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心汤类方在痞证治疗中的应用
2019-02-10杨军徐子昕屈杰陈丽名
杨军 徐子昕 屈杰 陈丽名
【摘 要】 痞证在临床上具有多发性、反复性问题,《伤寒论》中的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治疗痞证效如桴鼓,文章总结痞证以及其病因病机、分型及治疗以体现经方治疗痞证的疗效。
【关键词】 痞证;泻心汤;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56.32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3-0075-03
痞证的病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其又称为“否”“痞满”“心下痞”“胃痞”,为临床常见病,其主要症状为患者自我感觉胃部胀满不适,查体按压胃脘部可见其濡软或痞硬,患者少有疼痛症状[1]。结胸证的病位也在心下,《伤寒论》指出若心下痞满且兼有硬、痛之感,当为结胸证,若仅有痞满而无疼痛症状者,为痞证[2]。可见,结胸证与痞证病位皆在心下,二者临床表现上皆有痞满不适的表现,但结胸证有疼痛的症状,而痞证无此症状,其治疗方法,所选方剂也不相同,在临床上应注意鉴别。
1 病因病机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共司饮食水谷的受盛与传化,其中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只有当二者功能都正常时,饮食物才能被顺利消化、吸收并转化为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输布至全身各处。脾主升清,若清气不能上升,则会发生泄泻、完谷不化,胃主降浊,浊气不降,则胸膈胀满不舒,清升浊降则气机调畅。而痞证的发病多因用药不当,如过度使用下法、汗法,饮食不当,情志内伤,过度劳累等伤脾胃气机而成痞证。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到:“诸痞者,营卫不和,阴阳隔绝,脏腑痞塞而不宣,故谓之痞”,“其病之候,但腹内气结胀满,闭塞不通”。阴阳平秘则泰,阴阳相背则否[3],自然规律如此,人体的规律亦是如此。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其饮食习惯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中青年人,如饮食不规律,三顿并作一顿,或暴饮暴食,或随意打发,或长期以方便面、饼干、水果等代替正餐,偏食寒凉,嗜食辛辣,过食肥甘厚腻,长期酗酒,喜饮浓茶等,这些不良饮食习惯易损伤脾胃,致脾虚无力运化,饮食物不得运化则停滞于胃,致痰湿内生而困脾,脾气不升,胃气拥塞,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发为痞证。肝主疏泄,对脾胃功能有调节作用,肝之气机条达舒畅,则脾气得以上升,胃气得以下降,气机调畅,脾胃功能正常,饮食水谷得以正常运化。若长期抑郁或多性急易怒,致肝疏泄功能失常,气机逆乱,木伐土脏,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无力运化,最终可导致中焦气机壅塞,发为痞证。故痞证虽为脾胃发病,但与肝的功能亦有着密切的联系。痞证通常病程绵长,期间症状受饮食、休息、情志、气候等的影响常时轻时重,且易复发。其病性总体分为虚证和实证,初期多为实证,发病日久损伤正气,或痰湿困脾,消耗脾胃阳气,或本为阳虚体质,终致中阳虚弱无力运化而成气虚之痞;湿邪郁久化热易伤及人体阴液,致胃阴亏损,而成阴虚之痞。《伤寒论》中将痞证分为热痞 、寒热错杂痞 、痰气痞 、水气痞[4]。临床上痞证症状复杂常虚实互兼,以寒热错杂之痞证最为多见,笔者重点论述痞证之寒热错杂证及其治疗。
2 痞证的治疗
