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干预原发性痛经鼠类实验的研究进展
2019-02-11徐继辉杨建华屈少彬
徐继辉,杨建华,屈少彬*
(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12)
原发性痛经( 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妇女月经期间或经行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或痛引腰骶的一类疾病,下腹痛多表现为痉挛性,可同时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经完善检查未发现相关盆腔器质性病变,有称“经行腹痛”[1]。医学科技和研究方法的进步,推动人们对发病机制和防治机理进一步探寻,本文就近十年来中药干预原发性痛经鼠类实验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中药干预前后原发性痛经动物实验观测指标研究
1.1 扭体反应
观察鼠类的扭体反应包括对扭体次数(扭体次数与疼痛程度成正相关)、扭体潜伏期(扭体潜伏期与疼痛程度成负相关)是镇痛试验研究的常用指标,段英丹等采用腹腔注射(0.5 ml/只)缩宫素诱导的原发性痛经小鼠模型,观察记录小鼠扭体反应次数和扭体潜伏期,发现麻黄碱与伪麻黄碱能缓解原发性痛经模型小鼠的疼痛反应并呈剂量依赖性[2]。
1.2 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情况
杨新蕊等研究已在临床取得良好效果的自拟方佛香饮对痛经的镇痛作用,发现佛香饮不同剂量组均可降低实验鼠离体子宫收缩力,较高剂量组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大大小于模型组、收缩幅度高于模型组[3]。
1.3 观测生化数据
从多个实验室生化指标总结:(1)血清环磷酸腺苷、环氧合酶2、钙离子:段英丹等发现麻黄碱与伪麻黄碱不但能够抑制PD模型小鼠扭体反应,还能增加血清环磷酸腺苷(cAMP)、降低钙离子(Ca2+)的含量,并使环氧合酶2(COX-2)蛋白的表达下降,提示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发挥镇痛作用与调节Ca2+水平和抗炎作用有关[4]。(2)一氧化氮、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李兰芳等将60只雌鼠分为6组对照,发现痛经模型组大鼠外周血液和子宫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含量降低,复方消经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液和子宫组织中一氧化氮(NO)含量较模型组升高,复方消经痛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血清中SOD、GSH-PX酶活性明显增高,自由基及其降解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减少,推断复方消经痛胶囊消除了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物和过氧化氢,保护生物膜免受自由基攻击,达到减轻或缓解痛经的作用[5]。(3)前列腺素F2α(PGF2α)、前列腺素E2(PGE2):杜静等报道香延止痛方可使痛经模型鼠的扭体反应潜伏期大大延长,可降低实验鼠扭体反应次数,经检测发现香延止痛方可降低痛经模型鼠子宫组织PGF2α含量,提高PGE2含量[6]。(4)子宫组织上清液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4含量及子宫组织IFN-γ、IL-4mRNA表达:曹卫平等选用ELISA法检测各组原发性痛经大鼠子宫组织上清液IL-4(白细胞介素4)和INF-γ(γ-干扰素)含量,RT-PCR法检测子宫组织上清液IL-4 mRNA、INF-γ表达,发现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存在Th1/Th2平衡漂移,模型组子宫组织IFN-γ降低、IL-4升高,考虑调节Th1/Th2的平衡状态是香延止痛方缓解痛经的路径[7]。(5)雌二醇、孕酮、前列腺素F2α、前列腺素E2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马青等干预寒凝血瘀证原发性痛经大鼠,中药拟香延止痛方,用温经化瘀止痛法,发现中药小剂量组和中药大剂量组均,降低血清E2、PGF2α和TXB2(血栓素B2)的含量,升高血清PGE2及6-酮-前列腺素F1α的水平,同时中药大剂量组血清P(孕酮)含量增加,调控实验鼠血清前列腺素、E2含量以及TXB2与6-Keto-PGF1α比值,可能为温经化瘀止痛法止痛作用机理[8]。
2 药物在实验鼠体内代谢研究
李炜研究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大鼠给予香附四物汤灌胃后体内过程,给药后,从大鼠血浆、胆汁、尿液组织中检测到香草酸7个代谢产物,3个普鲁托品代谢产物,3个阿魏酸代谢产物,6个延胡索乙素代谢产物等,此20个代谢产物主要是使用药物后发生硫酸化结合、葡萄糖醛酸化、甲基化、羟基化、还原等代谢过程所产生,探讨香附四物汤对大鼠代谢组学的影响,发现18个潜在的内源性物质在给药组大鼠的尿液、血浆样品屮均发现有恢复[4]。
3 不同时机给药效应研究
