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勘单位资本运营模式探索

2019-02-10陈宁陈新环尹俊刘军杰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煤层气勘查资本

陈宁 陈新环 尹俊 刘军杰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164-03

摘 要 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时间内,资本市场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企业运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但我国地勘单位受多重因素制约,导致资本運营缺乏抓手,无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以某大型国有地勘单位为例,介绍了其对资本运营模式的探索,为我国地勘单位资本运营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关键词 地勘单位 资本运营 投资平台 资本市场

一、地勘单位开展资本运营的必要性分析

(一)资本市场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资本运营是指对企业可支配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运筹谋划和优化配置,以实现最大限度的资本增值目标。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中,资本市场作为现代金融市场的核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在推动传统金融体系变革、培育合格投资者、提供多层次金融产品的同时,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转型提供了天然的市场化平台,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试金石,资本市场一方面使国有资本功能得以有效放大,国有经济整体效率得以明显提升,国有资本产业布局和投资方向得以切实优化;另一方面则将企业暴露在监管机构、中介机构和投资者的监督之下,从而倒逼企业形成治理结构完善、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

(二)地勘单位资本运营面临的困境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提出对地勘单位改革至今,我国地勘单位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戴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并一直沿用。受主体身份、所处行业、历史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勘单位尚无上市公司平台,导致资本运营缺乏抓手,无法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1月3日印发的《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厅字〔2016〕38号)文件精神及规定,视各类经营类事业单位的不同情况,最晚须于2020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因此,突破传统思维探索资本运营新模式,全方位、多渠道地接触资本市场,既是国家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也是地勘单位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中取得决定性成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二、地勘单位资本运营模式探索——以某大型国有地勘单位为例

为切实有效推进地勘单位资本运营,某大型国有地勘单位通过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分析各产业对标上市公司、提出可操作的资本运营路径等一系列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实施效果。

(一)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该地勘单位于2018年设立一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简称“投资平台”),以立足单位核心产业、服务实体经济为主旨,聚焦主业板块,肩负“地质+”投融资服务、并购重组、资本运作、混合所有制改革、新产业新能源新技术孵化、存量资产盘活等任务,着力打造地勘单位金融控股平台,创新高效、科学规范地开展资本运作和资产经营,助力单位产业转型升级和实现跨越发展。投资平台的设立较好地解决了地勘单位因受制于事业单位主体身份,从而不具备资本运营投资主体应有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这一关键性问题。

投资平台参照央企投资集团模式,按照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公司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同时,构建了包含党建体系、制度体系、风控体系、信息化体系、激励机制与绩效考核体系在内的五大保障体系框架,并将其纳入公司三年发展规划,保障投资平台平稳健康发展。

(二)地勘单位各产业对标上市公司分析

该大型国有地勘单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资源勘查、新能源资源开发、生态与环境、地理信息、地下工程建设以及现代农业地质技术服务六大核心主业。在此基础上,投资平台根据资本市场的大行业分类,按照资源勘查工程(资源勘查和地下工程建设)、新能源、环保(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地质技术服务)以及地理信息四大类主要行业对地勘单位对标上市公司进行了深入分析。

1.资源勘查工程。资源勘查行业对标A股上市公司为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738,简称“中矿资源”),主要业务为地质工程技术服务,具体包括固体矿产勘查工程技术服务和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服务。中矿资源的资源勘查业务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并且处于领先地位,但受到全球资源勘查投融资整体下滑的影响,去年的毛利率有所下降。公司的市盈率较高主要系铷铯盐深加工业务业绩增厚空间较大,弹性较高,并且资源勘查业务海外发展良好,但行业整体下行导致估值弹性相对较低。

从行业景气度来看,资源勘查行业整体景气度处于下滑态势,但存在分化情形:资源勘查行业中石油、天然气勘查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煤炭勘查行业发展前景相对较差。此外,我国境外勘查投资政策利好,与“一带一路”结合,前景发展广阔。该地勘单位的资源勘查业务属于传统行业,受到行业整体景气度的影响,未来业绩或承压。

2.新能源开发。该地勘单位新能源业务板块主要包括地热资源开发和“煤系气”(包括煤层气、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等)资源开发。因此,上市公司对标将分煤系气行业和地热行业两部分进行。

①煤系气行业。该行业相关可比的上市公司标的有蓝焰控股(000968.SZ)。公司主要业务为煤矿瓦斯治理及煤层气勘查、开发与利用,主要产品为煤层气(煤矿瓦斯)。公司生产的煤层气(煤矿瓦斯)通过管输、压缩、液化三种方式销往山西及周边地区用户,主要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主要收入来源为销售煤层气产品、为煤矿企业实施瓦斯治理服务、受业主委托开展煤层气工程设计咨询和施工、道路货物运输服务等。

目前,蓝焰控股作为中国A股唯一一家从事煤层气开发利用的专业化公司,优势较为明显:公司已发展成为中国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骨干企业,形成了煤层气勘探、开发、输送、加工、利用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煤层气抽采量和利用量常年居全国前列。公司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层气开发技术体系,创立了“采煤采气一体化”的煤矿瓦斯治理模式,所属全资子公司山西蓝焰煤层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山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山西煤矿瓦斯抽采全覆盖工程的牵头实施单位。山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完成后,作为燃气集团发展壮大、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链优势更加明显,优势转化能力也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②地热行业。该行业相关可比的新三板挂牌公司标的有陆特能源(832184.OC),是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行业的龙头。目前公司核心业务为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集成服务,同时涉足储能技术的研发应用、建筑能源智慧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建筑中央空调系统整体托管及維护、区域性能源规划运营等多层次民用建筑节能业务领域。公司现有的主要产品是地源热泵中央空调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及配套各项服务。

