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2019-02-11徐广丽蔡亮学李皋周奕杉熊伶俐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3期
关键词:天然气问卷研究生

徐广丽,蔡亮学,李皋,周奕杉,熊伶俐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一 概述

国际化是使其在关系、影响或范围上具有国际 性[1],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引进他国优秀文化成果以及输出我国优秀文化成果。国际能力是帮助学生获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2],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能力不仅是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由之路。目前,几乎所有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均从留学生比例、留学生来源国、学生出国交流等方面考察了学生因素,从国际性学术交流、论文成果等方面考察了成果因素。在评价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上,还应评价学生的国际能力。本文以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调研,明确国际能力的内涵及体系框架,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学科特色,构建体现本学科特色的学生国际能力评价体系,并初步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验证,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

二 文献综述

国际能力也称为国际化能力,是英文直译过来的。国外对学生国际能力的研究起步较早,许多学者从多角度解释了国际能力,如全球视野、国际竞争力、全球意识、成为全球公民等[3]。2001年,Olson等[4]采用跨文化敏感度模型研究了国际能力与跨文化敏感性的关系,为国际能力评价提供了理论框架。2004年,Hunter[5]明确提出国际能力的三个内涵——知识与理解、技能/经历、态度与价值观,并提出了国际能力的三层结构模型——第一层为态度与价值观、第二层为知识与理解、第三层为技能与经历。自此,学者们基本采用这三个指标来评价学生国际能力。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扬等[3]从知识与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评价研究生国际能力的评价表,共34个题项,分别考察学生的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使用工具、跨文化交流、国际化意识、国际化态度和价值观认同,即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

2016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6]公开了国际能力评价表的问卷内容:第一部分为学生的个人信息及家庭背景等基本情况,共13个题项;第二部分为国际能力的测量量表,共35个题项;第三部分为学生国际化经验,共11个题项。明确了由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国际化经验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学生国际能力的评价体系。其中,国际化经验主要指国际化课程、国际论坛、国际讲座、国际交流活动等参与情况。

2017年,清华大学胡德鑫[7]在已有的研究生国际能力量表[3]的基础上,考虑了学生的国际学术能力,从“知识与理解”、“技能/经历”和“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指标分析研究生的国际能力,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以及29个阐释指标构成的研究生国际能力测评框架体系。其中,知识和理解包括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知识及国际学术能力3个二级指标;跨文化技能包括工具使用、跨文化交际2个二级指标;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国际意识、国际态度和价值观认同3个二级指标。此评价指标体系将二级指标“国际学术能力”在一级指标“知识和理解”中进行评价。

2018年,刘扬等[8]采用由知识和理解、跨文化技能、态度和价值观3个一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其中知识和理解包括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知识及国际专业知识3个二级指标;跨文化技能包括工具使用、跨文化交际、国际学术交流3个二级指标;态度和价值观包括国际意识、国际态度和价值观3个二级指标。并考虑了国际化经验设计了调查问卷,其中反映国际能力的题项36个,反映国际化经验的题项15个。此评价指标体系将二级指标“国际学术交流”在一级指标“跨文化技能”中进行评价。

由上述研究可知,评价研究生国际能力具有较强的共识:采用知识和理解、跨文化技能、态度和价值观3个一级指标,并开始考虑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和国际化经验。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关注国际学术动态,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和先进研究方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9]。因此,在评价研究生国际能力体系中,考虑研究生的国际学术能力、科研能力非常有必要;同时,已有的评价体系考虑了世界政治、地理、文化、语言、法律、宗教、风俗习惯、交流、沟通、基本工具使用等方面,没有体现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特色。

本文在综述已有的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生国际能力的内涵,并建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的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一) 体系框架确定

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分为五个专业方向:油气井工程(学术型硕士)、油气田开发工程(学术型硕士)、油气储运工程(学术型硕士)、海洋油气工程(学术型硕士)以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专业型硕士)。为适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急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进行评价。

在充分调研已有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以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研究生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三个一级指标,并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定义为:具有世界油气资源、石油公司、油气管网、石油全球化等方面的油气基础知识,能熟练使用专业相关的国际通用模拟软件及大精设备,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在国际环境中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拥有开放的国际化态度,并认可我国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3个一级指标下面,细分出二级指标。其中,“知识与理解”一级指标分为2个二级指标: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技能”一级指标分为4个二级指标:工具使用、科研素质、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态度和价值观”一级指标分为2个二级指标: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如表1所示,除了考虑了学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作为二级指标外,还考虑了学生的科研素质作为二级评价指标。

