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创新创业教育与高职药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药学院《药物化学》为例

2019-02-11冯媛娇石磊钟文武谈利红

教育现代化 2019年103期
关键词:药物化学药学化学

冯媛娇,石磊,钟文武,谈利红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

一 引言

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代表着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2]。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国家办学的重要举措[3]。而药学是关系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药物化学》是我国药学类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中必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4,5]。 药物化学课程为化学药物的合成原理和路线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为药物的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体内代谢,剂型设计以及临床药学服务。不仅如此,当下全球死亡率高的疾病越来越多,创新药物的研发对于攻克这些疑难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而创新药物的研发便是基于药物化学作为基础,因此在《药物化学》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理念就至关重要[1]。但从目前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在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方面还存在空白和挑战[6]。主要有以下原因。

1.《药物化学》理论课程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内容较多,一直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困境,学生很难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学生难以将专业知识学扎实,基础就不牢固,因此更难以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创业能力[7]。

2.目前,高职院校《药物化学》实训课程内容较基础,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实验内容,步骤既定,学生容易像机器人实验,不主动去思考,长此以往,形成一种依赖,导致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缺乏。

3.传统专业课程教育,学生以应试考试为主,学完就忘记,到毕业的时候,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没能够得到较好的提升,在就业选择上势必处于劣势,无法实现学生学生多元化就业。

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大部分学生思维能力非常活跃,其交际能力、动手能力丝毫不逊色,可塑性和创造能力很强。并且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愿望非常强烈,因此创新创业教育正好打破这样的传统观念,为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带来机遇[8-10]。创新创业与药学专业的结合,是目前药学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的特色之一,为了加强学生的药学专业知识能力与创新创业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药学专业课程的改革就势在必行[11]。

二 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药物化学》中的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兼具的可行性巨大。笔者一直从事高职药学学生《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并指导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项目,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药物化学》的课程教学中,是完全可行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云课堂对班级学生进行随机自动分组,每组选1名小组长,以便进行教学改革的活动。

(一) 改进教学内容,融入创新创业理念

在高职药学的人才培养中,传统的《药物化学》教学以培养学生掌握药物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化学稳定性等方面的知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以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为例,在教学内容方面,笔者从教材入手,在教学内容中,引经据典,让小组同学分章节查阅创新药物的发现,发展,研制过程等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愿望。其次,药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侧重的是在药品质量检验方面,在这方面的创新,则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去思考,在药物检验方面如何去创新,引导学生从检验方法,技术以及药品储存养护等方面进行创新。最后,在一学期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创新药物设计比赛,通过对课程中的药物构效关系的学习,举一反三,将自己的创新思维融入在作品中,可行性的作品则形成创新创业项目参加学校或省级比赛,并引导学生自己对药物结构不足之处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从而得出理论上最有效的创新药物,让学生从中更加深刻理解药物构效关系以及体验创新药物研制的乐趣。从而增加学生对《药物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在自己专业方面的创新创业意识。

(二) 情景、案例趣味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习惯

《药物化学》课程内容丰富、综合性强。传统的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注重的是教师教,学生学,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在《药物化学》课堂中,笔者采用情境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在典型药物的教学中,引入企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同学们根据药物的结构,性质等去解决企业中会遇到的药物研发的实际问题,从而让学生进行章节的总结和知识点的梳理。具体方法为:每章节以案例的方式布置给学生,每次一个小组,让学生自导自演,由学生进行打分,打分的具体要求见表1。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大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

(三) 改进实训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仅仅是理论上的教学还不足够,必须将一些创新的想法融入在实验课堂中。传统的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做的实验往往是在给定的实验条件和方法,简单、机械地重复实验结果,主要侧重于实验现象的观察,从而加深学生对药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这种很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被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校依托医药职教集团,中医药二级实验室等平台,拥有扎实的实验条件,为学生创新思想的萌芽提供平台。在原有的实训内容基础上,构建创新实验平台,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培养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动性。

三 构建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一) 增加创新创业能力评估

传统的高职院校药学专业药物化学课程的考试主要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求学生记住书上简单的化学结构、药物理化性质等方面的知识。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的结合是否完美的融合,就需要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结合的课程评价机制。要体现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笔者在已有的课程考核机制中增加创新创业能力评估,降低了原有的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具体可以通过期末成绩=考核成绩(25%)+创新创业成果成绩(25%)+阶段性考试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20%)。在创新创业成果成绩中主要包括,情境模拟成绩+创新创业相关比赛成果(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创新创业比赛获奖)+创新实验成果(发表论文或专利)。其中情境模拟的成绩一半来自同学打分。其余的成绩和传统教学类似,主要包括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学习参与度,这一部分直接由云课堂后台统计得出,最终形成评价性成绩。

表1 案例情景小组作业完成情况打分表

(二)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课堂教学反馈效果

创新的方式进行《药物化学》的课程教学,得到了较好的学生反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效果是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来看的,而体现学生是否拥有创新创业意识与创业创业能力,不仅仅是课程的考核,长远的还要从其从就业的情况与企业的满意度来进行测评。笔者一直从事药学专业中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通过对比2016级药学专业学生和2017级药学专业学生的实习鉴定表中的企业问卷调查来看,2017级学生更加兼具专业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在相同的岗位上,企业的满意度有显著性差异。

四 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通过对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的效果反馈机制进行改革与探索,激发学生对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在专业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在药学专业教育中的融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改革事业,它需要教师不断地积累经验,并大胆创新,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和他们的学业过程中,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兼具创新创业能力与专业能力结合的药学技能型人才。

猜你喜欢

药物化学药学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五年制大专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双语教材编写模式初探
奇妙的化学
药物化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创新
翻转课堂在大专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初探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