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方法浅析
2019-02-10姚燕
姚燕
【摘要】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实施的推动下,音乐学科逐渐成为小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且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重视。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高效的教学质量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思维,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意义。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合唱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科学性,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合唱训练中感受多声部演唱带来的魅力,从而带动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號】G633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纵观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现状,其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教学方式不恰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较低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使合唱教学的价值无法被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得到及时的改善。以下,笔者将围绕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展开具体分析,就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性策略。
一、合唱教学的主要特点
对于合唱而言,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人的声音作为和声最基本的元素,这是人声音艺术的极高境界。合唱极富统一性与和谐性,能够将作品丰富的内涵和人细腻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进而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正所谓“以和为贵,以谐为美”。天地相依相偎,日月相辉相应,和谐的乐章能够动人心扉。合唱中各个声部柔和调配、声音如一,形成完美的和声,使音色更丰富、音域更宽广、表现力更强大、形式更多样。合唱中凝练出的凝聚力与和谐让人向往、让人感动。只有通过声音合一、心神合一、音质合一,合唱的和谐之美才能够被充分表现出来。
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效开展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积极带动学生的合唱兴趣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生动的、活泼的且充满趣味性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运用一些活泼生动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更多鲜活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要向学生讲解歌词,让学生能够理解歌词的具体含义,这样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其更容易学习接下来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让其进行练习,朗朗上口的旋律学生很容易接受,且学起来也非常容易,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小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歌曲,这样学生在练习中就能够更加主动、更加积极[1]。
演示教学即教学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有关合唱的视频片段,然后由学生参照视频进行模仿和练习。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有关合唱的技巧与知识,并针对学生不同的演唱特点指出其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及时帮助学生发挥优势、改正缺点。在不断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合唱技巧,并能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极大的提升。当学生学会更多合唱技巧之后,其自信心也会随之提升,变得越来越大胆,学习兴趣也会越来越浓,无需教师督促,自己也能够主动进行合唱练习。学生也由原本的不喜欢教材中的合唱内容变得越来越想要主动研究其内容,从而实现合唱效果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已逐渐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占据着教学主体的地位。为了能够积极响应新课标,小学音乐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其内心的真实想法,强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并针对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音乐水平有效开展合唱教学。小学生的年龄小,缺乏良好的接受能力,很难及时理解教师提出的要求,此时则需要教师能够耐心地带领学生一遍遍地进行练习,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合唱当中存在的问题。小学生正在不断发展中,其在音乐学习中也会有不同发展时期,一些学生学得非常快,也有一些学生会学得稍慢好一些[2]。
(三)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
在我国教育改革持续发展的带动下,虽然提倡教师将教学主体的地位归还给学生,但其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也并不能被抹杀,教师应该扮演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带领学生学会学习且好好学习。因此,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如此,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进而提升合唱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语言、乐器、教学课件等,这些都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并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必须立足教学现状,积极发现问题并展开分析[3]。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小学音乐苏少版教材中关于“歌声与微笑”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这首歌曲的歌词言简意赅,主要歌颂友谊,抒发了对朋友美好的情感。其第二乐段作为合唱部分,音区上移,与第一乐段的写法相同,改用和声小调,且出现多次同音重复。这和第一乐段形成一定的对比,也将情绪推向了高潮。两个声部之间均运用了三、四、五度和声,形成和谐、丰满的和声效果。想要将合唱唱好,这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困难。因此,需要教师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借助师生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即教师演唱声部一、学生演唱声部二,让学生感受旋律和歌曲的内在情绪。在此之后,再让学生演唱声部一,师生共同演唱声部二,强化学生对合唱的进一步开解。在教师的悉心引导之下,学生能够被充分带入到教学情境当中,从而实现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
(四)科学开展合唱训练
想要唱好歌曲,首要的前提任务就是学会发声,其也是音乐课上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教师在带领学生练习发声前,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声音特点,并针对其特点安排相应的练习,尽量避免因不当练习对学生的嗓子造成伤害。由于小学生还非常小,其嗓子尚在发育中,合唱时难免声音不统一。如果采取不当的练习方式,就会使其声带受损,从而影响合唱效果。因此,在学生自主练习的时候,并不是要求其能够发挥多大的声音,而是要掌握良好的发声技巧,以此确保学生声音动听、优美。与此同时,气息的应用在合唱当中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在学生合唱练习的时候,将正确的呼吸技巧和方法教给学生。
在合唱过程中,除了要注意声音问题之外,还要注意姿势问题[4]。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不能面部太过僵硬,也不能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在练习当中,教师应该时刻提醒学生站姿正确,即身体自然站立,微微打开双脚,放平头部,目视前方,面部表情要自然,切勿挤眉弄眼,一直保持放松状态。
在演唱过程中,学生必须吐字清楚,不可夹带方言,要使用普通话,将歌唱与正确的发音相结合。教师要时刻保持普通话授课,并带领学生进行普通话发音练习,以免因方言问题对合唱效果造成影响。小学音乐课程主要就是培养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声音进行演唱。
三、结论
综上所述,对合唱教学而言,其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合唱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更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如何与他人展开交流,这对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并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带动学生的合唱兴趣,科学开展合唱训练,规范学生合唱方式,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恩燕.合唱教学,质量提升——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路径研究[J].北方音乐,2019,39(6):168,173.
[2]余君.基于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北方音乐,2019,39(6):210-211.
[3]李燕.声乐律动,心随我动——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87-188.
[4]李姝君.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