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急诊救治新进展
2019-02-11梁辉军
梁辉军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来宾 546100
脑卒中是神经科常见的脑血管疾症,其一般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的一种疾病,脑卒中患者发病一般在院外,如果没有及时对患者进行抢救,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1]。为了降低伤残的发生率,给予患者急诊救治十分有必要,以此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致死率,该文主要对脑卒中的急诊救治新进展进行综述。
1 脑卒中概述
脑卒中也可称之为“中风”,该疾病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缺血性卒中,二是出血性卒中,该疾病是由于患者突然出现脑部血管的破裂,或者由于血管阻塞而导致血液无法流入大脑,从而给患者的脑组织带来直接危害,最终引起的一系列病症。从实际情况来看,缺血性卒中患者比出血性卒中患者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该疾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患者;根据相关调查可知,我国第一死亡原因与成人残疾原因中,脑卒中排名第一,可见该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较高[2-4]。脑卒中的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存在一些差异,由于临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还缺乏有效的手段,最好的措施就是预防,尤其是高血压的预防,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预防过程中,降压治疗十分重要,其能够达到脑卒中的防治效果。
2 脑卒中发病因素及临床表现
2.1 发病因素
脑卒中的发病因素相对较多,其中包括血管性危险因素、性别、年龄、种族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对于血管性危险因素来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由于其脑部供血血管内壁上有效栓子,脱落之后将会使动脉-动脉栓塞脱落,最终引起的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患者是由于脑血管或血栓出血而引起的;冠心病伴有房颤患者的心脏瓣膜极易出现腹壁血栓,脱落栓子后将导致脑血管堵塞,从而引发且血性卒中[5-7]。另外,有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将增加卒中风险,使患者的脑卒中疾病发病率增大。
动脉粥硬化是颈内动脉或椎动脉狭窄和闭塞的主要原因,另外,颈内动脉狭窄和闭塞的引发因素与动脉内膜增生和肥厚、颈动脉外伤、肿瘤压迫颈动脉有关,这些因素均可能会引发脑卒中。
根据实际调查研究可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比心脏病高,欧美人心脏病发病率高于脑卒中;且我国脑卒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40岁以上年龄为该疾病的发病主体群体。
另外,脑卒中还与不良生活方式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情况下,脑卒中患者存在多个危险因素,如饮食不健康、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再加上有的患者自身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从而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大大增加。
2.2 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较多,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出现一侧脸部、手臂或腿部的无力感,或者出现突然昏扑的现象,另外有的患者还会出现口眼歪斜,甚至言语不清、语言理解困难等现象,其给患者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具体内容包括这几点: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会出现突然肢体运动障碍的现象,同时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失语、单眼短暂失明等现象;眩晕、耳鸣、听力障碍、复视等是椎动脉缺血的临床表现;症状可出现反复发作,且持续时间在2 h左右,甚至一天数次或数十次发作,一般情况下患者症状可以自行缓解,没有显著的梗死灶存在于患者脑内[8-10]。②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RIND):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症状基本相同,但神经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更长,一般情况下在24 h以上,有的患者症状发作时间可达10 d左右,之后逐渐恢复正常;有较小的梗死灶存在于患者脑部,且大多为可逆性病变。③完全性卒中(CS):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障碍相比,完全性卒中的症状更加严重,通常情况下患者的病情将会不断恶化,且患者的意识存在不清晰的现象,脑部梗死灶比较明显;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恢复存在很大难度,完全性卒中可分为3型,即轻、中、重。
3 脑卒中的急诊救治进展
3.1 院前急救
脑卒中疾病发病迅速,急性期的治疗十分关键,通过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急救,能使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大大降低,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由于脑卒中患者发病通常是在院外,因此,当前临床对脑卒中患者的院前急救更加重视,一般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到达急性脑卒中的发病现场进行急救,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的评估,从而为其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在急救过程中由于受到现场条件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病情时,一般依据患者和家人的主诉、病史、体格检查进行诊断,通常还需要对重症感染、低血糖等疾病进行甄别。气道管理是院前急救的首要任务,医护人员在给予患者呼吸支持时,一般采取面罩或鼻导管供氧的方式,必要时采取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来说,应当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医务人员应保持安静,安慰患者及其家属,以此为更好地展开急救奠定基础。另外,为了防止患者出现窒息现象,医护人员应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痰液或呕吐物的回流,保证患者呼吸的通畅性。
3.2 急诊抢救
