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文献计量与研究进程

2019-02-10

财政经济评论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献生活研究

(一)、引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使用“美好生活”概念。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13个地方提到“美好生活”,特别强调“美好生活”是新时代的使命和初心,并以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结尾,彰显了美好生活在党和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的历史性定位。同时,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主要矛盾的一部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深刻反映了以人民为中心、以民生为根本的执政思想,充分体现了美好生活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紧密联系。与此同时,美好生活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和焦点,美好生活研究的文献呈井喷式增长,从2000年仅4篇,2009年的31篇,2017年164篇,再到2018年的570篇,文献数量增长非常迅猛,反映了美好生活研究的势头高涨。然而,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的集中趋势如何,哪方面的研究比较完善,未来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还未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本文拟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国内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检索和梳理,进而全面反映该研究的基本状况。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议题,总结已有研究的成果和未来可拓展的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计量可视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美好生活研究的一个重要尺度,研究文献的变化也直接反映了研究知识量的变化。本文基于中文学术期刊论文收录范围的完整性,选择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部分为样本来源,检索项为“篇名”、检索词为“美好生活”、模式为“精确匹配”、时间为“2000~2019”,期刊来源类别不限,共检索到1477篇文献,将检索文献进行筛选后导入CiteSpace和NoteExpress软件,即得到学界对美好生活研究的数据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

首先,论文使用NoteExpress软件对收集的文献数据进行基本统计分析,包括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机构分布、期刊分布和基金资助等,NoteExpress是专业的文献检索与管理系统,能帮助我们较好整理、分析已有研究的现状。其次,需要对美好生活研究文献进一步挖掘,包括主题网络和研究趋势。CiteSpace是一款文献可视化分析软件,将文献进行挖掘处理得到“科学知识图谱”,能够反映一定时期一个主题发展的趋势和动向。一篇文章关键词的反复高频出现,反映该关键词涉及的研究内容是研究热点,本文使用CiteSpace进行关键词频次统计和共线分析,对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网络图谱可视化分析,分析目前美好生活研究的热点以及未来趋势。

(二)美好生活研究的基本状况

1.文献年代分布。图1是根据中国知网近20年来的发文量绘制的折线图。可以发现,学界对美好生活的研究从2000年左右开始,主要讨论的是基于智能网络、绿色环保等创造美好生活。2009年以前,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献总体上逐渐上升,但增幅不大。自2010年开始,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献迅速攀升,2017年的发文量出现爆发式增长,2018年更是高达570篇,超过之前所有年份发文总数的一半。总体上,可以将美好生活的研究归纳为四个阶段:初始阶段(2000~2012年),年均发文量在7篇左右;发展阶段(2004~2009年),年均发文量在25篇左右;迅速发展阶段(2010~2016年),年均发文量在70篇左右;爆发阶段(2017年至今),2018年高达570篇(由于文献统计到2019年3月,因此不能完全统计2019年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目前美好生活的文献呈现井喷式增长,美好生活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图1 美好生活研究发文量年代分布(2000~2019.3)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

2.文献机构分布。表1是美好生活研究文献中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分布。综合分析可知,国内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机构大多包括中共中央党校、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在内的高校,还有小部分新闻、出版媒体,包括新华通讯社、当代贵州杂志社等,研究集中在社会科学、哲学与人文科学、经济管理等,少部分涉及信息科技、医药卫生等。但总体上,国内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机构的发文总量占总发文量的比重仍然很低,中共中央党校的发文量最多达13篇,占比也只有0.88%,其他机构的发文占比则更低,反映出大多数机构对美好生活缺乏持续的关注与研究,且国内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群体还未形成,不利于展开深入研究。

3.文献期刊与基金分布。图2是美好生活文献来源期刊分布,图3是美好生活文献资助基金来源分布。期刊来源和基金资助分布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美好生活研究的质量水平。可以发现,根据上述方式检索到的1 477篇文献中,仅有172篇来自核心期刊(1)此处核心期刊包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与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占比不到12%,来自南开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CSSCI的占比不到11%,而来自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的仅12篇。同时,检索到的文献中,仅75篇有基金资助,占比仅5.08%,国家层面的基金资助数量则更低。总的来说,目前美好生活的相关研究中高质量的较少,普遍缺乏课题基金的资助。

