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古村落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
——以汕头樟林古港为例
2019-02-11张明
张 明
(汕头大学新闻学院,广东 汕头 515063)
村落是人类聚集、生产、生活、繁衍的集合地,它呈现了不同地域、族群、聚落的经济社会发展历时性演变的过程,是华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樟林古村落就是一个典型范例,潮汕先民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红头船文化是中华文明乃至亚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樟林古港是古代海上丝路的重要驿站,是红头船及潮汕华侨文化的源头,具有超越一般古村落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古港位于汕头市澄海区城北15 公里,历史上曾是声名远播的南洋红头船启航地。作为著名的出国口岸和海防要塞,樟林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观察潮汕地区人文、历史、文化演变的一个标杆村落。2018 年10 月底,一艘高仿真红头船的主体在樟林港河道悄然落成,当白色的风帆在红头船上升起时,标志着近两年的樟林古港整体改造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众人翘首以望的红头船在樟林的重现,象征着人文荟萃、形态多样的潮汕古村落,有了一个充满海洋历史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
一、樟林古港的环境体系和价值体系构成
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举凡承自先祖的遗训族规,建筑与民居的营造,地方风物民俗以及民间音乐、曲艺舞蹈、武术杂耍和精粹技艺,共同组成了农耕和海洋文明史的文化记忆。然而,阅尽历史长河、大浪淘沙的古老村落,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冲击,具有保护价值的古村落数量持续减少,古村落的流失隐含地方性文化的流离和折损。
位于韩江出海口的樟林,曾是海阔江宽的渔港。明朝曾筑有樟林城寨,现已不复存在,少量旧址被挪作民房地基。围绕原来的通海河道,分布着新兴街、南社、观一等村委会。樟林古村落群的格局是在明清时期,主要是清初及清中叶以后完成的。古村落是潮汕民间历史的载体,也是潮汕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清初南海海上贸易兴起后,作为中国近海贸易的启航地和粤闽籍华侨出海的第一站,樟林港后来居上,成为粤东第一大港口,人称“通洋总汇之地”。方圆仅2平方公里的樟林,却在1886 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上,与其他世界知名城市一起标出,当时的国际邮件和侨批甚至只写“中国樟林”即可送达。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清中叶的樟林港,与南宋时期的泉州港和元明时的漳州月港,并列为海上丝路的三个重要发源地。经历了几百年的沧海桑田变幻,其港口功能在鸦片战争后被汕头港取代,泥沙淤积与海岸线外延,最终使樟林港逐渐内化为离海有8 公里之遥的埠市。继“南澳I 号”后,樟林古港成为汕头海上丝路申遗的新增遗产点,这对建设21 世纪海上丝路港湾门户,重塑海内外华侨精神纽带,强化海外侨胞对祖国家乡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弘扬“红头船”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红头船”是一种高桅大型木帆船,载重数十吨至两百余吨不等。船头按清廷规定漆成红色,白腹黑眼的“红头船”俗称由此而来。木材结构的大型帆船,从樟林装载旅客和货物,上至东海、渤海,下至南洋诸国。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解除,樟林逐渐成为东南沿海最重要的贸易口岸之一,《澄海县志》记载了当时的盛景:“贾客海师,往来如梭,闽商浙客,巨帆高桅如蚁集”。历经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的百余年间,樟林港贸易渐入佳境并达致全盛,从樟林港启航的“红头船”北至上海、天津,南下东南亚各国。红头船往来南洋等地,沟通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商贸往来,樟林港的税收曾一度占全省1/5 的份额。
清朝时樟林港因港而兴,在鼎盛期形成了“八街六社”(后又增建三街)的港埠格局,纵横交错的货栈街中,“金仙桥,银长发”所在的仙桥街和长发街成为喧闹的街市。仅以仙桥街来说,当时计有商铺、作坊60 余间,设有当铺、油坊等30 多个行当。新兴街是樟林港商贸鼎盛时期修建的街区,保存了不少清代建筑。临河街区分布着54 间两层的木质货栈,栈房多为“前店后码头”的格局,楼上货仓,楼下为店面客栈、住房。临街铺面摆放琳琅满目的货品以供顾客采购,栈房后门连通内港,各户均筑小码头,以应驳船起货入栈之用。
