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思维方式下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
2019-02-10许朦胧
【摘要】后现代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强调全球语境下区别于保守主义一元论,且区别于现代主义反传统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包容性、多元性、多文化的样式。以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探究中国高校音乐教育,有助于我们以更丰富的视角审视音乐教育,建立适合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后现代范式”。
【关键词】后现代;全球性;音乐教育;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1967年7月21日,在美国召开的唐哥伍德会议上,社会学家、哲学家、教育家和音乐教育者等共同探讨后工业时代音乐教育,发布的《唐哥伍德宣言》被视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提出“教育必须把生活的艺术、个性的建构和创造性的培养作为主要目的”,倡议“把音乐置于学校课程”的中心,主张全面实现音乐教育价值。50多年后再反思这部划时代意义的文献,其所蕴含的后现代思维方式对中国音乐教育具有深刻的启迪。
一、后现代思维方式下的音乐探究
詹姆逊指出“后现代主义……反映出文化权威和世界观的危机,尤其是西方文化和制度。”詹姆逊强调了后现代对西方文化霸权的质疑,反对西方中心一元论。胡伊森则强调后现代是对现代的批判,海德格尔认为现代性的本质是去综合和控制一切……这种态度由于现实的复杂性被瓦解,而开辟“后现代”新时代。因此我们需要清楚地区分现代与后现代,纵观现代与后现代的哲学内涵,不难发现现代强调反传统、超越传统的进步历史观,诉诸于历史必然性,而后现代则尊重传统,反对线性历史意识,承认偶然性,后现代音乐中的偶然音乐、拼贴音乐即是范例。
因此,“后现代”具有丰富性内涵,依上述观点来看“后现代”更应从认识论角度作为某种认识当下音乐教育现实的思维方式,从方法论角度作为指导当下音乐教育可行性的思维方法。不能简单地赋予后现代历史学断代意义上的某种狭隘偏见。
后现代“不是历史范畴……更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标签”。后现代音乐区别于传统和现代音乐对惯例的依赖,反对主体性和同一性,崇尚个体性和多元化,不将任何一种方法作为限制思想观念的桎梏,崇尚音乐差异性。
以后现代的思维方式探究音乐的方式同样适用与探究音乐教育,更有助于以更多元性视角,审视高校音乐教育。
二、全球文化语境下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全球性”,信息技术发展加速了全球文化碰撞、融合与发展,全球综合文化成为了新的时代精神。音乐教育领域作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随之进入了“全球性”音乐教育时代,音乐教育者与学习者获取多学科、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资源的便利性俱增。正如卡斯特所说:“多种来源的有意识的社会参与者将他们的资源和信仰通过这种进程带给他人,也期望获得相同的回报,或者进一步:共享多样化的世界。”因此,音乐教育的文化视野必然更有“后现代”思维所强调的反同一性、反主体性特质,这种崇尚个性化、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即是后现代音乐思维的音乐教育。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是有关全球性的、差异的、现象的、诠释的、与多元文化和多学科交叉的音乐教育学。该学科的产生不是孤立的,在上文所述的信息化时代社会发展“全球性”的基础上,必然也离不开利奥塔、德里达、巴尔特、詹姆逊等哲学家为现代文化思维转向所作的贡献,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哲学认识论基础且视野多元化的学科,这也是音乐教育无法回避的教育学科转型。简言之,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就是要在全球性文化语境下,建立共同参与的多元文化对话、交往和理解的规范。
三、对于中国高校音乐教育的思考
著眼当下,中国教育环境紧跟多元文化发展潮流,教育部提出“到2020年,大幅提升在线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资源和服务更加丰富。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这是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无地区或国家界限的全球信息空间”的“全球化”思维是后现代多元文化对话、交流和理解的体现。。
管建华总结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学现状,将中国高校音乐教育基础归纳为音乐规则研究(和声、旋律、复调、配器和分析等)、音乐美学和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表演等几个方面。这些课程的设置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未发生大幅度的改变。在肯定这种传统教学体系的科学性的同时,应反思这种音乐教育模式一元论,这种音乐教育模式在后现代思维下必然具有局限性,如自然生态音乐、即兴音乐、口传音乐、先锋音乐等学科都无法纳入到高校教学体系中。
后现代音乐教育应该与后现代思维相呼应,尊重历史检验下的传统音乐教学体系基础上,吸纳后现代文化价值观,对跨学科的多元性持有包容态度。基于这种从单一文化和单一学科转向多元文化多学科的思路,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学科转型,可提出以下三点思考:
(一)采用全文化音乐教学法