表1美好生活研究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分布

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

图2 美好生活文献来源期刊分布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

图3 美好生活文献资助基金来源分布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

(三)美好生活研究的主题网络及演化路径

1.研究的主题网络。图4是运行CiteSpace绘制出的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的聚类知识图谱,图谱一共得到308个关键词节点、764个关键词之间的连线和34个聚类模块。为了凸显重要信息,增强图表的可读性,图4是对知识图谱进行调整和优化的结果。图4中,圆形节点代表关键词,节点大小反映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同时关键词的字号大小也反映了其出现的频次,节点大、字号大的关键词即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由线段连接,线段越粗,表明线段所联系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越高,反映了研究的集聚程度。

图4从总体上呈现了美好生活研究的热点分布,我们可以直观地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涉及的点非常多,共有308个关键词节点,虽然各节点的频次不一,但总体上反映了研究的多元化。第二,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热点之间联系并不紧密,各关键词之间的连线都较细,说明涉及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献都相对独立,缺乏在某个或几个主题间的深入挖掘和探索。第三,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聚类较多,达34个,反映了已有研究的分散化和多元化,图4也直观反映了这一特点,除了中间关键词“美好生活”与各关键词的联系较多外,其他研究内容呈现明显的独立特点,均是相对分散的不规则图像,有的聚类整体线条较粗、节点较大,有的聚类整体线条较细、节点较小。

图4 美好生活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

为更直观清晰地反映研究热点,表2呈现了频次超过5的关键词分布情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美好生活、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创新、奋斗目标、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关键词最为突出,是美好生活研究的重点主题。同时除了核心主题“美好生活”,其他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都较低,绝大部分都是低于10次以下,这也进一步反映了图4的结果,已有的美好生活研究都较为分散、多元,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2.研究的演化路径。图4呈现的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知识图谱是从2000~2019年这20年间的总的研究主题,我们可以通过CiteSpace进一步得到各个阶段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用以呈现不同时期各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及相互联系,进而反映美好生活研究的动态演变过程。图5是美好生活研究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时期单位选择为1年。根据不同时期(年份)关键词的集聚情况,可以很直观地反映美好生活研究的演进过程。2000年前后,美好生活研究的热点关键词是“消费者”“企业管理”“共创”等,说明学者们更多从企业、消费者等角度研究共创、共建美好生活,此时美好生活的研究较少;2010年前后,美好生活的研究逐渐增多,热点关键词为“创新”“低碳”“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等,主要从生态建设、环保体制创新等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实现美好生活,侧重环境生态层面的美好生活;到2012年以后,美好生活的研究更加密集,热点关键词也趋向多元化,包括“群众目标”“社会主要矛盾”“奋斗目标”“美好生活需要”“精准扶贫”等,更多从以人民为中心、改善民生等来探讨美好生活,这与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与目标定位有关,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的来说,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好生活研究不断从多元化主题转向个性化主题,研究渐趋集中。

表2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高频关键词及频次

资料来源:作者自行整理。

图5 美好生活研究文献的关键词共现时区图谱

(三)、美好生活研究的主题回顾

(一)不同学科视野下的美好生活研究

美好生活概念的内涵丰富、意蕴深远,看似简单寻常实则深奥复杂,是古今中外学者们持续讨论的话题。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蓝图,表达了对公道正义的执着与追求,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至善”论,均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应然之道。近代,以边沁为代表的功利主义学派提出了幸福观,美好的生活即幸福的生活,强调放大快乐和缩小痛苦,从侧面量化了美好生活。同样地,中国传统社会也不断演绎着美好生活的社会理想和愿景。中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大同社会,构建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得其所、人人为公、各尽其力”的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蓝图。佛家提出“慈悲利他”思想、道家提出“虚静恬淡无为”的思想,也同样揭示了美好生活的道义基础。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文化传统对美好生活的持续探讨即可发现,实现美好生活是世界各地、从古至今所永恒的目标。所以,有学者将人类历史视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史(张彦、郗凤芹,2018)。