红头船大多以暹罗楠木、柚木制造,以大铜钉紧固。1971-1972 年,二艘双桅船在古港遗址附近的南洲河床先后出土。据考证,两者均属清朝樟林远洋船只。一艘长39 米,宽13 米,五层舱房可载客百余人,载货150 余吨;另艘残长为28米,船舷刻有“广东潮州府领双桅壹佰肆拾伍号蔡万利商船”字样。近年又陆续出土了古船残骸、船桅、碑记、大锚鲸骨化石等,其中最大的铜锚有一吨多重。该遗址对研究潮汕华侨史、海运交通史、天妃信仰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遗址保护区先后建成碑亭、古港纪念馆等。
悠久的历史给樟林古港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明朝后期,樟林迅速发展,为其在清代的崛起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古港周围遗留不少古建筑,除了商业街,从海外贸易获利颇丰的商人,在这里建起了一批既有传统潮汕风格,又渗透西洋、南洋元素的独特建筑。这里有“未上红头船,先拜妈祖娘”的新围天后宫,至今香火旺盛,是潮汕地区规模最大的妈祖宫。山海雄镇庙等无论是建筑本身,还是作为信仰在民间的影响力都非常大。深具苏州园林闲情雅致风范的西塘庭园,以及侨胞返国兴建的起凤陈公祠,“哲谋广居”书斋等建筑至今保存尚好,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可以管窥当时中外经贸文化交流的频繁。
古代礼制在民居建筑上体现为:宗祠、祖堂、寺庙、牌坊等,是古村落重要的公共建筑物。在建筑与民居的营造方面,樟林的先民们顺因自然、因地制宜、匠心独运。从村落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指标评价体系来衡量,潮汕传统民居建筑及历史遗存,以及樟林非遗文化都极具时代价值和文化意义。清朝樟林还有三座牌坊,而今保存完整的仅余一座节孝亭,整体建筑仍完好并具观赏价值。
风伯庙祭祀的风神,是保佑远洋的船只一帆风顺的神灵。始建于清嘉庆(1819)年间的风伯庙,紧邻苏北中学老校址。风伯是古代人对风神的一种称呼,亦有谓风神为风师者,是道教俗神。传说中掌管风的神,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风神信仰在潮汕地区的神灵信仰当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南盛里建于清末民初,原籍樟林南社的新加坡侨胞蓝金生历时17 年始建成。座落在四面环水的布袋围,是旧时泊船的港湾一隅。南盛里占地近6公顷,呈“五巷三埕一池”格局,有大小房屋70 座,计671 间,雕梁画栋的古建筑汇聚了潮汕民居建筑的精华。主建筑锡庆堂,又名蓝氏通祖祠,其左右各有一座驷马拖车格局的建筑,门额书写“大夫第”。既融汇传统潮汕祠堂及民居建筑的风格,也有巧夺天工、洋为中用的设计。屋脊飞檐高翘,双凤嵌瓷流彩,门窗户扇、壁雕石刻图案造型精美。整体建造形态外观恢宏壮观,又不乏内部细节的精雕细刻,现存建筑于2005 年重修。
樟林古港极具侨乡特色,至今还保留有独特的社日文化和富有“潮味、海味、侨味”的多神崇拜信仰体系。山海雄镇庙的香火终日不断,这里还祭拜火神、风神、妈祖、武伯爷等等。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仪式习俗,包括许多传统民俗活动至今仍然保留着,是融合在古村日常“活着”的侨乡文化。狭长幽静的河道两岸,延绵成排的古潮汕民居诉说着古港往日的繁盛。除去古老传说和沿河的建筑带给访者的震撼,更能吸引游客的是樟林的古老传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1980 年,新加坡邮政发行过“早期船只历史”系列邮票,其中一枚即是“广东红头船”。早期红头船是与暹罗大米交易的运载工具,也见证了中泰两国源远流长的友谊。红头船造福了中泰及南洋各族人民,曾有民谣唱到:“泮船到,猪母生,鸟仔豆,缠上棚;洋船沉,猪母眩,鸟仔豆,生枯蝇。”古老民谣形象道出了红头船与潮汕民生的重要关系,以及潮汕先民对红头船的深厚情感和对远方他乡的渴望。
曾经帆樯云集的樟林作为一个繁盛的港口,历时长达一个世纪以上。樟林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侨乡,飘洋过海的南洋客多由此上船。长约200 米的新兴街,被誉为“天上神仙府,地上樟林街”,是古港最繁荣时期的历史缩影。著名汉学家饶宗颐教授曾说过,新兴街是潮人飘洋过海出国谋生的历史见证,将会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前来寻根认祖。据统计,1920 年代樟林每十户人家就有2.6 户有亲属侨居海外。明清两朝背井离乡赴海外谋生的上百万先侨,60%以上均从樟林港起航出发。新兴街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是古港乡村旅游开发的核心区域。
2016 年,樟林古港入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十大文化地理坐标”。除了遗址新发现的古码头和古石碑,作为海上丝路发源地遗存的还有永定楼、观海楼、关部税口、巡检司旧址、行铺等遗迹和一批石刻碑记,仅天后宫保存的碑记就有22方。1990 年在村口又新建一座古港亭,吴南生题“樟林古港”碑匾,著名作家秦牧撰写碑记。中山大学陈春声教授认为:“尽管古港已退出历史舞台,但其连接海外侨胞的功能未变,作为侨乡文化生态带,它的生命还在延续。”2015 年底,在汕头凤岗村召开的“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论坛上,诸多海内外学者也探讨舶来文化对古港周边古建筑的影响,希望加大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和活化工作力度,为体现樟林是海上丝路重要节点打下坚实基础。
