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02-11边凤花李海洋
边凤花, 李海洋, 王 佳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主持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 “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微媒体的产生营造了一种海量信息与便捷接触的媒体环境,且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要信息渠道,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们的认知特征和信息传播习惯,同时也对当下思政课教学造成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若想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若想在这种全新的传媒环境中发挥引导思想、培养道德品质和规范行为习惯的功能与作用,就必须加深对微媒体信息传播内部规律的认识,认清微媒体对大学生认知的影响,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微媒体与当下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困境
微媒体凭借自身特有的互动性强、方便快捷等特点,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时代高校学生重要的信息交流平台。微媒体的广泛应用,为思想政治教育添加了新的信息传播媒介,有效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限制,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学者们普遍认为,微媒体以其特有的实效性、共享性、快捷性等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性,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教师认为基于微媒体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往往效果不彰,并未成为思政课的有效助力,两者尚未做到有机结合。有学者认为微媒体融入传统思政课堂尚缺成熟机制,难以把握融入程度和学生接受实效。有人认为“对教育者尤其是高龄教育者来说,掌握运行复杂且更新迅速的网络技术是比较繁琐和困难的事情,教育者缺少学习新事物的时间和精力,无法在施教过程中娴熟操作微媒体”[2]。前期调查显示,思政课的相关公众号和微推送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表示,极少阅读此类信息,对于此类信息“没时间、没兴趣”。这也就说明,师生之间关于什么是微媒体,如何应用微媒体传播和接受信息,有着巨大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成为在微媒体环境下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阻碍。
当代的大学生正处在微媒体时代,成长中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对微媒体接受能力强,他们思想活跃,在享受微媒体带来的巨大便捷的同时,他们的认知习惯也受到微媒体的影响和形塑。微媒体海量碎片化信息,以煽情、刺激的方式广泛传播,不仅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同时影响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缺乏深度的信息影响了他们的独立思考,造成了当下大学生疏远传统课堂。与此同时,微媒体平台上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学生面对众多不确定、甚至不良信息的误导,其世界观和价值观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和影响,削弱了思政课教师在此类问题上信息传播者的地位,削弱其权威性,从而导致课堂控制力受到挑战、信息沟通受到阻碍。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媒体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他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3]。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与微媒体相结合是大势所趋。但在当下,需要进一步深入到将教育主客体的具体信息传播过程当中,正确认识老师和学生之间对微媒体认知差异,才能将课堂和微媒体真正科学的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措施。
二、微媒体对当下大学生认知特点的负面影响
以往的研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微媒体传播的优势,而忽视了微媒体对于当代大学生认知的负面影响。微媒体在一定程度上使当下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下降、思维深刻性不足、认知情绪化和交往能力下降。只有揭示这些负面影响,才能真正找到问题所在并解决问题。
(一)海量信息,信息选择能力不足
传统媒体提供的信息有限,如报纸版面的有限栏目布局,广播电视的有限播放时间。以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微媒体则没有固定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人们只需携带一部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信息,如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8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达8.17亿,占总网民比例的98.6%;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手机已经成为最常用的上网渠道[4]。在手机提供的信息中,既有国内外时政要闻,又有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攻略,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既有积极正能量的内容,也有一些错误负面的信息,面对巨大的信息量,大学生往往难以选择有效信息。与之相比,传统媒体信息源有限,传播单向,提供的信息往往经过过滤后才呈现出来,信息基本处在管控之中。微媒体创造了无限选择信息的新情境,在信息的“爆炸式供应”情境下,身心尚未真正成熟的大学生往往更多的接受具有新鲜感、娱乐性、博人眼球、爆炸型、刺激型的信息。前期调查中,有45.8%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会主动选择与课程有关的公众号推送,除非有重要通知或者与考试有关的信息,否则他们不会进入。在访谈中有43.6%学生表达了思想政治教育课公众号推送不新鲜不刺激,很少主动点击,不能达到课程公众号的最初目的,造成了学生越来越疏离思政课及与课程有关的信息。
(二)直观快捷,思维深刻性减弱
