技术,将零件偏差控制在0.2mm以下,极大程度降低误差率。虚拟化技术在自动化机械设计中应用可以将实体资源抽象化转换,打破原有实体结构障碍,将资源以更加优质组态方式展现出来,可以得知,虚拟化技术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将机械系统、机械设备中的各类自语言组态化、透明化,实现对各类资料的储存、提取,机械设计方案拟定设备生产环境,解决机械设备物理硬件产能过剩、设备老旧等问题的重新组用,实现硬件系统功能价值最大化。

虚拟化技术与超线程技术不同,多个系统可以同时运行,且程序运行数量也满足标准,每个操作系统均在独立的主机上,并可以支持更加广泛的操作系统。硬件与软件是支撑系统运作的核心关键,抽象模拟设备真实运行环境,分配虚拟机数据结构,管理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其中包括虚拟处理器以及寄存器设备等。在机械设计过程中应用虚拟化技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将虚拟技术与集成技术结合,实现对多个系统平台的优化控制;二是借助虚拟模拟功能,模拟机械设计内容,将实体设备抽象化,不断完善机械运行效果以及控制程度,实现自动化机械系统最优化[3]。

3.3 柔性设计应用

柔性自动化设计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过程的监控,辅助应用计算机开展系统管理工作,尽可能提高管理有效性,实现提高机械运行效率以及生产效率目标。柔性制造系统就是由此产生,集信息控制、运输储存为一体,实现加工、控制,使其可以适用于多种功能之间变化,无需人工参与。FMS技术、成组技术是系统运行基础,按照功能对系统模块进行分类,确定不同加工对象以及操作对象,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数控工具,并经由计算机设备实现对工具调整以及优化。柔性就是指机械可以自动调整,并承担多种自动生产功能,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FMS具备加工、生产两种功能,将其应用到机械设计之中,可实现对系统功能、操作功能、控制功能的拓展,极大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从市场发展、实用需求两方面探讨,全面评估柔性化设计功能性,将计算机作为信息控制中心,检测机械具体运行状态,提高设备功能操作以及功能质量。柔性系统包括制造单元、制造系统、生产线三大部分,制造单元有加工单元工程,辅助各类加工、生产工具,制造系统适用于形状辅助、数量较多的零件生产,自动生产线需要调整多种机床,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3.4 检测系统应用

检测系统将安全保护与系统运行结合,尽可能确保系统运行安全性、可靠性,减少故障率以及容错率。机械设计自动化技术对人力要求较小,在检测、搜集情况下实现对技术系统的性能判断以及质量判断,方便机械系统生产以及管理,避免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情况。自动化检测系统具有数据传输、数据储存、数据分析功能,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如若出现违规数据、系统卡顿等问题,则将数据反馈到控制中心系统之中,相关作业将会即时停止,且不会对生产线造成影响,将设备生产、运行所产生的故障问题降至最低,并尽可能实现对系统的优化,阻止风险事件发生,降低故障问题影响,这是基于自动化技术机械设计中的着重点。

4 结 语

自动化技术发展为机械设计、制造带来了新的机遇以及挑战,有关部门在深化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其在机械系统之 中适应性,探索自动化技术应用模式。然而,虚拟现实、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完善,为机械设计提供更多可能,也是机械未来设计主要发展方向,需要不断进行科研、试验,方能在机械运作中充分发挥自动化技术功能。

猜你喜欢

虚拟化机械设计机械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探究
调试机械臂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OpenStack虚拟化网络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对基于Docker的虚拟化技术的几点探讨
关于三维CAD技术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简单机械
浅析虚拟化技术的安全保障
H3C CAS 云计算管理平台上虚拟化安全防护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