蒲宝婵等将18-20 g,SPF级,60只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连续6天每日予模型组、JQF动情周期给药组、元胡止痛片组、JQF第4天给药组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测3周期给药和1周期持续给药对雌激素受体与缩宫素受体蛋白与mRNA表达的情况,测出不同时机灌胃给药对PD模型小鼠雌激素受体和缩宫素受体mRNA表达和蛋白有相同的抑制作用[9]。
4 整合效应研究
刘立等利用热板刺激法筛选痛阈值合格的雌性小鼠160只,随机分成16组,评价桃红四物汤及各分离部位(乙醇梯度洗脱)的生物效应,整合生物效应评价表后,发现桃红四物汤主要效应部位群为30%醇洗部分(TH-9),40%醇洗部分(TH-10)和50%醇洗部分(TH-11),是由乙醇梯度洗脱,其中TH-9部位生物效应最强,TH-9部位中阿魏酸含量最高,两者存在相关相关性,推测生物效应可能与其所含的化合物含量和种类密切相关[10]。
5 中医外治法研究
中医外治法是中医药治疗中的一大亮点,被大众广泛运用的非处方类中成药丁桂儿脐贴中含丁香、肉桂、荜拨,艾文超等将丁桂儿脐贴贴敷于大鼠的神阙穴,每日换药,连敷6天,发现痛经模型大鼠扭体次数减少,扭体潜伏期延长,并发现丁桂儿脐贴大鼠神阙穴能减少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能抑制正常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幅度和频率及催产素所致的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11]。
6 原发性痛经痛鼠模型制备方法小结
鼠类模型大鼠、小鼠均可在实验中使用,以成年雌大鼠子宫在体、离体实验多见,经检索文献,发现多数实验以宫缩素腹腔注射引发痛经,考虑系宫缩素可引起子宫收缩,致痛前常采用皮下注射乙烯雌酚或苯甲酸雌二醇增强宫缩素敏感性及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12]。为更好地研究中医药的治疗机理,根据人体痛经出现不同的中医分型,现代学者模拟人体在不同环境下制作了不同中医证型的大鼠模型,以寒凝血瘀、寒湿凝滞、气滞血瘀多见,寒凝血瘀证模型多采用冰水浸泡法或全身冷冻法制备,全身冷冻法是将实验鼠置入零下25℃环境4小时,2小时后换气5秒,1次/d,连续10天[13];冰水浸泡法是准备0~1℃冰水,将大鼠后肢和下腹部浸泡其中5分钟,1次/ d,连续10天[14];孟桐宇用0至4℃冰水浸泡大鼠,以制备寒凝血瘀型痛经大鼠模型,每天浸泡一次,每次6 min,连续35天[15]。将实验鼠后肢和下腹部放入(20±2)℃冷水中,在室温(23±2)℃条件下行寒冷刺激10分钟,1次/d,连续4天,可制备寒湿凝滞痛经鼠模型[16]。气滞血瘀证模型制备:李炜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及噪音刺激、烘箱热烘、冰水游泳、随机昼夜颠倒、悬尾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复制大鼠气滞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指标有比较明显变化,可大致判断模型复制成功[4]。
7 小结
原发性痛经(PD)在妇女中发病率高,受到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以及祖国传统医学研究的深入,PD的临床研究报道日渐增多,关于PD分子生物学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动物实验研究、单味中药色谱及中药复方中各个萃取部位有效药效研究相对较少。同时观察不同中药方剂、同一中药方剂用于不同分离部位的生物效应及不同疗法、不同给药时机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中药对PD鼠类的干预研究,充分展现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为进一步深入认识和研究PD、探明治疗PD的作用机理、发展中医药理论提供技术支持。检索总结近十年相关文献,发现今年PD实验鼠模型,中医分型以寒凝血瘀、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证型为主,总括以实证为主,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了给临床治疗PD提供更广泛的思路、依据,笔者认为可建立不同证型的科学有效的实验鼠或其它动物模型。除了气血瘀滞、寒凝血瘀证、气血亏虚型,《中医妇科学》还提出湿热瘀阻、肾气亏损的痛经证型[17],但搜索近十年近文献相关未发现有针对湿热瘀阻、肾气亏损的痛经的动物实验研究,考虑此两种动物模型较难复制和评估,再现性差,故仍需进一步探索此两种动物模型的复制问题进而进行完整实验研究。妇女痛经的临床症状表现不尽相同,汉·张仲景提出“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18],明·武之望有云“戴氏曰经来而腹痛者,经不来而腹亦痛者,皆血不调”[19],至清代傅青主提出了更多非月经前后表现出的痛经,如“经水忽来忽痛时疼时止”、“经水未来腹先疼”、“行经后小腹疼痛”、“经前腹疼吐血”、“经水将来脐下先疼痛”[20],人类疾病的复杂性及现有科技水平、科研水平的局限性导致动物模型的制备亦有局限性,但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更多的挑战,中医在动物实验领域仍有很多值得挖掘、探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