寒热错杂痞的治疗多用和解之法,以调理脾胃气机,平衡寒热,临床多用泻心汤类,如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从药物组成上看,此三方中均有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炙甘草、干姜、大枣。且三方均能散寒清热,散结除痞,其病机皆是以气机升降失常为主,但在临床具体应用上又各有侧重。半夏泻心汤的组成为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三两。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其症状除心下胀满不舒外,还可见呕吐,腹中肠鸣及下利。此方寒热并用以和阴阳,辛开苦降以调气机,补泻同施以顾虚实。是治疗寒热错杂痞证的常用方,同时也是平调寒热,辛开苦降的代表方。半夏辛、温,可散结消痞,降逆止呕,治療胸脘痞闷、呕吐反胃等症,方中重用半夏,以半夏为君药,旨在辛开散结,苦燥除湿。干姜、黄芩、黄连共为臣药,干姜辛、热,功用温中散寒,可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症,可助半夏散结除痞,降逆止呕;黄芩、黄连性苦、寒,均可清热燥湿,泻热开痞,治疗胸闷呕恶,湿热痞满等症,与干姜、半夏配伍,苦辛同用,清热而不伤阳气,而半夏的温燥与干姜的辛热之性,也在黄芩、黄连的制约下温中而无助热之弊。君臣相使为用,辛开苦降,调理脾胃气机升降,分解寒热,散结除痞。人参性甘、微苦,微温,补益脾气,大枣甘、温,补中益气,此二者为佐药,均味甘,与半夏共用,辛甘养阳,共助脾胃之阳气恢复,以复升降之职。痞满甚者,去大枣之甘壅,加枳实、枳壳、砂仁、厚朴以理气止呕;湿着甚者,加藿香、苍术、佩兰、滑石以化湿利浊;兼食滞者,加焦山楂、麦芽、鸡内金、神曲、莱菔子等以消食导滞;兼反酸烧心者,加蒲公英、生牡蛎;兼胃脘冷痛便溏者加高良姜、党参。本方常用于西医学中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小儿消化不良、胃下垂、早期肝硬化等病。许多医家擅用经方来治疗痞证且疗效显著。马晓勇[5]临床观察表明,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痞证总有效率高达97%。
3 病案举例
患者赵某,女性,62岁,2018年11月27日首诊。主诉:胃脘部不适,纳差1年余。现病史:胃脘部不适,纳差,食少,反酸,打嗝,腰困,眠差易醒,夜间口干,眼涩,忌口生冷,口不苦,舌淡红,脉细数。诊断:痞证-寒热错杂型,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胆汁反流。方选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物:清半夏24g,黄芩3g,黄连3g 干姜12g,红参10g,海螵蛸30g(先煎)紫苏梗 15g 鸡屎藤15g,生黄芪 20g,败酱草20g,石斛 12g,沙参15g,枳实 12g,谷芽 15g,槟榔 9g,木蝴蝶9g,金钱草 20g,夜交藤30g,大枣9g,生姜12g。六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此患者反酸较重,海螵蛸咸、涩、温,功能收敛制酸止痛,为治疗胃酸过多,胃痛反酸之佳品,故加海螵蛸以制酸。患者胃脘部不适,胃不和则卧不安,故眠差易醒,夜交藤又名首乌藤,性甘平,能养血安神,治疗失眠多梦,故加夜交藤改善睡眠。患者病程1年有余,长期纳差,胃脘部不适,反酸,加之眠差,致心情差,木蝴蝶功能疏肝和胃止痛,善治肝郁气滞,肝胃气痛,脘腹、胁肋胀痛,故加木蝴蝶以调畅情志。2018年12月4日复诊,反酸、口干症减,余皆旧。去红参、黄芪、石斛、沙参、夜交藤,加太子参 15g,浮小麦30g,炒莱菔子15g,麦冬20g,旋覆花15g,代赭石10g。红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适用于症状较重者,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适用于气阴不足较轻的患者。患者症状已有所缓解,故将红参替换为太子参。久病多虚,患者胃病日久易耗伤胃阴,故口干,麦冬养阴益胃生津,治疗胃阴不足,津伤口渴,本品还可清心除烦,治疗心烦失眠,故加本品补胃阴兼养心阴。旋覆花降气,止呕,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者常同用治疗呕吐噫气,心下痞硬。本方中,旋覆花、代赭石与半夏、太子参、炙甘草、生姜、大枣又组成旋覆代赭汤,降气化痰,益气和胃,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症见胃脘痞闷或胀满,频频嗳气,或见呃逆,纳差,恶心甚或呕吐等症,患者服药后除反酸、口干症状减轻,余症皆有,病症较重,故在原方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合用本方,加强散结消痰和胃之功。后此患者多次复诊,皆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减,取得明显疗效。