当然,美好生活也是诸多学科持续研究的重要议题。哲学从价值和意识的高度提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思考,政治学从现实层面分析了美好生活的制度基础,社会学强调美好生活需要社会建构和自我建构的和谐统一,教育学则认为现代公民教育需要引导公民的理性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理性选择,伦理学提出美好生活的三大要素,即维持生命、尊重与自由这三种价值观。同时,近现代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学、公共管理学等进一步基于精细化的学科属性分析美好生活。社会福利学将幸福美好生活量化为福利的最大化,公共管理学强调对公共事务的关心、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是构建美好生活的必要支撑,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自由生活。尽管不同学科并未就美好生活的概念及内涵达成一致,但为全面理解美好生活提供了一定的学理依据和思维启迪(史云贵、刘晓燕,2018)。

具体到我国现实语境,更多学者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和观点来深入解答美好生活的内涵及其嬗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既超越了古希腊哲人们的抽象思辨,也深刻批判了宗教神学的愚昧梦呓,科学阐释了人类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认为美好生活是人作为评价主体对于生活状态的价值评价。马克思、恩格斯将生活状态区分为三种层次需要的满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宁全荣、杨倩,2018)。因此,有学者基于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三个层面的人的需要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对美好生活的观念总结为富裕生活(生存层面)、高质量生活(享受层面)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层面)三个方面(魏传光,2018)。在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认识呈现出从生存、享受到发展层次逐渐递进的特点。概括来讲,在全面改革开放阶段,富裕生活是当时中国人民主要的和普遍的美好生活诉求;在深化改革开放阶段,美好生活主要是指优化生存境遇、提升生活品质、丰富生活内涵的高质量生活;而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阶段,以挖掘自身潜能、发挥聪明才智、彰显价值意义、获得尊重尊严为内核的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反映了美好生活概念的动态发展的特点(王雅林,2017)。同时,马克思强调共产主义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目的(张彦、郗凤芹,2018)。张三元等基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解释“美好生活”概念的演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过程,一个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一个实践的过程,具有现实性。既然“单面人”正在走向“全面的人”,因而,就应该把人当作“全面的人”来对待。“单面人”的需要是片面的,“全面的人”则要求有全面的生活、全面的需要。当然,“全面”是相对的。这种美好生活就是一种全面的生活、全面的需要。因此,美好生活需要具有全面性和丰富性。美好生活既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条件(张三元,2018)。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具有对美的规律(美的生活)的把握能力和对和谐生活(好的生活)的渴望(邹广文,2018)。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王丽萍等从物质文化与美好生活的矛盾变化来阐述美好生活的重要伦理意蕴。美好生活是个体对其生活境况而作出的积极评价,这种积极评价的生成取决于个体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曾琰,2018)。“物质文化需要”是偏重数量发展的经济目标,但只追求经济数量的发展,本身没有方向,人类进步所必需的价值就没有优先性位置,发展将不可持续。提出“美好生活”的目标在于通过人的完善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生产和生活趋向完善和健康。人生的真实幸福美好不可能在单纯追求物质满足中实现,必须建立在人格独立、精神丰富高尚和摆脱物役的精神自由之上(王丽萍,2018)。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涵与特征

