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贝多芬《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2019-02-10郝思震

北方音乐 2019年23期
关键词:奏鸣曲经典贝多芬

【摘要】文章对贝多芬的著名奏鸣曲《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又称《热情奏鸣曲》进行简介,并从曲式特征、演奏时的要点等深入浅出地对本曲进行研究,比较了两位钢琴家演奏此曲的特点,最后对本曲进行总结性评价。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热情;经典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热情奏鸣曲的简要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他的一生创作了无数首经典的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甚至是歌剧,他的钢琴奏鸣曲,展现了他对奏鸣曲式的独特思考,以及管弦乐甚至交响乐在奏鸣曲中的运用。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让贝多芬的每一首奏鸣曲都堪称经典。在经典之中,有一首奏鸣曲贝多芬创作了三年之久,创作完成后他称这首奏鸣曲为他所有奏鸣曲中最满意的一首,那就是Op57,no.23,也就是人们所称的“热情”奏鸣曲。

《热情奏鸣曲》创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中期创作的奏鸣曲,这个时候的贝多芬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鲜明而又独特,他精妙又深刻的乐思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来。对于这首奏鸣曲,从作者本人贝多芬本人所说:“你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可见贝多芬这首奏鸣曲的创造多少程度上也是受了莎士比亚《暴风雨》的启发。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贝多芬作为资产阶级的拥护者,崇尚自由和民主,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也毫无疑问影响了他的创作。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一样,作品中出现了强烈的英雄性讴歌,这首奏鸣曲的英雄特征更加突出。深刻的乐思揭示了伟大的人类悲剧;人生面临着迢迢的苦难之路;人生充满了矛盾和不停的探索;人生虽然最终是死亡,但这死亡不同于生物的自生自灭。人在肯定生活的同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搏斗,和自然力搏斗;和包围着、敌对他的力量搏斗……这些都由于死亡而升华了,显示出无比的崇高、悲壮的美!在此我还想强调一下,“热情”的名字是汉堡出版商克朗茨起的,并不是贝多芬本人起的,这首奏鸣曲的原称是《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一次更加准确地道出了本曲的本质,因此就这样沿用了下来。

二、本曲的曲式特征

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看似是一个简单地三段体结构,可是贝多芬在再现部上做了明显的变化与发展,并且并没有回到呈示部的调式中,而是选择继续发展,看似普通的尾声实则改变了一贯的奏鸣曲格式作风,这也恰恰表明了为什么贝多芬认为自己的这首奏鸣曲是最精彩的,也证明了为什么大家会认为贝多芬是古典主义过渡到浪漫主义的标志。

(一)呈示部(1-65小节)

主部(1-16小节)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组成的乐段,从f小调主和弦开始,四个小节即勾勒出了基础,起初人们在弹时会认为第二句只是第一句的一个简单移位,但如果仔细体会的话会发现第二句不仅是第一句的上行小二度模进,还发生了大小调的变化,将小调变成大调(降C大调)。却又没有任何的光明感,随后主题材料分裂,调性回归主调,十分巧妙。更精彩的是,紧接着低音区出现了类似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的主要动机。本来开头乐思的平行八度上行就给人一种空虚感,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找不到方向,随后又紧跟的类似命运交响曲的乐思更加给人一种沉重感,引人深思,就在这时又出现了一个过渡连接,即第14-16小节,如一声惊雷,停留在主调的属功能上。然后出现了连接部,还使用了开头的主要乐思,材料减缩,和弦加厚,分裂的材料重复进行,并且使用强弱对比给人造成一种强烈的拉伸及撕裂感,一系列模进之后进入副部,这是一个扩展性乐段,转入降A大调。前一句由两个模进的乐节组成,后一个乐句开放于属功能后进入同主音小调,最后进入终止与结束部。整体一气呵成,颇有气势,尤其是第一个乐思与副部乐思的对比,一个暗流汹涌,空洞暗淡,另外一个则充满希望,这两个主题的对比充分展示了贝多芬内心对不平等的挣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能将两个不同风格的主题这样完美的组合在一起,侧面也显示出了贝多芬到了中期,创作水平已经非常成熟。另外在和声与调式上,不仅在同主音大小调上来回自由地切换,还使用了拿波里六和弦,重复变奏,最后终止与降a小调,整体和声色彩非常丰富并且转换自然。

