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辅助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化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周期的影响

2019-02-11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455000任润川郑安平张耀文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靶区紫杉醇食管癌

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455000)任润川 郑安平 张耀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 2015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61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均符合陈孝平等主编《外科学》中食管癌诊断标准[1],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7~80岁,平均(66.60±6.01)岁;观察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50~79岁,平均(67.71±5.89)岁。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图像引导下的三维适形调强技术,大体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依据放疗临床资料及放疗计划CT。原发肿瘤记录为GTVp,阳性淋巴结GTVnd,直径>1.0cm则考虑为阳性淋巴结。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包含GTV邻近的亚临床病灶,本中心CTV:GTV周围外放0.5~1.0cm,外放-上下3.0cm。胸下端食管癌CTV包含腹腔淋巴结;颈段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应包含在CTV内。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依据器官活动度误差及摆位误差,由CTV外放0.5~0.7cm。59.4Gy/33F或61.2Gy/34F的CTV总剂量,包含PTV 93%的等剂量曲线(曲线边缘1.80Gy/F),根据RTOG胸部放疗正常组织勾画图谱指南进行正常组织勾画,限量肺耐受量V20<28%,心脏V40<45%,平均剂量<13Gy。外扩5mm限量45Gy,脊髓受量40Gy。控制0.5mm的图像验证误差,2~3次/周。观察组于放疗开始后第1、2、3、5、6周开始化疗,第1d静脉滴注150mg/m2多西紫杉醇(Rhone-Poulenc Rorer S.A.,批准文号X20010340),第1~5d静脉滴注25mg/m2顺铂(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0524)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估标准:肿瘤直径增大≥25%为进展;肿瘤直径缩小<50%或增大<25%为稳定;肿瘤直径增大缩小≥50%为部分缓解;肿瘤基本消失为完全缓解[2]。临床缓解率=(部分缓解+完全缓解)/总例数×100%。②随访15年统计比较两组生存周期。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s)、n(%)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t、χ2检验,P<0.05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疗效 观察组临床缓解率83.87%(部分缓解16例、完全缓解10例)较对照组高60.00%(部分缓解10例、完全缓解8例)(P<0.05)。

2.2 生存周期 随访15年,3例患者因搬离失访,观察组生存周期为(12.89±2.01)年,高于对照组(8.28±3.50)年(t=6.334,P=0.000)。

3 讨论

图像引导调强放疗为近年来新兴放疗技术,其可通过维持靶区在三维空间上形态上高度一致及高剂量的等剂量线面,使靶区获取充足剂量的照射,减少对机体其他组织器官的照射,最大可能的杀死癌症细胞,保护邻近组织器官,在控制并发症发生率的基础上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及局部照射剂量,从而提高放疗效果。化疗药物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杀伤作用,其可促使肿块缩小,提高肿瘤细胞对放疗的化学敏感性,且可抑制耐放疗或耐化疗肿瘤细胞亚群出现;可抑制潜在致死性损伤的修复及放射后肿瘤细胞亚致死损伤,进而抑制治疗周期中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局部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化疗,不仅可产生协同或叠加效应,增敏放疗作用,提高放疗效果,且可同时控制患者全身微小癌细胞转移,减少局部复发率,降低死亡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时间[3]。笔者发现观察组临床缓解率及生存周期高于对照组提示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给予图像引导调强放疗与多西紫杉醇、顺铂化疗联合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疗效。

综上,图像引导调强放疗辅助多西紫杉醇与顺铂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效果显著,可延长患者生存周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靶区紫杉醇食管癌
电压门控离子通道参与紫杉醇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肠内营养支持在放化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
雷公藤内酯醇联合多西紫杉醇对PC-3/MDR细胞耐药的体外逆转作用
文山都龙多金属矿床铜曼采场找矿靶区的确定方法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的配合
MCM7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