二、樟林古村落保护的问题与现状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和经济价值的村落。自2004 年加入国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国家加大了保护传统村落的力度。国务院分批公布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出台相应的保护指导意见,强调“保护古村落是文化遗产抢救的重中之重”,这是国家层面文化自觉和对文化负责的表现。古村落不仅是研究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对潮汕人来说还是宗族文化的载体。潮汕古村落积淀了较为深厚的民间文化遗存,包括樟林村在内,入选广东省古村落名单的有33 个潮汕古村。
乡土文化重建是古村落保护和“活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可见的乡村景观和构成文化内核的民俗节庆仪式等体系。保护传统村落,还面临农业产业转型、村社卫生管理、人居环境改善等新的问题,生态宜居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指标之一。1990 年代以降,古港河逐渐被周边乡民用作填埋地,久而久之在3 个村庄交界处形成杂草丛生、垃圾成堆的卫生死角。2008 年当地曾组织过古港河的清淤工作,在河两侧搭建起围栏,但环境问题仍是治标不治本。2016 年以前,古港遗址处垃圾遍地,河道淤塞恶臭难闻。周边古建筑也都年久失修,破败不堪,维护资金的缺乏,众多古迹岌岌可危。谁能想到潮汕人“出番”下南洋的起点、当年的粤东第一大港在丧失港口功能后,竟沦为破败的乡村。曾见证繁华的古港河,从往返远洋的通道变为垃圾废土的“堆放池”,虽经多次整治,但收效甚微。如何建设好樟林,进一步发掘古港文化?成为摆在当地政府和村民面前的问题。
2017 年初,樟林被列入南粤古驿道保护示范段之一,这成为环境整治、河涌治理、修复活化的一个契机。作为振兴樟林的重要举措,澄海区近年投资3000 万元进行了樟林古港综合整治保护。整治工程涉及约60 亩的土地,旨在弘扬樟林文化,打造侨乡文化生态旅游区,改善社区民生和家园环境。随着两处深埋的古码头遗址被发掘出来,其中一处还出土了一块记录当年“文明公约”的石碑。为让隐没乡间的古驿道“活”起来,澄海区扎实开展樟林古驿道保护修复、保育活化工作,重点修复了两个古码头遗址和古税口、古栈房等。古港河疏通和滨水步道,是东里镇整治着力最多的地方。区镇政府启动了古港河截污管网铺设和沿线景观美化工程,140 多名工人连续奋战20个日夜,共清理淤泥约5 万立方。截污清淤工程的实施,使古港河水体得以净化,河水变清变深,水质明显改善。
古港主题公园和新兴街是此次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2017 年汕头市创文强管行动实施后,古港作为澄海“城乡联动”模式的试点,加快了修复古港周边历史街区,完善环境和公共设施配套的步伐。古港卫生面貌焕然一新,原先位于3 个村庄交界的卫生死角,改建后成了一处休闲健身的“海景广场”。为建设沿岸滨水步道,共拆除建筑物270 多户,7000 多平方米,并对村民合法产权达成了合理补偿协议。古港综合整治持续一年多后,水仙古寺、新围天后宫、锡庆堂、山海雄镇庙等建筑相继修复,并配备了公厕、垃圾箱等公共设施。如今漫步红棉树下绿植映衬的滨水绿道,已成为当地人茶余饭后的习惯。一位本地卖糖的林姓商户说:“樟林的改造工程完工后,绕古港河转圈成了许多人的习惯,看着环境改善,人们的心情也舒畅了许多,还吸引了很多游客。”樟林港日渐展露昔日风貌,四邻百姓感同身受乡里巨变,纷至沓来的游客赞不绝口。
古驿道和古港区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蕴藏着丰厚的人文资源。新兴街栈房是古港的历史见证物,民国时演化为民居。相关部门和古建修复工匠商定,修缮时采用了古建筑修新如旧、修旧如旧等办法。对外立面破损部位采用本地工艺,采用可行方案,对林园和新兴街房屋外立面进行了修复、加固。通过改造升级,古港河核心区形成了几个小广场,分布着古港记忆系列雕塑和古驿道铭牌。主要的五巷三埕等街区,都标有附带二维码的导览牌。修复后的800 米古港河道水清河畅,新兴街等“八街六社”呈现廊桥流水、翠竹绿荫的乡间美景。2017 年底,南粤古驿道定向大赛活动如期在樟林古港和西堤举行。访问此间的海内外游客踏访了古港景区,并观看了澄海民间民俗特色文化、特色农产品等展示。
古村落目前面临三种现实命运:作为文物被保护、作为景点被开发和作为古董被盗卖。将古村落保护从客观上纳入体制机制的框架(法律和资金),从主观上建立有效的道德约束,再自上而下——政府、保护单位与社会三方联手,是保护古村落的必由之路。[1]村民是古村落的拥有者,是保护古村落的主体。多途径强化宣传教育,可使本地民众充分认识古村落的多重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大部分樟林本地居民还没有从古村保护开发中获益,虽然热心人不少,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樟林的建设、保护等工作悉数由政府统筹安排,公众参与体系、监督和资金多方筹措体系并未建立。应适当引导热心社区文化的村民参与其间,实现古港资源的优化配置。
