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高校钢琴教学中蒙古族风格复调作品的实践研究

2019-02-10郭淑君

北方音乐 2019年24期

【摘要】蒙古族风格复调作品是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钢琴教学的实践研究角度,对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及对策研究,通过分析蒙古族风格钢琴曲的主题、调式调性、和声及复调手法等,对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展开理论研究,并运用分析法对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莫尔吉胡的《山祭》和李世相编创的《蒙古族风格少年钢琴曲集》这三部作品中几首代表性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弹奏指导,从教学和演奏的角度,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复调演奏技能的同时,使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特有的风格特点和精神文化内涵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蒙古族风格;复调作品;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最早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由陸华柏改编的两首内蒙古民歌,收录于陆华柏的《中国民歌钢琴小曲集》(1953年万叶书店),至今有60多年的历史。在这60多年中,很多作曲家都试图通过将内蒙民歌改编成钢琴作品的方式探索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方式。其中桑桐的《内蒙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七首》,于1957年获第六届国际青年联欢会创作铜奖,为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之后,随着作曲技法及欣赏能力的变化,又出现了一部分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以单曲形式出现的如内蒙古地区民歌改编的《嘎达梅林》《诺恩吉亚》《森吉德玛》《牧歌》等,以曲集形式出现的有莫尔吉胡的《山祭》、铁英改编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60首》、李世相编创的《蒙古族风格钢琴曲集》。总的说来,蒙古族钢琴作品的数量较少,其中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更是比较欠缺。

本文首先通过对内蒙古四所高校的问卷调查和对相关教师专家的访谈,了解当前内蒙古高校对于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及推广程度等,对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及对策研究;其次,通过分析蒙古族风格钢琴曲的主题、调式调性、和声及复调手法等,对蒙古族的风格钢琴作品展开理论研究;最后运用分析法,对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莫尔吉胡的《山祭》和李世相编创的《蒙古族风格少年钢琴曲集》这三部作品中几首代表性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演奏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和弹奏指导,从教学和演奏的角度,使学生对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有完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使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可以更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和演奏,使更多的人了解蒙古族钢琴复调作品、学习蒙古族钢琴复调作品、演奏蒙古族钢琴复调作品,最终热爱蒙古族音乐,这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音乐文化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内蒙古高校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现状

在钢琴音乐的发展中,复调音乐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复调音乐是多声部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钢琴学习及演奏者必须掌握的内容。在钢琴学习中,复调作品是钢琴技术训练、声音训练和乐感训练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弹奏复调作品对训练学生的多声部听觉能力、手指的控制能力和演奏音乐的逻辑性等都有很大帮助。所以,在钢琴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复调演奏技巧的训练,让复调作品渗透到学生的日常钢琴学习中。

但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内蒙古高校的钢琴教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演奏的复调钢琴作品绝大多数是外国作品,中国的复调作品尤其是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学习演奏非常少,即使演奏也往往不得要领,使蒙古族音乐特有的魅力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为了解内蒙古地区高校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教学和演奏的实际情况,笔者于2018年初分别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包头师范学院、赤峰师范学院及内蒙古民族大学四所高师院校做了“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演奏学习”的问卷调查,问卷共发放200份,回收196份,回收率为98﹪。通过统计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高校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教学和演奏的教学现状及薄弱环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和演奏重视程度不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85.4﹪的学生没有弹过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在包头师范学院“88.9﹪的学生没有弹过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在赤峰师范学院“82.5﹪的学生没有弹过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在内蒙古民族大学“85.4﹪的学生没有弹过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其次,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数量较少,师生教学和演奏选择范围相对狭窄。现有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主要有桑桐先生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莫尔吉胡的《山祭》、铁英老师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曲60首》、李世相编创的《蒙古族风格钢琴曲集》、斯仁那达米德《十二首蒙古族民歌钢琴曲集》和朝鲁《儿童安代组曲》、叶尔达《叶尔达钢琴作品集》等中的部分曲目;再次,在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和演奏中,对蒙古族风格音乐元素和音乐特点不得要领、音乐表现欠缺等。同时,95.8﹪的学生都认为作为内蒙古地区高校,了解、学习本民族音乐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出,内蒙古地区高校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教学和演奏还存在很多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二、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基本音乐特点

(一)主题

蒙古族风格钢琴作品的主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以蒙古族民歌旋律为素材的主题,如《思乡》和《草原情歌》;以蒙古族传统舞曲的旋律为素材的主题,如《盅碗舞》和《篝火旁的安代》;以蒙古族传统文化题材自创的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主题,如《山祭》《赛马》。其中第一类作品最多,这类钢琴曲基本沿用民歌的完整旋律特征或加以改编,能够较完整地保留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同时也使钢琴作品的主题更富歌唱性和抒情性。另外,蒙古族民歌广为传唱深受喜爱,也对蒙古族钢琴作品的传播有推动作用。

(二)调式调性

蒙古族民间音乐的曲调具有五声性调式特征,这也直接影响到蒙古族风格钢琴曲创作的调式调性特征。同时,作曲家运用调式交替和调式复合的手法,在调式调性方面有扩展和变化。

(三)和声及复调手法

蒙古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除了运用蒙古族传统的多声部音乐技法外,还主要采用和声和复调手法,以增强其表现力。蒙古族风格钢琴曲的和声编配主要采用了三度叠置和非三度叠置的和声结构,三度叠置具有鲜明的传统和声特点,可以较好地烘托旋律,并可产生和弦紧张度的对比。非三度叠置,则可以保留蒙古族风格的五声旋律性特征,并可以使音乐饱满。蒙古族风格钢琴音乐作品的复调技法主要运用对比复调手法和模仿复调手法。

