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2-11李俊霞曾佳李志遥舒长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农学会
□李俊霞 曾佳 李志遥 舒长斌/.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省农学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走中国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战略做出全面部署,提出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发展困境的根本途径,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是根本、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必须要有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把乡村人才纳入各级人才培养计划予以重点支持,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2019年四川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推进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扎实做好服务农民工工作、探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建立乡村聚人气的体制机制,全面促进乡村人才振兴。
四川是农业大省,也是全国脱贫攻坚重点省份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涌现,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现代农业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贫困人口数量显著下降,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业农村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应看到,四川乡村地域广、农村人口数量大、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明显,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数量大、涉及面广、贫困程度深、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要确保贫困地区持续发展、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擦亮农业大省的“金”字招牌,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充分认识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把乡村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
1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能力现状
1.1 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大,对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贡献大
四川是名副其实的农业科技大省,现有市、州级以上的农业科研机构44所,农业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创新中心41个,有专业农业科研人员8 578人,其中,省级以上学术带头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9人,高级以上职称687人,博士877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岗位专家35人,组建省级创新团队产业团队18个、岗位专家204人;各级各类农技推广机构9 076个(其中,省级69个、市级383个、县级2 859个、乡镇站5 756个),在岗人员总数67 5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4 832人,大学本科学历以上人员占35.0%,专科以上层次人员达到80.0%以上)。
高层次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庞大的技术推广队伍,加快了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广步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0%,农业科技进步成为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支撑并引领了全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201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4 426.7亿元,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居全国第二;粮食总产接近350亿kg,是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之一;生猪出栏量6 638.3万头,占全世界5.0%、居全国第一;油菜籽、马铃薯产量居全国第一,杂交水稻产种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肉类总产量和茶叶产量均居全国第三。
1.2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快,对农业农村产业带动能力强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川省在当年便展开了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作,广汉市、崇州市、蒲江县和金堂县入选全国试点县。2013年3月,原四川省农业厅(现“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在崇州市召开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推进会,观摩学习了崇州市以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为主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在全省4个国家级试点县的基础上,将试点范围扩大到40个县。2015年8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四川省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一批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以成都市和绵阳市为部级整体推进示范市,43个部级示范县和27个省级示范县为重点示范区域,在全省175个县(市、区)全面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按照《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三五”规划》,四川将不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体系,努力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预计到2020年底,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将达到30.0万人。截至2018年底,全省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2.0万人,认定7.5万人;在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中,30~50岁的中年人占64.0%,中专及高中以上学历的占73.0%。崇州“4+1”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入选“全国十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并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典型在全国推广。2018年,四川首届农民丰收节对新型职业农民优秀代表授予了“四川省首届百名新型职业农民标兵”称号。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培育了大批农业农村产业能人和致富带头人,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办人或骨干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谁来种田”“谁来养猪”的问题。
1.3 返乡下乡人才数量稳步提升,农业农村领域创新创业积极性高
2015年8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农民工和农民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立足省情实际,从降低门槛、税费优惠、财政支持、金融服务、创业培训、返乡创业园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政策措施。同年,原四川省农业厅联合省教育厅、团省委启动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训计划,将符合条件的创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纳入培育对象;2017年,原四川省农业厅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加快推进四川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8年11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二条措施》,进一步对农民工、大学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截至2019年6月底,全省返乡创新创业人员达68.0万人,创办企业17.1万余家,带动就业210.0余万人,实现总产值近4 000.0亿元。随着全省加快构建“5+1”现代产业体系和培育壮大农业“10+3”产业体系,以及脱贫攻坚战役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为越来越多的返乡下乡创新创业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大批有知识、有视野、有情怀、有资金的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开发产品、开拓市场,有利于带动城市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引领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引领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
