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测孕晚期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在预测瘢痕子宫术中破裂风险中的应用价值
2019-02-11雷燕
雷 燕
(四川省泸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超声科,四川 泸州 646000)
由于近几年剖宫产率的升高,子宫瘢痕妊娠发生率逐渐增加,在再次妊娠过程中,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产妇极易在妊娠晚期及分娩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1-2]。为了避免瘢痕子宫破裂的发生,在孕晚期通常会对产妇开展一系列的检查,结合其基本信息,预测瘢痕子宫破裂的风险[3]。在剖宫产术中,切口通常位于子宫前壁下段,而瘢痕子宫破裂主要在上次剖宫产的切口处,因此检测其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瘢痕子宫破裂现象发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本文以我院妇产科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接收的91例瘢痕子宫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对瘢痕子宫术中破裂风险的预测价值,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产妇中抽取91例,根据其产后结局分为两组,破裂组32例,未破裂组59例。经从腹部超声诊断,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胎位为头位,羊水量正常,且上次剖宫产切口为横切口。破裂组年龄为25~3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2.05±3.14)岁;产时孕周为36~40周,平均孕周为(37.86±0.79)周;其中剖宫产1次者23例,2次者8例,3次者1例;距上次剖宫产时间为2~8年,平均时间为(4.52±0.76)年。未破裂组年龄为24~39岁不等,平均年龄为(32.58±3.23)岁;产时孕周为36~39周,平均孕周为(37.92±0.76)周;其中剖宫产1次者42例,2次者15例,3次者2例;距上次剖宫产时间为2~9年,平均时间为(4.63±0.78)年。所有产妇及其家属皆已知情同意,两组一般资料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产妇均于产前3 d来院就检,产妇取平卧位,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GE Voluson S8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探头为2~5 MHz,对胎儿及其附属物进行检查,取子宫下段纵轴切面进行扫描,观察组宫颈内口上方10 cm以内的区域,辨认肌层低回声带,并检测其厚度,然后观察其形状、连续性及其血流信号,纵切面测量该范围内肌层较薄部位的厚度,连续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于产前3 d,对所有产妇进行经腹彩超检查,测量出其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91例瘢痕子宫产妇的实验数据输入SPSS 2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以n(%)描述,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破裂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为(1.24±0.32)mm,未破裂组为(2.18±0.51)mm,通过比较分析,组间有显著差异(t=9.453,P=0.000<0.05)。
3 讨 论
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主要用于难产、妊娠期合并症等情况下,具有挽救母婴安全的作用,当产妇恢复后再次妊娠时,由于上次剖宫产切口对子宫肌层的抗压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宫腔压力增加,肌纤维拉长,极易出现子宫破裂,威胁母婴健康[4-5]。为了提高子宫瘢痕妊娠阴道试产的安全性,产前对其子宫破裂风险进行评估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在本研究中,根据分娩解决将瘢痕子宫产妇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剖宫产次数、孕周以及产次等信息相比无显著差异;于孕晚期采用经腹超声检查其子宫前壁下段厚度,由于子宫前壁基层是一层具有弹性的肌肉层,当其厚度过低,表示子宫下段肌层局部出现凹陷或连续性中断,厚度不一致,大大降低了抗压能力,导致产前出现子宫收缩等情况时,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受力不均匀,加之其厚度较低,极易出现破裂现象。因此,研究结果显示,破裂组子宫前壁下段厚度比未破裂组小,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应用于瘢痕子宫破裂预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此外,剖宫产术后,通常在2~4年子宫瘢痕肌层会完全修复愈合至良好状态,因此对于距上次剖宫产时间为2年以上的产妇,其二次妊娠的破裂风险会降至最低,该因素通常不会对分娩方式造成影响。本研究仅对不同分娩结局产妇的孕晚期子宫前壁下段厚度进行检查,其灵敏性的判断缺乏科学依据,且选取的病例数较少,具体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子宫前壁下段厚度在瘢痕子宫产妇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能够根据其厚度大小预测瘢痕子宫破裂的发生风险,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