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02-10叶发旺于静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化工企业企业管理

叶发旺 于静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160-02

摘 要 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于新形势下的化工企业更是如此。本文简述了内部管理控制对企业的重大意义以及化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特殊性,从中分析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有效措施,旨在进一步完善化工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促进化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 化工企业 内部管理控制 企业管理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承担着更大的责任。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内部的有效运营,有助于其谋求发展、确定方向、落实发展策略以及进行相应举措。目前,化工企业急需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以此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内部管理控制对企业的重大意义

(一)符合当下经济特征

内在和外在环境共同影响企业的发展,而内部控制具有“权变性”的特点,受外部环境影响,内部控制必定会接受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来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体系的建立已具备一定基础,需要的就是发现缺陷并进一步的规范与完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表现为风险常态化、互联网+以及全球经济化。

受全球经济化的影响,风险常态化随之出现,企业存在于整个社会环境,并不是孤立个体。因此,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企业也承担着日益复杂的风险,渐渐沦为常态。科技进步,网络升级,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和重点因此变化,经济、风险、与互联网发展成密不可分的存在形态,需要企业积极创新,优化内部管理结构,预判并从源头处控制风险,线上控制相关程序及指标。合理有效的运用内部管理控制,从制度和程序模式入手,能够全面、及时地进行风险的防范,符合经济新特征的客观需要。

(二)利于提升核心竞争力

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化工行业之间竞争激烈,消费者左右市场,成为市场需求的中心。企业想要在行业之中突出重围,一方面需要揣度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其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创造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压缩成本,占据价格优势,稳住既有需求。为达到此需求,企业需站在一定的战略高度,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管理制度,这也是内部管理控制的核心。

如今的市场处处充满竞争,微利经济时代的到来,无疑为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带来巨大挑战,如何面对微利经济并走出困境,需要完善内部制度,为企业提供有效的运营模式。

(三)利于提升管理實效

股东、董事会以及高层管理者之间的权力、责任、利益的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公司治理的本质。三方通过不同的管控系统模式下相互制衡、相互激励。具体表现在战略控制制度下制定的公司章程、管理制度等;预算制度中的战略规划以及控制预算目标等;评价系统制度中的财务绩效、管理绩效考评等;激励制度中针对高管的股权激励、年薪及奖金等。关乎董事会与股东及高层管理者间的一致性目标,以及管理者落实管理的效率。

实践证明,管理层设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以及其工作目标,能否在基层员工处落实,需要制定相关的“契约”,而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就是能辅助管理者达到预期目标值的“契约”。

二、化工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良好的内控环境

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其能有效实施,需要全体员工共同配合。目前,员工表现自我意识强烈的同时又易受他人影响,无法有效的落实内控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员工建设内控制度的意识不强烈,无法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原材料的安全管理、资金活动的控制、人力资源和资产的管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致使企业整体内控环境呈现弱势,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落实,制约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而言,对内控意识不强烈,缺乏认知和充分理解,原因是未能明确建设内控制度能够影响未来企业的发展。对于普通员工而言,对其重视程度受直属领导的影响。基于此,无法发挥内控管理制度的核心价值。

(二)内控管理方式落后

经济市场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然而,企业表面看起来能够正常经营运转的背后,其管理模式以及内控制度已经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投资管理系统、资金管控以及销售环节中,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面对突发状况和风险时,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段处理状况,规避风险,因此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化工企业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在大数据时代下,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技术手段相比陈旧。比如,在企业的业务处理上,未能及时更新技术手段,对现有资金的流向以及物流的动态无法实时跟踪调控,重复发生差错,引起事故。事故发生后,又因缺乏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抵御风险能力不足,补救措施不充分,严重影响企业的双效。