1.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快、数量大,与农民利益联结紧密
2016年底,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商资本)带动脱贫攻坚的意见》,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到有脱贫攻坚任务的160个县(市、区)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投资兴办企业,建设产业基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2017年,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以适度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骨干,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四川现代农业加快发展。2018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发展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社区合作、产供消信(生产、供销、消费、信用)“四位一体”综合合作等形式的农民合作社,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的田园综合体,允许财政资金特别是扶贫资金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后,以自愿入股方式投入新型经营主体。
截至2018年底,全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家庭农场53 391家,其中,省级示范场1 100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99 553个,联合社超过300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502家、省级示范社2 100家,农民合作社入社成员469.9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农户25.2万户),带动696.3万农户;4 427个农民合作社和1 364家家庭农场拥有注册商标,3 439个农民合作社和709家家庭农场产品通过“三品一标”认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 620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60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51家。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四川适度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技术、农业资产等生产要素与广大农户、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紧密联合,实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进行产业化经营,积极打造自主品牌,成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中坚力量。
1.5 农村社会治理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乡村振兴组织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农村社会治理人才主要指农村工作队伍,包括村“两委”干部、乡镇干部、组织部门下派到村的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基层政府聘用的干部等。2014年,四川省委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乡(镇)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激励保障和监督管理等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2014年和2018年,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全省11 501个贫困村选派了3~4人的驻村工作组,全面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2018年,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精准施策综合帮扶凉山州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共选派5 700多名干部组成凉山州脱贫攻坚综合帮扶工作队,分赴11个深度贫困县开展为期3年的脱贫攻坚和综合帮扶工作。2019年,出台了《四川省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十条措施》,聚焦人才“引育用留”关键环节,鼓励引导人才向贫困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以更好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社会治理人才总量达51.6万人,年龄结构以30~50岁的中年人为主,学历层次相对均匀,高、中、低学历层次人才各占1/3。随着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大学生村官以及“三支一扶”等新鲜血液的加入,基层特别是村级干部队伍得到充实,基层干部队伍结构逐步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领导核心地位显著增强,农村社会风气逐渐向好,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农业农村拥有广阔的天地,随着脱贫攻坚快速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村大批能工巧匠、“田秀才”“土专家”大展身手,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旅游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部分返乡的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也积极为故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筑巢引凤,吸引和凝聚各方面的成功人士到本地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据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底,全省农村乡土人才达24.5万人,新乡贤人才达6.0万人。
2 四川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能力建设面临的形势
2.1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现象明显
从全省范围来看,随着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向城市流动,人们的生育观念逐渐改变,即便“二孩”政策实施后,农村生育率仍然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乡村人口总量逐年下降。据统计数据,2018年底,四川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2%,乡村常住人口3 980.0万人,比2010年乡村常住人口(4 811.0万人)减少了831.0万人,下降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接近2 500.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2010年的3 391.0万人下降到3 201.0万人,减少了190.0万人;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离开农村,乡村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数量达到1 763.0万人,占乡村常住人口的44%,占全部人口总量的21%,比全国平均水平18.0%高,乡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调查中发现,四川盆周山区部分自然村已无人居住,部分农村儿童和青少年随父母外出,家里只有留守老人,个别村庄除春节外已很难看见年轻人,部分村级学校已废置,少数学生并入乡镇中心小学就读。乡村人口数量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农村的老龄化和空心化问题必须积极面对。只有通过产业振兴,才能振兴乡村,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口回流乡村。
2.2 人才分布不均衡,性别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
据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6月底,四川各类乡村人才总量已达到190万人,乡村人才占农村常住人口比例约5%。四川乡村人才总量不少,但分布不均衡,结构欠合理。一是乡村社会治理等刚性人才占比超过1/4,其主体成分是乡镇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扶贫帮扶干部等。二是返乡下乡创业人员特别是经营型人才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川东北和川南经济区,攀西地区和川西北地区占比低,其中,川西北地区该类人才分布仅占2%左右。三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结构不合理。乡村人才中男多女少,男性占比达65%,中、老年龄段人才占比超过75%,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初中及以下学历人员接近50%。