陆特能源盈利模式不断创新,除了建筑节能系统提供之外,逐步引入区域能源管理等模式。区域能源管理是指在一个特指的区域内,用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集成的方式去完成能源生产、供应、输配、使用和排放全过程。区域的概念可以小到一座建筑,大到一个城市。公司在进行区域能源管理业务模式时,还将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能源托管服务等模式,和下游客户提供节能服务共享。

3.环保产业

根据该地勘单位的自身定位、已有业务和未来规划,其环保相关业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板块:矿山环境及土壤修复(包括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采煤沉陷区治理、矿山水文地质及矿山防治水、矿山应急救援、地质公园建设、土壤污染治理);水环境治理(水环境修复治理、污水处理、地下水治理);固体废弃物处理(固废和危废处理、垃圾资源化处理);环境监测(监测设备和仪器、监测系统、资源与环境承载力评价)。投资平台分别选取以下几家公司作为对标企业,以2018年的经营数据为主进行对比(部分港股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已转换为以人民币为单位)。

4.地理信息产业

该产业对标A股上市公司四维图新(股票代码:002405)是一个由国家测绘局创建的从事测绘的国家级公司。通过数年不断的努力和外延并购式的发展,四维图新已成为一个营收规模达21亿元、领先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企业。四维图新脱胎于中国四维,后者由国家测绘局于1992年创建,是名副其实的国家队。

四维图新长期耕耘传统导航地图,在该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公司起步早,发展快,布局广,连续多年在导航地图领域排名第一。从上游的数据采集、中游的数据处理、下游的地图销售,四维图新已经形成了横跨国内外的扎实完善的布局。在此基础上,四维图新重点瞄准车载地图、芯片、车联网及自动驾驶等汽车相关领域,未来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的高精度地图、车联网及自动驾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地勘单位资本运营路径探析

1.拟上市核心产业分析。该地勘单位核心主业主要由所属相关企业构成,存在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同业竞争对于申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均属于政策红线,审核要求发行人的业务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间不存在同业竞争情况。科创板对于同业竞争虽有一定的容忍度,审核要求发行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不存在对发行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但审核问答中还需予以明确阐释;且竞争方的同类收入或毛利占发行人该类业务收入或毛利的比例达30%以上的,如无充分相反证据,原则上应认定为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对地理信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等行业领先企业可给予较高估值;资源勘查和地下工程建设产业相对传统,资本市场估值不高。

综合考虑同业竞争等IPO审核要求以及资本市场的认可度,投资平台建议地勘单位可将地理信息、生态与环境(含现代农业地质技术服务)和新能源资源开发产业纳入重点上市范围。

2.推进业务重组。为有效解决同业竞争等问题,投资平台建议每个拟上市的产业培育一家龙头上市公司,同时提出以下三种业务重组方案:

①“买进来”,即由拟上市主体通过股权收购、资产收购等方式,对地勘单位下属在实际业务范围、客户对象、产业定位等方面具有较高重合度的控股子公司进行资产整合或业务整合,纳入拟上市主体中来。

②“卖出去”,即地勘单位将与拟上市主体存在同业竞争的子公司或业务转让给无关联的第三方;或拟上市主体将存在同业竞争且盈利能力不强的资产或业务进行剥离。

③“不从事”,即根据地勘单位发展规划,同业经营的子公司必须事实上撤掉与拟上市主体相同的业务,并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综合考虑该地勘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可操作性,投资平台建议采取第1种方案。

3.地勘单位资本运营架构搭建。作为地勘单位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投资平台通过IPO上市或并购重组上市的方式,积极推动地勘单位打造地理信息、新能源、生态与环境等多个核心业务龙头上市公司,专业进行资本运作。

其中,地理信息业务符合国家科创的政策方针,可考虑科创板上市或重组上市。该地勘单位可将地理信息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将技术知识储备转化为收入来源。

新能源和环保目前处于培育阶段,可通过并购的形式开展上下游产业链业务,对行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形成全产业链、全流程服务系统,未来待业务优化之后,可进行IPO或重组上市。

部分未纳入上市范围的业务可先在地勘单位培育、发展,待时机合适时再选择装入上市公司平台,以提升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估值和认可度。

三、结语

作为地勘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三重身份的结合体,该地勘单位在探索资本运营模式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十分重要的典型意义。地勘单位由于家底薄、包袱重、抗风险能力差、在能源产业链中长期处于“打工地位”和“从属地位”,资本运营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为数不多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事业单位的主体身份并不满足资本市场对投资主体的要求。该地勘单位通过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有效地解决了投资主体身份这一难题,并通过对该地勘单位的全产业梳理以及资本市场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资本运营路径,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切实有效、操作性强的资本运营模式,具有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雷忠林.对地勘单位事企分开与资本运作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2010(10):30-32.

[2] 安士伟.从管理运营体制看地勘事业单位改革方向[J].经济师,2018(6):232-234.

猜你喜欢

煤层气勘查资本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2019年《中国煤层气》征订单
煤层气吸附-解吸机理再认识
VR 资本之路
DFS-C02V煤层气井高产因素简析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解堵性二次压裂在樊庄煤层气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