(二)展开部(65-135小节)

引入部分(65-78小节),是由主部材料中动机变化片段的变形,并且两个材料的变形都出现了,并且不断地进行分裂与模进,在音乐的风格上也与之前的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大不相同,用密集的节奏型和旋律的迂回盘旋营造了一种经典的贝多芬式气氛,右手五指的旋律又隐藏在其中,非常精妙。引入部分使用了二度关系的调性布局,升g小调-升f小调-E大调。紧接在引入部分后面的是基本展开部,并且在这个部分中出现了三个不同的部分,从79小节开始,旋律首先出现在左手的低声部,然后转换到右手,高声部,调性不断变化,平稳的流动织体伴随主旋律的进行,十分顺畅连贯,先从e小调开始,然后转入 c小调,又进入降A大调,大小调的转换再次出现,看似只是简单模进,实则暗藏玄机。并且在这一段中,三连音变成了主要的节奏型,使整个曲子的节奏感发生了变化,更加的连贯,不再像之前的主题那么平稳进行,给曲子的听觉感受增加了浓烈的变化。101-103小节在属和弦与拿波里六和弦之间徘徊,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不稳定和声模进:DVII7/SII-DDVII6-DVII7/TSVI-D,進入降b大调的属功能。经过一系列的盘旋之后回到了类似呈示部的乐思,但是并不在原来的调式里发展,而是顺其自然进入了新的调式降a小调。并且在进入第二主题之前的地方还加入了两小节的过渡,十分独特与创新,在第二主题发展的最后不断向上模进,进入了一个在降D大调上的段落,通过模进与低音线性上行展开了一系列的离调,逐步过渡到属准备段。随后密集节奏型的中声部不断持续,“命运交响曲”的节奏型在高、低声部中不断交替,像在沉重的敲打胸膛,就在感情不断升温的时候,左手的持续三连音出现,带出了第二主题再次出现,这次在f小调中演奏,目的是进入再现部。十分巧妙与严谨,严谨中又不失浪漫的旋律线。

(三)再现部(136-202小节)

主部再现从136小节开始,到151小节结束,除了节奏型改成了三连音以外,基本上和第一次出现是一样的,关于连接部也基本没有变化太多,只是在调性过渡上有一些改变,然后以侵入的形式进入尾声。

(四)尾声(204-262)

本曲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贝多芬不仅给奏鸣曲的曲式增加了尾声,并且该曲的尾声还十分的庞大,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全曲的高潮部分发生在尾声部分。

尾声一,右手延续了之前的节奏型,一直用盘旋快速的织体进行重复,旋律在低声部,将主部的旋律进行模进分裂和发展,并且将节奏加快,缩短了时值,给人一种催促感,好像有点想要快速进入下一部分的急迫。紧接着出现尾声二,可從218小节算起,副部的主题又经过分裂和不断地上行模进,营造了一种紧张感,和催促感,然后逐渐变成了几个大规模的琶音上下进行,这时就出现了尾声三,出现琶音的一刻使整个快节奏的音乐感觉被快速地拉了回来,但是又在开阔的感觉中加入了很多不稳定的和声与和弦,营造了不断向上螺旋上升的情绪,预示着高潮的出现。这里很多钢琴家在处理左手的低音时会加入一个低音上的八度来增加厚重感和打击感,也增加了爆发来临前不稳定的酝酿。最终在第238小节,一个“Adagio”的出现使音乐的节奏慢了下来,感觉令人琢磨不透,紧接着239小节,高潮终于来临,贝多芬专门写了“Piu Allegro”来提醒演奏者速度要突快,三段性结构又时这个尾声虽然激动但也不失理性,虽然是第二主题材料的基础,但是快速的进行与模进使其出现了一种“失控感”,随着fz表情符号的和弦出现,三连音和弦不断往低音区发展,这个部分在主调的属功能和主功能之间来回反复,材料细碎,并且有一种不安全感,但是显得又很坚定有力,最后从中音区开始,最后一次出现开头的乐思,不断上行,之后又下行,直到极低音区,放缓了脚步,在极弱的和弦中结束整首曲子。