当下大学生的阅读习惯由PC端向手机端迁移,这也是微媒体信息传播过程的核心。中国青年网关于“大学生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有31.28%的学生通过手机免费阅读,购买纸质书籍、图书馆借书和购买电子书籍,分别占27.31%、21.37%和9.03%,手机免费阅读成为大学生主要阅读方式[5]。手机屏幕较小,就内在地要求其所传播的信息逐渐从大量的文字转换为少量的文字信息配以大量的图片,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从读书转变为读图,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传统的文字为中心转变为以图像为中心。“图像是平面直观的,是缺少深度可直接感知的表征。文字是高度抽象,是思维深层加工的结果;图像的传输方式是迅速的,没有留给大脑充分反应和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文字的呈现则可以反复回味,有思考沉淀的时间,留有充分发挥想象的无限空间”[6]。这种“读图”的阅读习惯削弱了大学生的思考力。另外,就大学生阅读内容来看,朋友资讯和娱乐资讯占有较高比例。在一项有关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内容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朋友资讯和娱乐资讯的比例高达83.5%,学习资料阅读仅为16.5%,“朋友资讯和娱乐资讯是典型的浅阅读、飘阅读,满足的是大学生的休闲需求,在拓展视野和见闻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思维开发、文化积累上的作用甚微”[7]。微媒体作为当下主要的数字化阅读媒体,其对于大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内容都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大学生表现出对事物认知的表层化,逻辑思维能力退化,理性抽象能力缺乏,思维深刻性减弱,远离了辩证、批判和系统的思维方式。
(三)价值混乱,认知情绪化明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信息的发布都不只是简单地信息传播,而是在操控者精心布置下利用大数据技术将特定内容推送给针对性用户,引导受众观念朝着他们想要的方向转变,微媒体这种微传媒环境同样表现出价值观的混乱,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首先,微媒体的监管措施还不完善,这为西方从未停止的和平演变活动提供了渠道和机会,一些大学生在缺乏理性分析的情况下,或是盲目崇洋媚外,或是表现出历史虚无主义,颠倒是非,戏谑恶搞。例如有的手机游戏“虚构历史,混搭历史人物,扭曲价值观和历史观,荆轲变成女的,诗仙李白成为刺客,名医扁鹊是用毒高手,让历史人物穿越千年在同一网络时空中交锋”[8]。其次,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各方面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改善,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微媒体信息制造者却为了增加点击量,博人眼球,往往以一些社会问题为幌子,制造过激言论甚至谣言,无限放大问题,再利用大数据技术精确推送给大学生。“一部分大学生对国内外大事的了解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在没有掌握大量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深入思考的情况下,紧紧跟随舆论或依据自己的情绪就做出判断或选择,且往往情绪激动,做法不当”[9],认知情绪化倾向严重。最后,微媒体平台助长了不良风气的散播,影响了大学生价值观。“多数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向上的,他们相信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但是一些‘明星’一夜爆红、网红名利双收等等现象,冲击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使他们纷纷效仿,不能形成很好的价值定位”[10],影响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大学生辨别能力和自律能力还不强,容易在这些群体错误言论误导下,盲目崇拜,缺乏应有的价值标准,感性情绪明显。
(四)空间虚拟,现实交往力下降
网络这种虚拟平台给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虚拟活动空间,智能手机为大学生在虚拟空间的长期活跃提供了关键物质载体。微媒体包含如时政要闻、生活百科等大量信息和抖音、手机游戏等诸多娱乐应用,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激发了大学生的求知兴趣,但也应该看到,微媒体创造了一种虚拟的环境并将大学生卷入其中,制造一种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的假象,使得部分大学生脱离了现实,缺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前期调查研究显示,曾经大学宿舍一度盛行的熄灯后“卧谈会”,已经逐渐减少了,学生们几乎不再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宿舍内的理性交流,取而代之的是则是熄灯后自己玩手机游戏和阅读微媒体。一些自控力差的大学生过度依赖手机,无法做到虚拟空间和现实生活的良性转换,一旦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便第一时间寻求虚拟空间的帮助,逃避真实的人际交往,“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孤立起来。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指出,“人们通过移动设备把自己牢牢地拴在网络上,从而获得自我的新状态”[11],实际上这是一种不安的状态,是一种自我束缚。“他们在社会感觉到人际交往的复杂而拒绝与人交流,从而导致在学习能力、意志品质、与人相处等方面得不到充分锻炼,导致了他们感情淡漠,甚至某些反社会行为的出现”[12]。在这种虚拟空间中,一部分大学生的现实交往能力下降了。
三、微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应对之策
微媒体环境下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是危局也是机遇,这个机遇恰恰迫使思政课教师重新思考如何在全新的信息传播条件下保证思政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传统课堂讲授方式,围绕书本传授知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思维能力的方式显然已经与学生的认知模式和信息传播趋势相左。只有正视这一问题,整合各种传播渠道,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播,让思政课堂真正做到在微媒体时代“立德树人”。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微媒体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13]。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发起人、主导者,思政课教师的整体素养直接关系到思政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微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育活动中靠教师个人信息量优势建立起来的不对称的师生地位,教师权威受到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教师要顺势而为,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一方面,高校思政教师要有敏锐的媒介意识。现如今以微信、微博、抖音为代表的微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空间,正如微信团队的宣传标语所言,“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认清这一基本现状,是思政课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思政课教师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微媒体,利用多媒体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同时要透过师生之间对微媒体认知和使用的“鸿沟”,看到自身对微媒体传播规律认知的不足、对师生之间媒介使用习惯的差异认知还不全面,看到这一鸿沟背后体现的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滞后。因此教师要本着开放性态度面对微媒体,深入了解学生在微媒体环境中表现出的问题,对于有争论的社会热点问题要及时了解并抓住机会在思政课堂上分析解答,积极引导,保证师生之间的良性交流。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有增强自身的媒体运用能力。敏锐的媒介意识需要媒介能力的支撑才能付诸实践。高校教师要能够熟练运用媒体设备,准确地把握网络信息背后的大数据秘密,并通过对微视频、公众号等信息的有效筛选,提取出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思政课堂的教育材料。此外,要充分认识到并理解今天的大学生是微媒体的常驻人群,智能手机成为他们生活和学习的必备,是他们获取知识、相互联系的工具,我们要做的是积极引导,这也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总之,高校教师要积极融入信息时代尤其是微媒体环境,在把握微媒体信息传播规律基础上,创新利用社会信息资源,这既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又能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提升大学生的自控能力
