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应用中的效果研究

2019-02-10吴晓华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29期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吴晓华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6作做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84,P=0.0225<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分别为(40.2±5.6)分、(37.5±5.3)分,低于对照组的(52.7±7.4)分、(46.5±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33、6.2618,P<0.05)。结论 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心理状态,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9..02

慢性肾小球肾炎通常在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由于病变发展比较缓慢,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若不进行有效治疗最终将发展为慢性肾衰竭,甚至威胁生命。慢性肾炎多发于青中年,男性更为多见。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要做好综合护理工作,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满意度。本文以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就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展开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6作做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12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52.5±7.6)岁,病程1~5年,平均(3.1±1.2)年;观察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40~67岁,平均年龄(53.1±8.7)岁,病程1~6年,平均(3.5±1.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括遵照医嘱用药、抗感染、环境卫生以及出院指导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 了解患者基本情况

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和评估,根据其生活环境及护理状况,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方案。

1.2.2 饮食护理

慢性肾炎患者的饮食控制很重要,既要保证营养还要减少肾脏负担。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个人喜好制定饮食计划,并嘱咐家属严格遵守。住院期间要以低盐、低脂的食物为主,多食用富有高蛋白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水肿患者,要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不要超过3 g,对于合并尿毒症患者,要控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量,钠盐不要超过6 g,蛋白质不能超过40 g,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饮食调整[1]。

1.2.3 心理护理

长期的慢性疾病会使患者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表现和评估情况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多和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同家属一起鼓励患者,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4 健康教育

许多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和了解不够,往往会产生恐慌心理,医护人员要向病人宣讲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案以及预后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意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提高其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印发一些健康宣传手册,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2]。

1.2.5 环境干预

保证病房的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做好消毒打扫工作,经常开窗通风,避免交叉感染,为病房安装电视,通过播放电视节目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氛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并分析比较综合护理干预前后SDS、SAS的评分。

1.3.1 通过医院自制的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总分为100分,满意为大于85分,一般满意为60~85分,不满意为小于60分。满意度以满意和一般满意综合除以总例数得出。

1.3.2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分值越低说明患者出现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程度越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的为36例,患者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患者对于治疗效果满意的为29例,满意度为76.32%,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84,P=0.0225<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DS、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前的SDS、SAS评分分别为(60.2±2.6)分、(53.5±6.1)分,对照组为(60.5±5.6)分、(52.9±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评分为(40.2±5.6)分、SAS評分为(37.5±5.3)分,低于对照组的(52.7±7.4)分、(46.5±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033、6.2618,P<0.05)。

3 讨 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发展缓慢,治疗时间较长,给患者及家庭的心理和经济上都会带来一定的负担,也会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通过对比发现: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的患者满意度为94.74%,明显高于普通护理的76.32%,综合护理干预后的SDS、SAS评分分别为(40.2±5.6)分、(37.5±5.3)分,也明显低于普通护理的(52.7±7.4)分、(46.5±7.1)分。主要原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等症状,病因复杂,病情也比较迁延,有效的治疗能够控制病情,但科学、全面的护理工作才能使治疗达到最佳效果。综合护理干预就是一种科学全面的护理模式,其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环境干预等[3]。首先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护理方案。通过健康的饮食护理,使患者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控制钠盐和蛋白质的摄入,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与家属一起鼓励患者,使其得到社会认同感,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加治疗的信心。通过健康教育普及医学常识,使患者及家属在预后能做好自我护理,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治疗环境,这些干预措施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慧松.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6):1121-1125.

[2] 王 洲,耿荣娟,张 丽.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J].全科护理,2017,15(30):50-51.

[3] 梅琳翌.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护理应用中的临床价值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4):165-166.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慢性肾小球肾炎综合护理干预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细胞粘附分子CD44在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表达水平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贝那普利联合不同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效果探讨
氯沙坦钾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尿酸的影响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