2.3 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不足,体制内科技人才泛行政化明显
四川有一支庞大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队伍,仅体制内的人员数量就接近8.0万人,但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仍然不足且有青黄不接的趋势。四川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与山东、江苏、浙江等省还有差距。同时,无论科研机构还是各级技术推广部门,把专家当行政人员管理、把技术推广人员当机关干部使用的情况很普遍,使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不能充分发挥,大量应该在产业一线服务的技术推广人员成为行政机关的编外人员,在办公室指导生产、在黑板上搞技术推广的现象比较普遍。
2.4 人才培育制度不完善,复合型农业产业人才不足
对乡村人才培育,各级各部门都出台了很多制度性规定,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推进,但总体效果不太理想。例如,对乡村人才的培训培育,各级各部门都在抓,但培训多且缺乏统一的调度和制度性安排,培训对象相同、内容不接地气、方式单调,以单纯的培训代替系统的培育。到乡村创新创业,多数地方仍然存在建设用地、金融扶持、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很多政策仍然停留在文件上。各级各部门对个别群体的乡村人才培训培育采取保姆式的培养方式,使其难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乡村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懂技术,而且要善经营、会管理,如何培育产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仍然是个问题。
2.5 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现有人员动力不足、队伍不稳定
政府对深度贫困地区已出台了一系列的人才振兴和激励措施,但农业农村工作任务重、涉及面广,特别是边远山区和民族地区,生活条件仍然艰苦,待遇普遍较低,吸引力不强,即便引进了一些人才也很难让他们扎根。据调查,在四川盆周山区,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基层干部辞职外出打工,在部分行政村,已很难物色到合适的村组干部;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三五年后十之八九选择了离职或考调到异地。在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务员待遇不高,基层农技人员更低,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职称岗位层级低、评聘难,上升通道不畅,不但现有人员队伍不稳定,也难以招录到优秀的新鲜血液来补充人才队伍,以至于编制空缺率居高不下。
3 提升四川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能力的对策建设
3.1 强化乡村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乡村振兴涉及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文化传承等方方面面,必须有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建立健全完善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首先,应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和改进对农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群众组织的领导,筑牢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根基。其次,应切实选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人,大力推行村党支部书记专职化,形成从机关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国有企业等机构选派第一书记的常态,应强力整顿软弱涣散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先进性建设,引导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再次,应大力推进村“两委”班子建设,配齐配强班子成员,选派更多的优秀毕业大学生到村“两委”任职;对服务一定年限的优秀大学生村官直接录用为基层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就地充实基层“三农”工作人才队伍。
3.2 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保障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主体是适度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民合作社的创办领办者、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骨干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四川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早,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切实加强乡村振兴产业人才支撑,应进一步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制度建设,完善各类人才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筑牢夯实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根基。一是明确培训培育对象,应将适度规模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返乡下乡创业农民工、回乡创新创业大学生等作为培训培育主体,进一步突出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精准性。二是建立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档案,做好后续跟踪服务,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生产、市场等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三是完善政策扶持体系,重点围绕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和社会保障,制定体系化、规范化、长期化的扶持政策,让新型职业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成就感,突出政府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权威性。
3.3 加快改善农村环境,吸引人才到乡村生活就业
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长期落后于城市,造成农村人才长期向城市单向流动的状态。要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为乡村聚人气,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首先,应深入推进农村各项改革,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促进资金、人才等要素回流农村。其次,应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到乡村就业和生活。再次,应加快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化、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养老保险均衡化,推进城乡服务一体化,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强乡村的人才吸引力。最后,应注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乡风文明建设,让农村优美的环境、浓郁的文化吸引人、留住人。
3.4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产村人”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点,产业兴才有乡村旺。产业发展是就业的基础,也是人才聚集的依托。只有把现代农业发展起来,让更多人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乡村的青年人才能留得住,返乡农民工和回乡大学生才有创新创业的动力,才能吸引更多的城市人才、工商资本、社会资源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和聚集。要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对各级农业人才各尽其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调动起他们的创业积极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应不断完善和拓展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等产业链,促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观光旅游农业等新业态,为返乡下乡人员创业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农业农村领域就业拓宽渠道、扩大范围,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促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人才成长深度融合,完善对各类人才的支持政策,优化干事创业环境,确保乡村人才引得进、留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