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里圈外看海湖
2019-02-10锦梅
锦梅
至少也得是十年前吧,这里还是一片水域。水域左岸是一大片工业区。
从西沿湟水东行至此,除了一片孤立于城郊的一片褴褛的楼区,就剩下一条往返于西湟之间破破烂烂的路。
路面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无论阴晴,浑浊的路上,总是夹杂着一条乱混混的集市,和一些摊点。为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和来不及吃饭上学的孩子,露天提供着一些便当。
每经此地,我总是心乱。如此粗粝浑浊的生活,厌倦和无奈,无形之中就会主宰了我,恨不得一步越过去。
右岸则是大片的农田和林地。海湖开发之始,农田和林地之间,先是竖起了几座瞩目的高层住宅,鹤立鸡群似的,能够作为醒目的地标。
有着先见之明的亲朋,开始张罗在此买房安居,最充分的理由是,这里有最适于人居的生态,和似乎看不到的未来发展前景。
无巧不成书,一次偶遇几个朋友,有人提议聚餐,地点就选了海湖。
原来是野餐。我们沿共字桥上游找地点,终于看好了绿化带旁边的一块空地,万事俱备,就差席地而坐,曲水流觞了。不知从哪里冒出了的环卫工一句禁令,就轻而易举瓦解了我们的美事。几个人分别提溜着食物袋子,一边晃荡,一边搜寻着可以坐下来的地方。初具城市规模的路边没有可供野餐的一块余地,我们只好向更远处的野地搜索,终于来到了一座正在建设的不知名的大桥底下。高大的水泥桥桩,距离湟水岸边不远,空地明显留着新开垦的痕迹。大桥还未竣工,只是灰突突的水泥支架,架在我们的头顶,感觉哪哪都不对,这时肚子已咕噜,几个人嘴里胡乱塞满了东西,相视而笑。像一群偷食田野果实的孩子,傻气而可笑。
简单的午餐过后,就显出了人多的无聊。一群临时组合的人群里,有人猜拳行令,有人俯首低耳,我假意如厕悄悄离开了人群,来到百米之外的水边。这才看到,沿水边有一大片的湿地,湿地里长满了芦苇,红色的苇穗高高地昂着头,在茂密的苇叶丛中,像一棵棵举着的红帆。红蜻蜓蓝蜻蜓在苇叶丛中飞来飞去,有几分原始的诗意,让人不由想起儿歌《红蜻蜓》的旋律来。但总体看那片地方,样子还是有些荒僻。
后来大桥开通,从桥上通过的机会多了,才发现桥下,就是那次尴尬的野餐地,是谓海湖一号大桥。
车子从西湟公路下来,直接就可以上了大桥,省去了好多麻烦,但也只是觉得交通便宜了许多而已。可有次消停在夜里路过,开始动摇我以往的偏执了。
夜幕下的大桥,雄浑壮观。高大的铁索支架,散发着五彩的光芒凌空而降,宽阔的桥体,被两边闪烁的霓虹映照得灯火通明,桥下的湟水在一片灯火中,像一川缓缓流淌的琉璃,妩媚朦胧。如此景象,着实让我受了触动。沉睡麻木的记忆瞬间唤醒了,想起多年前夜里抵达海口,我们来不及安顿胃口,被人吆喝着急匆匆赶去看跨海大桥的情景。比起眼前的湟水和桥,那所谓的跨海大桥,夜幕里也只是一线灯火而已,实在单调纤小得少了迷人的英姿。此时想来竟像个梦似的,梦醒时分,眼前海湖明媚的实景,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的,高原日新月异的生活。看来海湖的发展,还真有些让人始料不及呢!