(二) 调查问卷的设计

根据表1所示的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已有文献中的题项设置,将国际能力的调查问卷确定为八个因素,即: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工具使用、科研素质、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国际化态度以及价值观认同,共设置50个题项。问卷设计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10],即“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和“完全符合”五个等级,表示与被测对象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对每个回答给一个分数,如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的有利项目分别为1、2、3、4、5分。因此,此调查问卷也可称为调查量表或测量量表。

初步完成调查问卷设计后,首先邀请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负责人对问卷进行审核,根据审核意见对问卷部分题项进行了删改,更好地体现出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学科特色。然后请心理测评领域学者对问卷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意见对部分题目进行了删减、修改。最后请不同专业方向研究生对问卷进行试测,并根据意见再次对部分题项进行了完善。最终,形成了反映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特色的、结构清晰的、总题项为41个的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信息,包含8个题项;第二部分为一级指标“知识和理解”,包含10个题项,其中二级指标“世界知识”包含5个题项、“全球化理解”包含5个题项;第三部分为一级指标“技能”,包含16个题项,其中二级指标“工具使用”包含2个题项、“科研素质”包含2个题项、“学术交流”包含9个题项、“跨文化交际”包含3个题项;第四部分为一级指标“态度和价值观”,包含7个题项,其中二级指标“国际化态度”包含4个题项、“价值观认同”包含3个题项。

(三) 调查问卷检验

问卷检验包含两部分,分别是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即检验问卷测量内容的一致性程度以及问卷内容和结构的有效性。为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从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五个专业方向抽取了270名研究生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回收全部问卷后剔除无效样本,总计获得有效样本268个。

(1) 信度检验

通过SPSS 22.0软件对每个一级指标及问卷整体的信度进行分析。问卷采用里克特量表,即分为五个等级进行计分,可采用Cronbach’s(克隆巴赫)α系数来表征其内部一致性,结果如表2所示。量表整体的α系数为0.954,各一级指标的α系数分别为0.915、0.938、0.880。这表明,调查问卷信度良好。

(2) 效度检验

本文提出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反应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的特色,同时依据了国际成熟的理论框架,参考了国际上已验证的题项,并且通过了相关学者的审阅,因此具备较好的内容效度。

利用SPSS 22.0软件,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各指标进行结构效度分析,知识和理解、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分析结果分别如表3~表5所示。

在一级指标“知识和理解”的因素分析中,提取出2个因素,即二级指标“世界知识”和“全球化理解”。由表3可知,它们共同解释的总变异量为68.14%,分别解释的变异量为57.51%、10.63%,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15,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5、0.849,说明一级指标“知识和理解”结构效度较好。

表3 “知识与理解”因素分析

在一级指标“技能”的因素分析中,提取出4个因素,即二级指标“工具使用”、“科研素质”、“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由表4可知,它们共同解释的总变异量为71.755%,分别解释的变异量为52.221%、8.333%、6.741%、4.460%,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38,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6、0.811、0.782、0.824,说明一级指标“技能”结构效度较好。

表4 “技能”因素分析

在一级指标“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分析中,提取出2个因素,即二级指标“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由表5可知,它们共同解释的总变异量为76.274%,分别解释的变异量为58.558%、17.715%,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80,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75、0.870,说明一级指标“态度与价值观”结构效度较好。

表5 “态度与价值观”因素分析

由上述分析可知,各指标负荷值均处于0.6~0.9,说明各题项及各二级指标的内容指向性较好,说明问卷数据较好地支撑了本研究提出的表征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的理论框架。

四 结论

针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能力评价,在调研已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培养方案和学科特点,提出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的定义,构建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评价体系,并设计了特色鲜明、结构清晰的调查问卷。通过分析所收集的问卷数据,证实了本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理论框架的正确性。

本研究提出的国际能力评价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组成,即:知识与理解、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各一级指标又细分为8个二级指标,即:世界知识、全球化理解;工具使用、科研素质、学术交流、跨文化交际;国际化态度、价值观认同。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收集的286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证明本研究提出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测试;同时,可对跨校、跨省的同学科研究生在不同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上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这为我国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能力评价提供了评价工具,也可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本研究所收集数据规模较小,推广意义不大,不能反映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国际能力现状。下一步,我们将利用此工具进行较大规模的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国际能力的测评,以期获得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猜你喜欢

天然气问卷研究生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Volkswagen公司新型3缸压缩天然气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