保护与发展直接关系古村落的命运,樟林现在的知名度不高,旅游开发还处在初级阶段。保护樟林村寨内众多的明清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及街巷形态,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整体保护和旅游规划,实现资源效益的有效利用。既要保持原真性文化永续存在,又要做好相应的发展预案,寻求未来保护与发展双赢的最佳途径。下一步应按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评选办法,规范古港的保护:主要从历史价值与风貌特色、原状保存程度、现状具有一定规模等方面予以充分考量和完善。并按规定编制科学合理的村镇总体规划,设置专人、专门有效的管理机构,及专门的保护资金。并结合潮汕海洋文化的特色,做好民俗节庆仪式等活动的活化保育工作。
三、“海上樟林”美丽乡村建设
传统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和代替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2019 年4 月,随着樟林古村落范围内的古港、西塘、锡庆堂三处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着樟林村落文化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千年古港的规划保护工作仍在进行中,未来樟林将成为展示海丝文化、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的侨乡文化生态旅游区。
古村落在很大程度上记录了一个地域往昔的生活内容和生计方式,显示着文化传承的延续和前人的精神追求,以及独特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地方文化蕴藏。修复后的港口遗址重现了昔日的古朴风貌,抹去风剥雨蚀的沧桑,古朴的青砖古巷,提醒着来访者此处曾是潮商对外拓殖的起点。目前樟林乡村旅游与美丽乡村建设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都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同时也依赖于汕头市的旅游发展与整体大环境的改善。除了新兴街为中心的传统区域之外,还需整合其他旅游资源如民俗文化资源拓展等,以增加游客数量和过夜游客的停留时间,来促进樟林旅游业发展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潮汕古村落活化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中,“海上樟林”概念的提出即是延续樟林古港的传统文化和精神传承,“海上樟林”不光是文脉所系,本身也具有文化传播意义。连接古港老码头的河道进一步疏浚和拓宽,如能纳入下一步“活化保护”的重点规划,昔日红头船泛舟海洋的盛景也就指日可待,而这也可以成为怀古“乡愁”和华侨文化旅游的一个重点项目。再有就是彰显樟林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的相关博物馆建设,这是乡土重建和活化保护的重中之重,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在文化构件。
樟林文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即是要保护村落的历史。樟林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如果说古港的建筑物是海滨村落的生命线,则历史文化要素就是传统村落的灵魂。通过对“海上樟林”的文化内涵加以归纳整理,总结出其蕴涵的内在文化意义。古建筑专家罗哲文先生特别强调“文化之魂”的涵义,他说:“古村落体量虽小但五脏俱全,是完完整整的中国社会最基层的型态。”在保护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务必要保护好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让美丽乡村徒有空虚的外壳。这就要求我们在古村落保护和乡土文化重建过程中,对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统筹保护。面对樟林村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火帝巡游、营老爷、妈祖信仰、仪式与宗族文化等还需进一步挖掘、整理,将当地的文化遗存以文字和影像的方式,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加以传播。
“文化自觉”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指文化的自我觉醒、反思和创建,生活在一定文化圈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古村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也体现在精神、文化等非物质层面上。透过文化自觉的视野,将潮汕古村落保育与美丽乡村建设放置在乡土文化的历史脉络、现实表达与未来方向的演进上。这就要求我们在传统村落保护和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一定要有文化精神和内容作为基础内核。