以后,海湖新区靓丽的身姿,就隔三差五地频频出现在朋友圈里。
有人爱花。花坛里的迎春碧桃连翘,人行夹道边的三色堇,鸢尾花,绿化带中芳香浓郁的紫丁香白丁香,小区里的金蔷薇,连曾经陌生的广玉兰,也频频在朋友圈展现出她高大美丽的身姿,让人有些瞠目结舌。
我从朋友圈,几次看到同一个地方的美丽瞬间:人大概是从过街天桥上俯瞰或平视,白云蓝天下,迎面一条宽阔的大河,一眼就能认出的湟水,两边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就是沿河两边的树荫。也许每一座城市里都不乏这样司空见惯的画面。所以你觉得这是我的大惊小怪。但我还有下文,这是唯一一座湟水穿城而过的省城新区。画面前总是一丛鲜艳的花朵,有时是红黄蓝紫的三色堇,有时是五颜六色的波斯菊迎面扑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同学浅墨香近乎专业的随拍,有一种摄人心魄的美。像是雨水清洗过似的干净,清澈的河面像面镜子,倒影出远处的山岚,天际的流云,蓝天,两旁洁白的楼群,水边点似的游人,墨似的的草木,画龙点睛的是,一朵朵菊色斑斓波斯菊做了夕照,通透,明丽,干净,明晰。使整个画面看起来像是城市张开的怀抱,满怀的蓝天流云,河流,鲜花,准备接纳来自四方汹涌的时代大潮,让人百看不厌。
日新月異的城市建设,海湖俨然像个美丽的大花园,草木浓郁,杂花生树,处处长满了了争奇斗艳的未曾相识的花木。
有人爱散步。无论是晨曦中醒来的现代商业大厦,还是黄昏中五颜六色的霓虹,幽静的林边栈道,水榭,街道花园,无一不散发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更有爱美食的现代食客,朋友圈简直成了餐馆的什锦。大众的川菜,湖湘菜,陕西的面馆,精致的江浙淮扬菜,琳琅满目,让人馋涎。
有人被万达广场上绿皮小火车托马斯驻足,像一段旧时光的开启式,有人被几何图书馆吸引,也许成为闲暇时分的日常。各种相关的文化活动也频频在这里亮相。
有人爱徒步,有人爱摄影,于是又有了一幅幅对海湖不同角度的折射。生活的点滴里,其实藏了对这座新城区的热爱。
湟水两岸,一座座鳞次栉比的楼群拔地而起。晨曦中晚岚里,倒影流动在湟水的明镜中,若不是镜框中的高原植物打上的印记,谁能分得清是海湖还是海滨?
几年工夫,一座集安居,餐饮,文化娱乐活动的新城,恍如隔世般,在海湖新区落成了,并且日趋成熟。
海湖,仿佛一夜间被激活了一样。无论是朋友间的聚会谈天,还是家人们的聚餐叙情,有意无意间,人们都选择了海湖。因为这里有适合亲人小聚的家常便饭,西北特色的面馆,川蜀湘渝的菜品,高端大气的海鲜酒店,也有适宜密友闲聊的西式茶吧。无论是白日匆忙的驻足,还是结束了一天劳动之后悠闲时光,海湖可以提供给你量身定制的体贴和温馨。
像一艘缓缓行驶的船,载着你在匆忙的生活里,找到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安宁。
跟随物质文明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自觉。
如果说科技馆,大剧院之类的地标是海湖城市建设中类似骨头的硬件,那么唐道几何图书馆的填充,文化活动的频频入驻,就是给这骨头长上的肌肉,而且越来越丰满。
读书活动,诗歌朗诵会,马戏,俄罗斯歌舞,义演活动;作家,诗人,画家,歌唱家;诗歌,绘画,音乐,舞剧。从域内的交流,到域外的展览。这些异彩丰呈的文化大餐,像一颗颗闪亮的星星,无疑用经典而又全新的方式,给海湖这座城市新区天空添加着文化的色彩和金属的含量,并娓娓讲述着夏都西宁的崭新的篇章。
某日家常,话题落到卫生城市,女儿指名点姓说到了西宁及海湖,并且排在了屈指可数的前几名里,赞赏和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我几次从中区穿过大半个城到新区海湖,果然看见今日的海湖处处被装点得妩媚多姿,是完全脱去了昨日褴褛的旧衣,而正优雅地穿了镶了花边的衣裙,像一个初长成的女子,在西山脚下,在湟水亘古如斯的滋润中,越发出落得风姿绰约,风度翩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