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系统思维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

2019-02-10朱化凤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9年31期
关键词:组织机构系统思维基层党组织

朱化凤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11-042-02

摘 要 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只有通过不断调节要素关系和内外关系,着力加强基本建设,使系统科学运转、提高质量,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承担赋予的任务,从而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整体价值。

关键词 系统思维 基层党组织 领导责任 组织机构

系统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看待,着重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把握对象,以求达到系统的动态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人(领导者、党员、群众)、机制(职责、流程、制度、规范)、资源等要素,上级党组织、所在单位、社会等为主要环境变量。基层党组织建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调节要素关系和内外关系,着力加强基本建设,使系统科学运转、提高质量,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承担赋予的任务,从而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整体价值。

一、强化领导责任,突出党员主体

在组织建设系统中,作为各级组织的领导层具有主导性,主要表现为领导层的认识、态度、作风主导推进建设的思路、方法、力度,党员具有主体性,主要表现为党员的认识、态度、作风左右着建设的效果。两者在党内职务和分工上有不同,但在党员权利义务上是平等的,在组织建设上有着同等重要性,是整个系统中最为活跃和根本的因素。

在组织建设上,领导责任要转化为班子真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重点抓住三方面:一是统筹谋划和部署推进。树牢“四个意识”,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切实提升政治能力,细化主体责任,推动责任落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眼共性、突出个性,明确阶段性工作思路和具体任务要求,从源头和“顶层”设计上化解“两张皮”,推动组织建设卓有成效。二是组织保障和骨干培养。把好基层组织负责人和班子人选关,将其作为本单位培养和锻炼干部的主要平台,交任务、压担子,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培养、培训工作。领导和推动工作机制不断改进,推进基层组织责、权、利相平衡。三是推进协同和以身作则。从单位层面整合组织资源,做到角度不同、协同联动、落点一致。带头搞好学习,主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讲党组织的话、抓党建上的事,以身体力行体现示范带动。

党员主体包括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两方面:一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和纪律规矩。对照党章和党内规定,强调底线、追求高标准,突出政治建设,联系实际强化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保持“熔炉”热度,着力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强化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坚持抓细抓长抓常和抓早抓小,综合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工具,用好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规范操作、提高质量,培养习惯、改善生态。围绕中心工作和组织建设,搭建赛台展台平台,创新渠道途径载体,激活党员先锋意识。二是尊重党员权利。宣传和落实党内监督、党务公开、党内选举等规定,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组织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渠道。开展组织内部制度、计划、活动等酝酿和征求意见工作,引导党员充分参与,调动党员积极性。

二、优化组织结构,完善组织功能

基层组织系统整体功能是由组织结构和环境决定的,环境要求组织承担相应的功能,结构影响组织功能的实现程度。同时,系统思维认为,要素是功能的基础,结构是从要素到功能的必经环节,在一定条件下,尽管系统要素在数量上不齐全或在质量上有缺陷,但可通过系统结构的优化得到弥补而不影响系统整体功能。这就启示我们既要努力抓好每项工作、每位党员,更要着眼整体,抓住影响结构和功能的主要工作,不斷提升组织力。

优化组织结构。一是持续优化组织设置。在全覆盖的同时,按照靠近党员、贴近职工、联系便捷、全面融入的原则设置、调整党(总)支部、小组,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灵活设置。二是持续推进班子建设。在基层组织负责人选用上,突出政治素养是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方法,提升工作能力是目标。对党员、群众人数较多或基础薄弱、情况复杂、问题较多的基层组织,选配专职负责人或能力素质较强的行政负责人“一肩挑”。要创造条件,加大基层组织骨干学习轮训、外出交流等工作的频次和力度,强化党性、拓宽眼界、提升能力,凡有重要政治宣贯任务,基层组织负责人等必须先学早领会。三是持续优化组织资源。横向上,做好单位层面相关职能部门分管领导的沟通协作和部门之间的协同协作;党(总)支部层面推行党建、工建、团建“三建”联动,党组织负责人同时担任工会分会、团支部负责人或分会、团支部负责人进入党组织班子。纵向上,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群团工作一体化布置、检查、考评、兑现,减少交叉重复;坚持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骨干培养成党员并重,注重从一线、从党员占比小的部门发展党员,审慎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队伍质量。整体上,在政策规定允许和条件许可范围内,基层单位从人力、费用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加大组织资源输入。

完善组织功能。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在融入实际中紧抓党建主线,不断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在本单位基层组织的具体化,从严从实建强组织。同时,以党(总)支部为堡垒、以党员为主体、以突出政治功能为首要、以本单位及所在部门正在做的中心工作为阵地、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和创先争优活动等为主要手段,鼓励和引导基层组织发挥服务功能,构建多维度宣传教育、意见表达、沟通反馈、团结动员等员工思想和利益整合机制,消弭隔阂、疏解情绪,扶正祛邪、激励士气,共同营造人心思齐思进的工作氛围,壮大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三、注重上下结合,推进制度建设

基层组织建设系统的相对稳定或在稳定基础上的动态变化而不至于混乱、失序,主要依靠系统的控制、反馈和自我调节机制。这一机制既包括一系列要求其必须如何运转的上级党组织规定,也包括各个基层单位自设的制度。对于具体的基层组织而言,健全符合上级精神、契合本单位实际、具有个性化主张的机制尤为重要。其中有三类制度是机制的基础:

基层组织基本工作规范。此类规范主要涉及日常党务工作,基本是按照党组织的统一规定,是“一把尺子”,但有三点值得注意:其一,变制度条文为流程图,将流程节点、重点要求与本单位相关环节一一对应,便于实操,减少失误。其二,及时根据最新规定或本单位相关环节变化而更新。其三,上级的有些规定设定了底线或授权基层细化,基层组织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和工作需要适当补充、提高。

基层组织运行管理制度。此类制度是各单位保障基层组织有效运行的筋脉,“重”在明确基层组织的工作目标、组成架构、各方面职责、工作内容、组织保障和纵向、横向沟通协作等内容;“要”在与本单位其他运行体系及规章制度有机衔接,包括任务、分工、流程、责任的对接,推动党员全面融入队伍建设之中、党组织的建设和运行全面融入企业日常治理运转之中,做到以人为本、以事为用,因人成事、依事育人。

基层组织建设激励约束机制。此类制度主要应包括促进基层组织良好运转的三个杠杆:其一,上级党组织对基层单位党建工作的述职评议考核杠杆。具化管党治党责任清单,促使领导层把党建工作抓在手上。其二,基层单位领导层对党(总)支部的检查评议考核杠杆。注重针对支部共性和个性以及年度重点工作制定检查评议考核项目,在共性上推进标准化,在个性上突出针对性,引导支部全面履行功能;既要检查支部工作的完成情况,也要评议支部负责人的履职情况,根据两方面情况的结果,综合评定专职支部负责人的年度绩效或按一定比例挂钩“一肩挑”支部负责人的年度绩效,并将绩效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兑现奖惩,促使支部书记履行责任。其三,党(总)支部工作与其所在部门工作结果双向挂钩杠杆。做到支部工作不达标、支部党员干部不评优,支部所在部门工作不达标、支部负责人不评优。藉由此类微观的杠杆设计,促使齐抓共建、相融共生,实现基层组织建设系统在压力和动力的动态平衡中自我调节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倩.抓基层打基础 提高支部建设质量[J]中国煤炭工业,2019(07).

[2] 李军.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政工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国企研究,2019(12).

猜你喜欢

组织机构系统思维基层党组织
系统思维视角下的高中语文主题单元教学研究
商科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提升对策探索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管理模式优化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教学中心运营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