音乐教育家沃克提出的音乐教育全文化方法是具有全视野的教育法,这种教学法不基于任何单一文化传统,也不以任何单一文化为导向,将所有的可能全文化音响纳入教学体系中。沃克为后现代音乐教育提供了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应具有广阔音乐知识和理解力的同时,具有全文化视野的教育目标。这种开放性的后现代范式,打破了传统及现代音乐范式的目标设定,打破线性统一的音乐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在全文化的音乐教育中找到的自身文化身份认同。
(二)建立动态的多元文化音乐课程
埃利奥特曾提出过多元音乐文化的基本概念,他反思了当下音乐课程模式,并提出了音乐教育中对熟知多元文化的必要性。坎贝尔也强调建立一种跨文化的音乐教学体系,沃尔克甚至提出了一些多文化音乐教育的基础和原则。因此以欧洲音乐文化为主的音乐课程会消解音乐文化的差异性,而仅将有限的民族音乐实践课整合在西方音乐体系中则会忽略民族音乐的特殊性(如民族音乐所强调的文化传承性),如若仅仅引入少量的多文化课程仍是狭隘的多元主义文化课程。因此,建立一种动态的多元文化主义课程具有全球视野,适用于更广范围的音乐实践,是后现代音乐教育思维的重要体现。
学习多元音乐文化传统与进行多元艺术形式对比是动态多元音乐教育的重要方面,音乐实践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多样性、人类创作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动态多元音乐教育能够保持文化活力;多元文化音乐对比将其他文化音乐传统与自身传统相比较,在保留自身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丰富了自身传统,这种动态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能真正在社会和文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机遇
《唐哥伍德宣言》中曾指出,要把教育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成果应用于音乐学习研究中。现在,各种智能数字化音乐教学系统层出不穷,米卡·萨拉沃认为这些信息化媒介为音乐教学法提供了创新的机遇。运用多平台信息化媒介、大数据技术可实现多文化音乐交流、互动、测评,使音乐教育与时俱进。这种多元的信息化教育契合了后现代思维,尊重传统将传统视为多元音乐文化的一部分的同时,又尊重的各种音乐文化的平等地位,更容易破除保守主义一元论和强调极端反传统的现代论。
正如加拿大未来学家费瑟所说的未来世界的趋势“……从一国走向全球,从分裂转向聚合……从竞争转向合作”。中国高校教育正处于信息化浪潮中,高校教育更应紧跟国家“互联网+”的步伐,探索音乐教育更多的可能性。
四、结语
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历史趋势是毋庸置疑的,后现代思维所强调的多元性、差异性、包容性是符合中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特质。实践全文化音乐教学法,建立动态的多元文化音乐课程,把握教育信息化的机遇,促使我们以更加广阔的视野不断探索适合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Robert Walker.“Multi-Culturalism Re-attached to Music and Music Education”.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Review 8,No.1(Spring 2000).
[2]David J.Elliott.“Key Concepts in Multicultral Music Educ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 13(1989). pp.11-18.
[3]Patrica Shehan Campell.Lesson from the World: A Cross-Cultural Guide to Music Teaching and Learning. Schirmer Books.1991.
[4]Theresa Volk.Music,Education,and Multiculturalism: Foundations and Principle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Miikka Slavuo.“Social Media as an Opportunity for Pedagogical Change in Music Education”.Journal of Music,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 1,No.2 and 3 (2008).pp.121-136.
[6]Fredric Jameson.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7]Andreas Huyssen.After the Great Divide:Modernism, Mass Culture,Postmodernism.Indianna University Press.1986.
[8]管建華.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9]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界[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美]D.C.霍依著,王治河译.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11]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博士论文,2010.
[12][美]曼纽尔·卡斯特,周凯译.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孙嘉明,王勋.全球社会学:跨国现象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许朦胧(1989—),女,安徽绩溪人,硕士,浙江音乐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