三、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实践研究

内蒙古蒙古族音乐风格的钢琴作品创作方面,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莫尔吉胡的《山祭》和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曲集》等,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蒙古族独特的风格色彩,同时将西方传统的复调技术创造性地运用其中,是民族音乐与钢琴的完美结合,也是学生学习钢琴复调技术较好的初中级教本。

(一)桑桐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

内蒙古地区民歌改编的主要代表作品是桑桐先生1952年创作的《内蒙古民歌主题小曲七首》,包括七首各具特性和情趣的钢琴小品:《悼歌》《友情》《思乡》《抒情小曲》《草原情歌》《孩子们的舞蹈》《哀思》和《舞曲》。乐曲通过诗情画意的笔墨,表现了内蒙古人民热情多彩的生活景象,其中《思乡》和《草原情歌》是非常值得学习和演奏的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

四小节带有复调性质及五声风格的分解和弦织体作为引子,渲染出宁静致远、令人伤感的情绪引出全曲,表现了游子思念家乡亲人的深情。在教学和演奏此曲时,首先要注意四三拍的律动感,使音乐流畅安静;其次注意两个声部运用了对比复调的技法,相互独立而呼应:左手持续八分音符要弹奏得平稳且连贯、轻柔而富于歌唱性。重复音要控制好音量,不能破坏长的线条,运用手臂连奏,并且注意左手的分句及弱起,让左手部分的音乐像竖琴绵绵不断地营造出悠扬深远的意境;同时,右手的旋律声部委婉而悠长,注意线条的歌唱性和乐句的起伏,触键要十分讲究细致,像小提琴在倾诉着孤独和思念之情。

(二)莫尔吉胡的《山祭》

钢琴独奏曲集《山祭》是作曲家莫尔吉胡先生于1996年整理完成的钢琴曲集,共有《春歌》《清晨》《出猎》《篝火》《雪橇》《灯舞》《赛马》《山祭》《序曲与赋格Ⅰ》和《序曲与赋格Ⅱ》十首作品。第八首《山祭》是这部钢琴曲集中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

《山祭》大量运用对比复调手法丰富主题的性格特点。如谱例中,左手用八度强调变化了的主题,右手勾勒节奏性对位声部。右手对位声部要特别注意旋律性较弱,弹奏时需要将手放平,用手指垫触键,将十六分音符轻巧地漂浮于左手主题长音的上方,通过节奏型衬托主题的陈述,并与主题形成对比。

(三)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曲集》

李世相的《蒙古族风格钢琴曲集》吸收了蒙古族音乐精髓,结合西方音乐创作技巧,在曲式结构、和声运用及复调等写作技法上都做了探索和创新,这部曲集在钢琴教育及弘扬民族文化方面都有积极作用。该曲集共有十个组曲,包括《勒勒车旁的故事》《少年那达慕掠影》《鄂尔多斯的追忆》《草原风俗场景印象》《多姿的科尔沁姑娘》《蒙古高原风情画意七帧》《醉人的旋律—酒歌》《深藏在心底的歌—长调》《隔不断的情—思乡》和《乌力格尔叙事》。

这首作品结构规模不长,却经过了bB宫、F徵、G羽、C宫,结束时回归bB宫,和声变化的同时产生新的调式色彩。此曲运用复调写作手法,分为三个声部,每个声部都具有独立的意义。教学时先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声部的内容、情绪,找出旋律线条及特点,并运用启发式形象比喻三个声部,使之既独立且融合。

四、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在钢琴教学中的运用

内蒙古高校钢琴教学中引入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不仅是确立和发展蒙古族音乐教学体系的要求,也是内蒙古每位钢琴教师的职责。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学生进行蒙古族钢琴作品的训练及情感培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蒙古族音乐文化有一定了解;其次,引领学生对蒙古族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法深入了解,并对学生进行触键、踏板等技术的特别训练;此外,还应在教学中插入关于民族五声调式特点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在旋律、技术和风格等方面队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驾驭能力;最后,引导学生多听多接触蒙古族民歌、舞蹈、器乐等多样化作品,提升学生对蒙古族民族音乐特征的感知和理解。

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是蒙古族音乐的民族性与西方音乐作曲技法想融合的结晶。创作—教学—演奏是钢琴民族化的三个重要环节,重视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作品的教学与演奏,使更多人了解蒙古族音樂、学习蒙古族音乐,并能热爱蒙古族音乐,对于促进内蒙古地区音乐教育文化发展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静薇.艺术创作的民族化之路——以蒙古族钢琴作品为例[J]河南科技,2007(10).

[2]高婷.评内蒙古民歌钢琴小区60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6).

[3]贺翔.浅谈民族音乐钢琴化创作—莫尔吉胡《山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6).

[4]韩佩君.民歌改编的钢琴曲的教学[J]中国音乐, 2007(4).

[5]张硕洋.蒙古族钢琴复调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4(2).

[6]李希珏.蒙古族风格钢琴复调演奏与表现探讨[J].大众文艺,2014(11).

作者简介:郭淑君(1973—),女,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