微媒体的广泛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和生活工具的同时,其包罗万象的信息和娱乐内容占据了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大学生的自控能力带来一定的挑战性。部分大学生的自主性较差、自律意识不够、自我防范性弱等特点使其思想观念和认知方式等很容易受到微媒体环境的影响,沉迷网络,进一步导致大学生的自控能力下降。课题组所做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能辨证地看待微媒体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只是很难控制频繁掏出手机,看了也很难放下手机。微媒体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本身是中立的,需要我们辩证地看待它。当下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充分发挥微媒体的优势,也要提升大学生在微媒体环境中的自控能力,让学生成为手机的主人,而不是被微媒体所控制和异化。
要提高大学生自控能力,首先,通过教育让学生知晓掌握自控力和意志力的知识,让学生。例如习惯的养成原理、人的意志力归因等心理学知识,从而为摆脱微媒体的控制做好内在准备。其次,要加强正面引导,弘扬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观是众多思想观念中起引领作用的部分,它“通过官方舆论场传播,对国民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发挥着主导作用”[14]。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一旦形成,便对整个舆论环境包括微媒体环境起到重要的净化作用,这就为大学生提高自控能力提供了信息环境保障。再次,帮助大学生建立辩证思维能力和理性批判能力。微媒体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如若没有相当的辨别力和批判力,就很难在海量信息环境中快速甄别出有用信息,容易在信息大海中迷失自我,同时很难认识到铺天盖地信息背后的商业性、技术性和意识形态层面的原因,不容易分辨信息真伪。这实际要求大学生学习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辩证和批判的思维方法,从零散纷繁的信息中找到共性,将平日所习得的哲学、心理学等知识总结在一起,从而摆脱日常经验的束缚进入到理论思维当中,建立批判性思维来审慎地考察社会万象。最后,大学生要锻炼自律能力。大学生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带着明确的学习目的使用微媒体资源,避免被弹窗推送等内容转移注意力;树立清晰地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规律作息,加强体育锻炼,磨炼自身的意志力,主动地掌握学习生活,避免陷入“佛系”“宅”的状态之中。
(三)打造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习惯的思政教育微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单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1]。高校思政课班容量往往较大,教师仅靠授课难以针对每位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课下师生之间又缺少有效沟通机会,这就要求高校顺势而为,利用微媒体技术,打造符合当代大学生认知习惯的思政教育微平台,拓展师生沟通渠道,应对微媒体负面能量的入侵。首先,要以主流媒体为方向,向主流价值观看齐。微平台信息要时刻与主流媒体的信息保持一致,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性内容,在正确的框架范围内把社会上有价值的、容易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的信息转换为思想政治工作材料,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吸引学生的关注和参与,如学习强国App、人民日报客户端都是有品质的主流媒体平台。其次,建立符合大学生认知习惯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学生往往青睐新鲜内容或时政新闻,平台可以结合类似“奔驰车发动机漏油事件”“高铁霸座事件”“结婚彩礼”等社会热点问题邀请相关领域的教师加以解读,或是适当转载主流媒体的推送,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够帮助他们认清社会现象。并且,作为一种便捷沟通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平台私信的方式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心理困惑,这就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教师更直接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态变化,以便及时调整,因材施教,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动态互动。最后,要建立一支微平台团队。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接受能力强,尤其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点,因此可以由高校宣传部门牵头,党委支持,学院落实,招募有相关经验的大学生,负责微平台的建立、运转、维护,以及内容的收集、选定、发布等工作,让大学生参与到思想政治工作当中,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主体性意识和自身价值感。
四、结论
微媒体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传播媒介,因其便捷性等特征深深扎根于大学生群体当中,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微媒体环境的复杂性与碎片性等特点给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带来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此,既要把握微媒体的传播规律,打造符合大学生认知习惯的思政教育微平台;又要增强教师的媒介素养,不断提高思政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真正有效地运用好微媒体平台。只有这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困局才有可能化解,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到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