脑卒中患者在急诊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患者的病情,之后为患者制定可靠的治疗方案,评估的内容包括这几点:①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压升高的现象;②患者是否存在其他严重疾病;③患者是否存在危及生命健康安全的因素。急诊科在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救过程中,首先应稳定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为患者进行给氧操作,之后根据患者病情予以针对性治疗[11-12]。通过临床经验可知,国际上大量临床试验表明,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予以静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是一种有效方法,其对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起着良好作用,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防止耽误最佳治疗时间。在治疗过程中,为了防止患者出现血压过高而导致脑水肿的现象,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尤其对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血压控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因为过高的血压将会加重脑缺血,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邱武国[13]通过纳入35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急诊救治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显示350例患者中,因病情过重在现场抢救无效死亡的有12例,安全到达医院的患者有338例,且安全达到医院的患者中,有236例患者恢复良好,54例患者中度残疾,32例患者严重残疾,6例患者植物状态,10例患者死亡。由此认为,在对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应当加强各个环节的救治,在院前救护过程中,应给予患者进行病情的评估检查,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吸氧等操作,同时还应当保护患者呼吸的通畅;为防止出现颅内压升高的现象,可给予适当的甘露醇加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血压情况进行密切监测;为了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现象,应控制患者的体温;为防止患者出现癫痫反复发作,应给予患者镇静治疗;另外,还应当注重患者代谢紊乱的纠正,尤其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其在脑出血之后会使丘脑-垂体-靶腺轴的结构和功能遭受损害,会使其大量释放体内高血糖素,会造成患者血糖升高,因此,应将胰岛素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急诊治疗中,能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病情得到稳定。
建萨等[14]通过纳入3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快速诊断救治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包括脑血管造影、MRA、HRMRI等,之后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β-阻滞剂等;对于需要接受手术的患者,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展开相应的手术操作,比如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以此使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对患者诊断救治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显示36例患者诊断时间<90 min,且患者救治后均没有出现并发症。由此得出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予以快速诊断救治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为患者争取最佳治疗时间,有助于减少患者不良救治事件的发生率,为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奠定基础。
3.3 药物治疗
①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关键在于梗死组织周边的半暗带,在早期阶段,病变中心部位已经出现很大的损害,为了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梗死周围仅有功能改变的半暗带组织的抢救,应注重及时恢复血流,并对组织代谢进行改善,以此防止出现坏死的加重。溶栓治疗能够使患者梗死区循环得到尽快恢复,使脑组织缺血程度得到减轻,使神经细胞和大脑功能损害得以减少,当前我国使用的溶栓药物主要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尿激酶,当前临床认为在4.5 h内抢救半暗带组织比较有效,或者在6 h内采用尿激酶溶栓比较可靠[17]。溶栓治疗是基底动脉血栓形成患者唯一的抢救手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延长溶栓治疗的时间,与静脉溶栓治疗相比,动脉溶栓治疗的血管再通率相对更高,但其优点往往会受到时间耽误因素的影响而无法发挥其作用。
王佳[14]通过纳入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30例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30例观察组(动脉溶栓治疗),通过比较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管总再通过率(93.3%)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尿激酶用量(76.6±23.5)U 少于对照组(94.7±23.5)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4、7周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得出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动脉溶栓超早期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能够使患者的神经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认为该治疗方法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②抗凝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来说,抗凝治疗发挥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凝血现象,还要对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进行监测。临床在抗凝治疗中多采取低分子肝素,其作为一种化合物,其是经过化学或酶的促解聚后,使普通肝素形成分子较低、化合链较短的物质,主要是通过较强抗凝血因子Xa活性发挥抗凝作用,但是其抗凝酶的活性相对较弱,低分子肝素抗血栓的作用比普通肝素更强,且不会较大影响血小板功能,有助于降低出血率,必要的情况下可对患者采取皮下注射静脉肝素或低分子量。另外还可以通过采取抗凝药物的口服方法,比如华法林、新抗凝片等,这种方法的起效时间较慢,但是能够保持较长的时间[16-19]。
③神经保护剂治疗:对于急性缺血患者来说,还可以采取神经保护剂进行治疗,其能够使患者的脑细胞得到保护,且能够使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得以提升;阻止钙通道的内流和清除自由基而导致神经元损害是神经保护剂的主要作用[20]。
4 结语
综上所述,脑卒中作为临床常见的疾病,其给患者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为了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给予患者有效的急诊救治方案十分有必要。医护人员应加强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救治,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救护方案,把握急救时间,以此使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在实际急救过程中,应当成立卒中抢救小组,为患者提供可靠的急救诊治方案,使抢救工作顺利开展,减少由于抢救工作不够规范而耽误急救时间,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奠定基础。该文通过对脑卒中的急诊救治新进展进行研究,以此为提高脑卒中患者急诊救治成功率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