(三)内控监督机制不健全

完善的监督机制能够促进内部管理控制制度高效落实,然而,现代化工企业在监督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企业内部监督不具有独立性,实施监督工作的组织机构职权、责任不明确,一般情况下,由财务部门实施,但具体细节不明晰,无法为内部管理控制的实施提供有效的保障。直接导致了监督工作出现较大偏差以及较多误区,内控工作无法高质量完成。监督工作流程较为复杂,涉及到企业中的各个部门,需要监督人员具有一定的职权和独立性,才能做到公平公正的依制度办事。与此同时,还需要各个部门协同配合,彼此间相互监督,才能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三、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企业高层针对全员提升对内控管理制度的认知这项问题上,需要展开积极有效的措施。譬如,召开董事会,于会上宣传企业关于内部管理控制的实施方案,得到认同后召开职工大会,全员性普及,随后,各部门定期组织集中培训,成立专题学习小组,讨论并学习如何落实内部管理控制建设方案,提升全员思想意识,不能局限于总公司,也包括各地的子公司与分公司。对于管理者来说,其本身作为内控方案的决策者与先进管理理念的采用者,责任意义重大,需全面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以及意义,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并完善制度,有效推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平衡各区域子公司以及分公司内部管理控制水平上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员工是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础,在提升内部管理制度意识上能够,需全员参与。企业可以通过召开建设性动员大会,结合本公司或其他公司的案例,进一步阐述分析坚持制度、规避风险的具体做法以及重要性。基于员工具有易受他人影响的特点,可以利用树立典型的方法,教育职工,尽量做到思想统一、行为统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社会动态,明晰管理形势,摒除传统管理模式,而是运用内部控制制度管控企业经营风险,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转变内控管理方式

化工企业具有的行业特殊性,导致其在内控管理上与一般企业存在差异。其原材料存在易腐蚀、剧毒等特点,较为危险。所以,具体到企业的安全管理,需要制定关于原材料储存以及入库的相关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比如,依据原材料的不同性质,分区储存,危险系数高的派专员严格保管。对于产成品出入库的情况,制定详尽的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密封、减震处理。仓库内配备消防器材以及预警设备。

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强化对人才的激励和约束。随着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因此,企业在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的同时,需要培养并选拔复合型人才,避免核心技术的流失。人力资源的管理旨在做到人岗匹配,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以人为本。企业应当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于优秀的人才可以提供升职、奖金等奖励,也能促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动力。

对于化工企业大型设备的维修和采购工作,需制定相关的维修制度以及考核制度,做到对化工企业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设备维修费用应在企业预算中有所体现,出现超出预算的情况向上级报备,严格遵循制度,按照流程审批。制定年检计划,针对机械设备定期检修以及维护,避免因設备故障影响生产甚至埋下安全隐患。由此可见,企业建立预算控制系统,能够针对其经济活动,以预算的形式掌控企业发展的目标,当管理行为与目标发生偏差,预算控制系统能够适时地进行调整以及改进,确保内部管理控制目标的实现。

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既不能高度集权,也不能分散式管理。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是将化工企业各个部门的管理计划融入到企业整体的内部管理控制中去,各部门相互协调且相互制约,以此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

(三)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建设

纵观内部管理控制流程并分析各部门权力事项、用权方式以及运行规律,关注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和投资环节的动态运行轨迹,对于其中的重点岗位和重点环节进行详尽分析,并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各部门、岗位、运行程序做到相互制约。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采购、投资以及项目管理的相关流程在制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后,需要完成行使方式上的转变,即流程化,由此形成环环相扣、细节控制,相互制约的运行程序,有效规避市场经营风险,提高企业内部工作效率。

制定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最为重要的就是如何有效的落实。企业可根据内部控制情况,制定监督保障的相关规定,将有限的监督资源整合,加强有关内部管理控制落实的监督工作,以此形成全方位监督保障机制。建立事前制约、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有利循环,为企业筑建风险屏障。内部管理控制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一项业务性工作,它处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和利益,因此,在实行监督职能时,必须敢于发现问题,勇于触及利益。

四、结语

对于化工企业而言,积极有效的开展内部管理控制的建设,有利于企业的良性运转和持续发展,而最终建设的成果果,将会体现在企业的日常管理活动中,重难点问题的解决中以及市场的满意度上。化工企业应同时建设发展适应自身的企业文化,有利于达成开拓市场的重要目标,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 方圆.浅谈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论,2019(21):110-111.

[2] 章钧洁.对建立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框架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9(20):38.

[3] 林建宗.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方法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9(10):81-83.

[4] 吕晓黎.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策略之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18):115-116.

猜你喜欢

化工企业企业管理
气体灭火技术在化工企业消防中的应用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班组长的安全素养及作用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化工企业第二轮清洁生产审核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