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新课标践行新课程
2019-02-10孙璐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教学标准》提出,音乐是一门具有普遍性、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满足人类精神文化的需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音乐进行感悟、理解、表现和创造,提高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面对新课程标准的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努力把握好课程标准理念,努力践行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推动音乐教学的不断发展,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中,通过分析高中音乐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音乐;教学方法
近年来,国家提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各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学校美育和艺术教育,音乐作为高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艺术教育范畴,教师应把音乐教育作为转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倡导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面向全体性,关注个体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以基础知识为支撑,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应认真解读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抓住宝贵的教育时间践行新课标,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围绕学生发展为核心,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进而培养学生音乐学科素养。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针对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有效教学方法,希望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高中音乐课程教育的重要意义
音乐作为一门重要的艺术课程,对学生情感素养、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学生将来全方面的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具体而言,高中音乐教材中有很多民族、爱国等方面题材的歌曲,通过音乐学习,不仅能让学生掌握其中的旋律及其音乐风格,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其次,音乐教育具有德育功能,其本身的旋律和歌曲表达的情感,可直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如肖邦面对苦难,仍然心系国家,创作了很多爱国主义歌曲,这就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此外,音乐课程教育具有美育作用,通过音乐教学可培养学生对事物真善美的辨析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中音乐课程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二、 目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当前,由于长期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依然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枯燥的教学模式给学生一种乏味的学习感受,导致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提不起兴趣,最终也就影响音乐课程教育价值的实现,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音乐学科素养。
第二,课程设计实践性不足。虽然当前我国大部分高中都开设了音乐课程,但很多学校的音乐课程主要是给学生讲授音乐乐理等基础性理论知识,偏离了音乐课程教育的正确方向,导致课堂活动吸引力不足,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而且所学的基础知识也很难与自身兴趣、实践活动相结合,严重降低了音乐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学生学习意识不够。受教育制度的影响,学生普遍形成错误的功利性观念,觉得音乐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音乐学习的好坏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影响不大,过分关注文化课的成绩,没有意识到音乐这门课程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真正价值,从而产生错误的学习观念。
三、 新课标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一) 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是学生通过对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基本要素、听觉特性的一种美感体验,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始终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情操,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我们都知道,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媒介的艺术,要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需在听觉体验和艺术表现中进行,使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与感知体验其音乐风格及情感表达,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中,对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有良好的整体把握,进而领会音乐作品的社会功能,增强对真善美的塑造能力。
(二) 坚持以生为本,倡导自主学习
新课程高中音乐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学生为中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创造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为学生更全面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高中音乐实际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能及时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恰当的指导和纠正,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黄河大合唱》这一教学过程中,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感受鉴赏法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首曲子是现代音乐家冼星海和诗人光未然共同创作的,课前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通过网络途径查询关于《黄河大合唱》的相关信息,在课上导入环节,给学生播放了《黄河船夫曲》的音频文件,让学生进行赏析,体会作品的情绪变化,结束之后,给学生3~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共同讨论黄河船夫工作场景的感受,并說一说自己在聆听了之后有何感想,引导学生说出对音乐节奏及情绪的体会,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
音乐是一门极具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课程是一门重视实践性的学科,其中歌唱、演奏、创作等活动都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活动。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意识,促进学生想象力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实施,并将其贯穿于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音乐实践活动参与机会,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和情感体验,在学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创造意识。
例如,在合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无伴奏合唱《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活动中,先让学生认真听一遍这首歌曲的唱法,引导学生对音乐艺术的表现力有深刻的印象,并对自己本声部的旋律有所熟悉,然后让学生集体合唱一遍,鼓励学生尽情地表现出应有的情感,让学生在合唱中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并在合唱结束后相互交流演唱体会,相互学习演唱技巧;最后给学生单独上台演唱的机会,学生可对其进行改编,使其更具有表现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演唱给予客观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
(四) 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
我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作为民族艺术的主要代表音乐文化对当代学生的思维有着积极的影响,可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指出,我国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音乐教学,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促使学生对音乐文化有更多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因此,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应通过音乐教学让学生学习民族音乐,对民族音乐文化有所熟悉和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念,尊重和珍视人类文明的成果,进而达到弘扬民族文化,让学生理解多元文化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音乐课堂上,通过让学生欣赏具有独特民族风的《辽阔的草原》,让学生通过音乐作品欣赏感受草原的意境美和形象美,让学生对草原民族音乐的形式、特征及歌曲的风格特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促使学生体验民歌的魅力,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具体教学中,先为学生播放了腾格尔演唱的《蒙古人》,通过音乐欣赏将学生带入到具有草原特色的音乐之旅中,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聆听感受;接着,播放长调的《辽阔的草原》的音乐,让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这首歌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学生自主交流、讨论了一番之后,为学生具体讲述:“实际上,这是一首爱情题材的民族情歌,表达了蒙古人对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蒙古族音乐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这种音乐形态具有长调民歌的特点,而且长调是蒙古族音乐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有了基本的了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同时倡导学生要积极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多学习与理解不同的文化艺术,拥有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人文情怀,以提升自我综合素养。
总而言之,音乐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音乐教学的要求,作为音乐教育者,应努力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模式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推动音乐教育的发展,不断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技能和学科素养,促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馨芳.论新课程标准改革对高中音乐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科技资讯,2019,17(3):198+200.
[2]李乐.新课标影响下的普通高中音乐[J].北方音乐,2019,39(11):148-149.
[3]夏卓蕾.谈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音乐教学目标设计[J].北方音乐,2018,38(21):109-110.
[4]吴勇.浅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流行音乐教学[J].北方音乐,2018,38(21):189+192.
作者简介:
孙璐,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福州屏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