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LYMPUS电子内窥镜故障的回顾性分析及防护对策

2019-04-17王子璇王二传程亚平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钳子内窥镜漏水

王子璇,王二传*,程亚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镜中心,湖北 武汉 430022)

内窥镜技术发展至今,经历了从硬式镜到纤维内镜再到电子内镜的过程。随着临床学科的快速发展,内镜诊疗技术得到了全面推广,内窥镜已然成为了消化医师手中的诊断利器。它集合光学、机械、电控等多学科技术于一体,可直接观察人体体腔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其基本原理就是内镜先端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 couPled device)代替纤维内镜的导像束,直接把图像的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经过图像处理后,在监视器上显示出受检脏器的实时高清图像[1-4]。临床工作中内镜的频繁使用,导致内镜发生了各种各样的故障,影响临床诊疗、减少内窥镜使用寿命的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充分了解内镜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及时识别故障现象,有效预防和处理常见故障是延长内镜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笔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所在医院的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近5年间OLYMPUS电子内镜的使用记录,故障维修及维护资料,对OLYMPUS电子内镜主要故障现象、维修及防护对策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使用OLYMPUS电子内镜共完成内镜诊疗167753例,内镜的使用、故障发生和维修资料均有档案记录。

1.2 分析方法

统计各类型内镜故障维修次数、维修费用等,计算故障率(故障率=各类型内镜故障次数/各类型内镜总检查例次数)。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2016软件(Microsoft公司,美国)录入和整理数据,使用SPSS23.0(IBM,美国)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指标采用描述性分析,组间比较采用c 检验或校正c 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 果

167753例次内镜诊疗操作期间,OLYMPUS电子内镜总维修次数99次;平均维修1.94±0.96次,单条内镜最多维修5次;大多数内镜至少经过1次维修。其中电子胃镜62次,电子结肠镜15次,电子放大内镜8次,电子超声内镜8次,十二脂肠镜6次。总维修费用为326.3万元,平均维修花费3.3±5.0万元,单条内镜维修费最高达31.6万,大多数内镜的维修费用接近2.0万。故障现象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OLYMPUS电子内镜的故障及维修情况

2.1 主要故障现象

包括3大类,分别是漏水问题(64/99,64.65%)、角度问题(45/99,45.45%)、图像问题(包括CCD组件受损所致图像问题)(50/99,50.51%)。漏水问题中钳子管道漏水最为常见(41/64,64.10%);角度问题中主要是角度不足或旷量(33/45,73.33%),图像问题中主要是CCD盖玻璃缺损导致图像阴影(39/50,78.00%)。通过表1与分析可知,具体故障现象中,漏水故障、图像和CCD故障以及角度故障在不同类型内镜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c 分别等于2.11、1.33、2.14,P>0.05)。

2.2 故障现象及维修等级的分析

内镜维修等级情况见表2,内镜维修频次与费用情况见表3。

表2 OLYMPUS电子内镜故障维修等级情况

A级为更换CCD,整根插入部和弯曲部(整根蛇管)、橡皮,所有配件全部换新

B级为更换电子镜先端部、弯曲管、插入管、钳子管、水气管、喷嘴、橡皮C级为更换弯曲管、橡皮、插入管、钳道、水气管、喷嘴D级为弯曲橡皮更换,喷嘴更换,角度调整,抬钳器钢丝更换M级为单独维修CCD(无漏水)或者钳子管道、弯曲橡皮、喷嘴

表3 OLYMPUS电子内镜维修次数与维修费用情况

2.2.1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

多数内镜的维修级别是C级及以下;而电子放大内镜和电子超声内镜的维修级别分布在A级和B级,且维修维修费用均值高于其他内镜。其中超声内镜的单次维修费用最高达到31.6万元,记录显示主要用于更换先端部超声工作单元配件,造成了较大经济负担。所以,在临床使用中工作人员需要重视特殊内镜的维护和保养工作,降低维修费用。

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类型内镜的故障发生率并不一致。通过不同类型内镜之间的故障发生率的比较可以了解到,电子胃镜与电子结肠镜、电子十二指肠镜相比较,故障发生率没有差异性(P分别等于0.915、0.016);电子结肠镜与电子十二指肠镜相比较故障发生率没有差异性(P等于0.22);电子超声内镜与电子放大内镜、电子十二指肠镜之间故障发生率没有差异性(P分别等于0.284、0.491)。电子胃镜与电子结肠镜的故障率较高且没有差异性,主要是因为高频次的使用率以及相类似的结构特点;而特殊内镜(电子放大内镜、电子超声内镜、电子十二指肠镜)故障发生率较低且没有差异性,主要是因为低频次的使用率以及使用者的保护意识。

2.3 总故障率比较及不同类型内镜之间的故障率比较具体见表4

表4 不同类型内镜总故障率比较

2.4 故障内镜的使用与维修时长的统计分析见表5

表5 OLYMPUS电子内镜故障内镜的使用与维修时长情况

通过表5分析可知,维修频次与维修时长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而呈正比关系。据官方维修部门称,即使内窥镜在良好地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的情况下,每完成2000~3000例检查之后至少需要进行一次C级维修,才能保证内镜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例如某医院内镜中心有260系列胃镜8条,年均检查12000例,每条镜子平均每年可以检查1500例,因此该院内镜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应该为1.4~2年[6]。所以,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可使用平均无故障时间的具体数据来评估内镜的操作使用、维护保养情况是否正常。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使用中的内镜,增加可用内镜数量都是相对有效的方法,可降低维修周期和维持较长的有效使用时长。