生姜泻心汤是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将干姜用量减至一两,加生姜四两所得。生姜辛、温,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其中生姜皮有和脾行水消肿之功,干姜辛、热,功温中散寒。本方生姜、干姜同用,此二者皆作用于中焦,用二者之辛味及温热之性,散寒温通中焦,本方重用生姜有三个目的:和胃止呕;增强行气利水之功,宣散水气以助祛痰涤饮祛湿;制约半夏毒性。且加生姜,与半夏共成小半夏汤,功可化痰散饮,和胃降逆,主治痰饮呕吐,症见呕吐痰涎,口不渴,或干呕呃逆,谷不得下,小便自利,舌苔白滑。故重用生姜可达到宣散水气,和胃降脾的效果。因此本方功用主治方向便可明了,即主治水热互结中焦之痞证,并见脾胃气虚。患者临床上多见心下、中脘有水饮湿邪停留,并伴有呕逆,发热,腹中响彻,伴下利之症状。究其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劳累,情志内伤,药物等所致,导致中焦脾胃功能不用,脾阳胃阳受到损害,受纳运化功能减弱,致使脾胃气虚,饮食水饮停留不运,积久则成虚实夹杂之邪。
甘草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将甘草用量加重至四两。《伤寒论》第158条:“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炙甘草为甘草蜜炙之品,功能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可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等症,亦可调和诸药,有“国老”之称。本方重用炙甘草,和胃健脾补中,降逆消痞,以其为君药,意在进一步固护脾胃之气。由此可见本方所治之痞证,其脾胃气虚的程度较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更重[6]。本方主治之痞证除有心下痞满不舒,还当以脾胃虚弱诸症为主症,如干呕,下利次数频多,甚至一日十余次,大便中夹有未消化的食物,腹中雷鸣,心烦,失眠或易惊醒。
4 小结
三方虽都治疗痞证,但在临床具体应用上又有本质的区别。半夏泻心汤方中重用干姜,主调理寒热以散结除痞,配伍黄芩、黄连以温中散寒、平调寒热,主治中阳不足,寒热错杂之痞证。生姜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重用生姜以行水消痞,主治水热蕴结中焦之痞证。甘草泻心汤在半夏泻心汤的基础上加大炙甘草用量,以加强固护脾胃之力,主治脾胃之气虚弱甚者,寒热互结之痞证。脾胃作为人的后天之本,气机升降之枢纽,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脾胃升降功能失调是痞证形成的关键。全面深刻理解痞证的形成机理及各个泻心汤功用、主治的侧重方向,认真学习领悟前人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并结合临床实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症加减,方能使人体气机通畅,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否极泰来。
參考文献
[1]邓铁涛.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87.
[2]张仲景.伤寒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周雅杰,陈颜.董湘玉以五泻心汤治心下痞经验举隅[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3):737.
[4]王庆国.伤寒论选读[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90.
[5]马晓勇.辛开苦降法治疗痞证342例[J].陕西中医,2009(1):48-49。
[6]张潞帆,崔艳兰,刘纳文.《伤寒论》痞证探析[J].天津中医药,2015,32(7):417-419.
(收稿日期:2019-09-26 编辑:程鹏飞)
基金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伤寒学与经方辨治疑难病一流学科创新团队项目(编号:2019-QN04)。
作者简介:杨军(1971-),男,汉族,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经方治疗老年病的研究。E-mail:yangjun_0407@126.com
通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