曾经在南海和其他海域劈波斩浪、奋勇向前的红头船,促进了东南亚诸国的经贸往来、文化传播和族际交往。樟林古港拥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潮汕人应有的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发扬红头船精神,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中国的“潮汕样板”,把古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随着“一带一路”方略的持续推进,远去的红头船宛如一叶不沉的远洋方舟,指引后来的人们在无垠的海洋地球村中前行。樟林港遗址的开发对于汕头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体具有延伸意义。将古港的“红头船”特色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加以传播,重点突出樟林古港村落建筑的文化特色,继续发扬当地特色民间手工艺,并使富有特色的潮俗民间信仰与节庆仪式能够持续传承。随着樟林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拓展,未来将与汕头小公园为核心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活化形成呼应,携手南澳岛和美丽乡村游等组成两翼共同促进汕头旅游业的发展。进而以此作为具有国际视野的跨文化创新驱动战略的契机,加快建设“海洋田园”为特征的创新型城市发展。
四、建议及对策
在当下国家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民族文化的大背景和趋势下,樟林古港应抓住机遇迎头赶上。樟林港村具有典型潮汕传统古村落的特征,唯有真正体认传统村落保护与潮汕特有的海洋文化独特价值,才能在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中抢得先机,才能抓住潮汕传统村落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传统村落保护,不仅是对古街文物等“物的保护”,更要从村容村貌、公共管理和服务、产业培育乃至人口素质等方面系统推进。寻找乡村地方文化与旅游文化、海洋文化的交汇点,多方探寻活化保护途径。此外还需与新农村、美丽乡村和生态文明等项目建设相结合,才不会对传统村落造成破坏。
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旅游的发展。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产业,不但有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也可推动传统村落的全面进步。古驿道乡土资源正在“升值”,为传统村落保护赢得了先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古村落保护利用,把潮汕古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在新形势下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以下几点对策建议可做参考:
(一)逐步建立乡村旅游等文化特色产业
多方联手发挥村民主体意识,重视村民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力量努力实现共赢和共同富裕。通过普及教育、影视宣传展览等多种形式,让当地人树立遗产保护的新观念,使文化习俗和地方特色民间传统能够延续和发展。
(二)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双赢
区分功能和定位,保护好樟林古村落的整体生态环境。在村口已拆迁好的地段规划新兴街延长线,入口可修建一个牌坊,街景和商铺可参考阳朔西街、束河古镇、黄龙溪等格局规划。可能的话逐一修复“樟林八景”,并规划古港河重新连接韩江或其他支流入海的通道,开通连通海岸的古港河红头船体验式旅游。
(三)创新乡土保护模式
注重顶层和整体设计,确定和落实保护模式。因地制宜,避免古村落保护开发中的“千村一面”。创新海洋乡村旅游模式,突出“海上樟林”文化旅游招牌。在邻近海域寻觅合适沙滩,开辟以樟林命名的“樟林海滩”,以吸引游客。进一步开发潮汕地方美食和仪式文化旅游,发展潮绣、嵌瓷等手工艺体验游,建立樟林林檎等时令水果旅游观光农苑等,弘扬乡土特色产业以吸引游客留驻。
(四)樟林古港整体开发保护的建议
筹建樟林博物馆和华侨博物馆,在原有樟林博览中心的基础上,重新加以规划扩建,新建樟林博物馆,集中展示红头船海洋文化和潮汕文化。华侨博物馆选址可考虑现有的风伯庙与苏北中学旧址。目前樟林不在地图和地名上显示,这对旅游目的地确定带来一定的困惑,建议恢复以“樟林”命名的村镇机构组织。
传统村落的意义和价值在很多时候仍然是被忽视的,很多人并未意识到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在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乃至农村发展的趋势中所具有的重要性。樟林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生态花园之城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