三、演奏贝多芬《第二十三奏鸣曲》 第一乐章的注意要点

分解和弦的演奏。许多处将和弦分解成不断上下行并且超过八度的琶音,需要掌控好整体的力度变化,并且在同时要把需要表达的情绪表达出来,比如全曲开始处的双手平行八度上行,就要表达出孤独无助,在黑暗中摸索的情感,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

同音反复的技术。左手有大段的同音反复,需要演奏的非常平均并且力度要相同,不可以使左手的这个伴奏层抢了主旋律的风头,也不可以一下轻一下重,有不稳定之感。

柱式和弦的演奏。本曲有很多柱式和弦都为了烘托气氛而存在,必须要用大臂甚至全身的力量来演奏,并且要与弱的地方形成鲜明的对比,才能有贝多芬想表达的强烈对比与拉伸的感觉。

情感的把握。贝多芬对这首曲子倾注了三年的心血,于是这首曲子也非常能表达出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无论是对黑暗的禁锢的反抗,还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贝多芬已经在谱面上写得非常详细了,剩下的就需要钢琴家来把握。

四、钢琴家的演奏版本

《热情奏鸣曲》作为列宁最喜欢的钢琴作品,有许多钢琴家都对其进行了自己的演绎,我个人比较推荐的版本是弗拉基米尔·霍洛维茨的版本,霍洛维茨作为一代大师,才华盖世,就触键而言,他的演奏更为深沉,对低音要求很高,这也是为什么听霍老的演奏总是能一下就震慑住听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在霍洛维茨演绎的这首著名奏鸣曲中,弹性速度十分明显,在需要快速和激进的部分他演奏的十分彻底,而在抒情的段落他又表现得十分充分,使整首作品的弹性非常大,情感表现得也更加明显,将这首曲子表现得酣畅淋漓。另外一个比较出色的版本就是阿图尔·鲁宾斯坦的版本,他在晚年录制了全套的贝多芬奏鸣曲,鲁宾斯坦相对于霍洛维茨的演奏会更加的稳定,整首曲子显得干净理性,华丽而不炫耀,低调而不暗淡,能从他的演奏中听出整个乐曲的框架,清晰明了。

五、总结

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无论从写作技法还是表达情感上,都是一部评价极高的作品。根据高尔基的回忆:列宁在莫斯科听了这首曲子之后说“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热情》更好的东西了,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到它。”罗曼·罗兰则称这首奏鸣曲是“火焰般的急流在花岗岩的轨道上。”可见这首奏鸣曲之经典。贝多芬将奏鸣曲式进行的改变与发展,是之前的作曲家不曾做过的,在贝多芬的早期作品中,我们能看到许多海顿等其他作曲家的影子,但是发展到贝多芬的创作中期,他的创作风格已经十分成熟,这种独特风格不仅创作推动了古典主义时期向浪漫时期的发展,也充实了世界古典音乐的经典曲库,绝对是音乐发展史上的明珠。

作者简介:郝思震,苏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奏鸣曲经典贝多芬
手机上的奏鸣曲
月光奏鸣曲
贝多芬只有一个
“没良心”的贝多芬
饥饿奏鸣曲
谈如何接近经典——以《论语》为中心
梦想斑驳照进现实
呼噜奏鸣曲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