3 讨 论

3.1 OLYMPUS 电子内镜属于精密器械

融合多学科技术于一体[6],主要优势体现在操控性能好,卓越的图像解析性能、高清晰的图像分辨率。电子内窥镜基本结构包括保护外层和功能内层,外层主要是运用合成树脂保材料制成外皮,与内部密闭形成闭合环境。功能内层主要包括角度调节钢丝、工作钳道、水气管道、导光束以及CCD组件和信号传输组件。当各种原因导致密闭环境开放,人体的各种分泌液、黏液、血液等即可进入内窥镜内部,腐蚀并污染内镜[1,3]。

内窥镜主要包括先端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连接部。弯曲部位于内窥镜前端,由物镜、导光束、钳子管道口、送水/ 送气喷嘴、弯曲橡皮等组成。插入部是由带刻度的外皮包裹着导光束、导像束、送水/ 送气管、钳子管道和角度钢丝组成。操作部包括角度旋钮、旋钮卡锁、电子功能按钮、吸引按钮、送水/ 送气按钮、钳子管道入口等组件。连接部是连接光源系统和图像处理系统的部件,由电气接头、导光接头、送水/ 送气接头、吸引接头以及电缆线等组成[1]。电子内镜的故障主要发生于内镜自身,其稳定性和可重复维修性将影响其临床使用时长和产生的卫生及经济效益。

笔者的内镜中心近五年使用OLYMPUS电子内镜超过16万例次,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益。期间内镜维修次数较低,展现了良好的耐用性和稳定的性能。故障暴露时,相关人员能及时识别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定位故障组件和部位,并及时修理,迅速能恢复正常功能状态,所以OLMPUS的电子内镜具有良好的可持续维修性。

笔者分析发现,内镜的常见故障可发生于内镜的任何一个部分,有研究发现医院自身可识别的故障由主要有:①主观识别的故障,如亮度不足、图像异常等;② 测漏操作识别的故障,如镜体漏气、管道漏水等;③ 清洗消毒程序可见故障,如喷嘴堵塞、镜身受损等。由此可知,对于电子内镜而言,医院自身发现的故障往往只是实发故障的一部分,还有很多潜在的故障,如CCD/导光束盖玻璃受损、电子功能按钮受损、钳子口/吸引口底座磨损、蛇管老化等[8,10-18],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内镜直接损害。

3.2 先端弯曲部常见故障表现

(1)CCD/导光束盖玻璃受损、污物附着,导致图像模糊、阴影。

(2)喷嘴堵塞,造成水气不畅。

(3)弯曲部外皮褶皱、套叠、沙眼等[2,7-8,10,12-14]。

3.3 插入部常见故障表现

(1)镜身外皮老化、结晶发黄。

(2)蛇管出现毛刺、破损、褶皱等现象。

(3)内部导光束出现导光暗淡、发黄或不导光。

(4)钳子管道管壁针孔、裂痕等。

3.4 操作部常见故障表现

(1)电子功能按钮和或角度旋钮漏水。

(2)水气按钮和吸引按钮底座磨损、出现自动吸引导致送气量不足,影响视野观察。

(3)大角度使用旋钮或过度使用抬钳器导致角度钢丝和或抬钳器钢丝断裂。

3.5 连接部常见故障表现

(1)电气连接口腐蚀和或氧化锈蚀造成图像闪烁、抖动等异常现象。

(2)暴力装卸内镜,致使电气接口处铜针断裂或铜片损伤,影响内镜正常使用。

3.6 对于以上故障现象主要的防护措施

(1)取用、转运、盘放内镜时,轻拿轻放,避免碰撞锐器、硬物;盘放内镜时直径超过20cm。

(2)操作前,仔细检查内镜,出现先端部盖玻璃缺损和破裂时,立即停止使用并严格测漏;出现镜头污物时及时使用含酶液清洗液的纱布擦拭干净。

(3)操作中,避免大角度弯折镜体,禁止在内镜先端弯曲时使用附件;合理选择规格合适的附件,附件进出内镜钳子管道时必须闭合,禁止在管道内释放附件。

(4)操作后,及时按照《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以下称新规范)[16]床旁预处理,及时冲洗内镜各个管道,避免污物残留;吸引时保持送气状态,吸引后再次送气送水10秒;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清洗消毒流程。

(5)安装内镜时,严格按照规范指示操作,禁止暴力安装内镜,避免损坏连接部的电气接点的铜针或铜片,影响使用;取下内镜时,及时正确安装防水帽或防水盖,落实测漏程序,及时发现漏水问题,避免损坏核心部件。

(6)清洗消毒时,避免用力来回擦拭镜身;可使用水溶性润滑油涂抹镜身外皮,避免老化[1-3,6-7,9-13]。

4 小 结

临床中应规范正确使用内镜,指派专职人员进行维护和保养。使用者要全面熟悉不同类型内镜的结构特点及相关设备的性能,做好术前点检排除故障,术后及时维护等环节。除合理维护和及时维修外,规范的测漏对于防范内窥镜故障发生也十分重要,它能及时识别内窥镜是否存在漏水现象,内镜内部一旦进水会造成一系列故障连锁反应,严重时会直接损毁CCD,而更换CCD 的维修费用一般占镜子成本的25%-30%。因此,要严格落实测漏工作,一旦出现漏水现象要及时报告并联系维修[2-4,6,8-10,15-17]。笔者此次研究中仅针对OLYPUS电子内镜的常见的故障现象作了相关分析,不同厂家和不同系列的内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性,需要针对性维护。总之,基于规范的教学和严格培训后正确使用内镜,依据规范将内镜的清洗消毒落实到细节之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镜防护对策。

猜你喜欢

钳子内窥镜漏水
举着钳子的“将军”
一种具有附加内窥镜功能的医疗管
电子内窥镜临床评价要求探讨
内窥镜技术研究进展
斗 虾
小螃蟹找钳子
房屋漏水,凭什么还要我交物业费?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下雨时才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