那么,在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阶段,何谓美好生活?其核心和特征有哪些?诸多学者对此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美好生活是“善”的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周中之,2018)。杨进等认为,美好生活带有主观的价值评判,在善的指引下实现个体的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秩序,由于每个人的价值判断不一样,因此对美好生活的理解和思考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无法给美好生活作出明确、具体的解释,但可以做一些共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的思考和探讨(杨进与柳海民,2012)。刘须宽从“量”“质”“时”“雅”和“界”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进行解读,认为只有解决这五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更好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难题。(刘须宽,2018)。邹广文进一步从“美”与“好”来阐述对美好生活的理解。美好生活就是人们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之后进一步追求幸福的、精神充实的、富有意义的实践生活。美好生活所蕴含的“美”与“好”集中指涉的就是个体与社会的价值意义层面:美作为人自由的象征,“美”的生活是人的精神、文化体验,是人生命的“目的”指向。而“好”的生活体现的则是社会向善、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等价值诉求。也就是说,真正的好的生活,只能是建立在一个更为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共同体基础之上的善的生活(邹广文,2018)。赵建波等认为美好生活是带有社会性、群体性的特征,不仅仅是个体生活的美好状态,还是社会整体的普遍的生活状态,由于美好生活的整体性特点,因此是多维目标的集合,而非某一种或某几种的价值追求。因此,现阶段的美好生活可以理解为全面小康生活(赵建波、解超,2017)。当然,部分学者也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提炼、归纳中国式的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同时,习近平总书记立足现实、放眼未来,从多个维度阐述美好生活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李磊,2018;张三元,2018;郑功成,2018)。总的来说,美好生活即是人民共同富裕的生活,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国家整体上进入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江畅,2018)。

(三)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与实现路径

美好生活的内涵丰富、覆盖范围广,除了上述关于美好生活概念的探讨外,也有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美好生活,主要是美好生活与相关概念的辨析、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及实现路径三个方面:

第一,部分学者就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联系与区别展开讨论。赵建波等认为,要立足于个体与整体的差异来审视美好生活与幸福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等的概念差异。幸福生活更多是指个体的生活体验和感受,美好生活则包含了个体的感受和整体的社会状态,涉及民众的方方面面,包含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即从概念的外延来讲,幸福生活、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从属于美好生活(赵建波、解超,2017)。李建华也认为,美好生活是期待达到的某种状态,而幸福生活反映了当下的真实体验,美好的不一定幸福,幸福的不一定美好,二者是交叉的(李建华,2017)。

第二,较多学者分析了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涉及不同主体、不同方面。美好生活是人民的生活状态,因此带有群体性特征,宁全荣等特别强调了残疾人的美好生活诉求,比较了残疾人与健全人的共性与差异,二者都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有自己的价值、尊严和权利,但残疾人由于生理或心理的特殊原因,必然蕴含着特殊的价值诉求(宁全荣、杨倩,2018)。因此,残疾人也是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的追求以及对贡献社会的渴望(邹广文,2018)。也有学者从环保规划、绿色发展等方面来分析美好生活。叶齐茂认为,美好生活需要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里里外外,街头巷尾,如美丽、安全、秩序和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仅仅停留在大的社会背景和战略格局下,还要立足于细微之处的实际生活(叶齐茂,2017)。王鑫等分析了绿色发展与美好生活的关系,绿色发展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和现实基础之一,需要对绿色发展坚持不懈的实践(王鑫与袁祖社,2018)。李铭等从矛盾的角度强调了实现美好生活目标的挑战,主要是人与自身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和人与自然的矛盾,现代生活一定程度导致人与社会、自然的异化和分离,因此需要有效克服和超越三大矛盾,才能实现持续友好的美好生活(李铭与汤书昆,2018)。杨进等阐述了美好生活与教育的关系,强调学校应立足于立德树人的基本点,重视学生智慧成长、自由人格发展,在教育实践中践行美好生活理念,从思想源头指引人走向美好生活(杨进、柳海民,2012)。美好教育生活不仅是美好生活的体现,而且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冯建军,2018)。另外,陈岸瑛认为要激活传统文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资源和驱动力(陈岸瑛,2018)。

第三,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不同学科视野下美好生活的实现路径不同。张敏等基于公共管理的角度强调美好生活依赖良好的社会治理,美好生活的需求体系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张敏、赵娟,2018)。桑玉成等认为,要通过必要的政治建设来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既有制度缺乏有效性、权威性和稳定性,需要构建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桑玉成,2018)。翟绍果等认为,共建美好生活需要将“共生—共识—共建—共治—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共识中国文化、共建经济发展、共治社会事务、共享美好生活,通过产业创新、社会治理、民生保障、文化建设和生态保护等多元手段,实现对富足、和谐、共享、文明、绿色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翟绍果、谌基东,2017)。敬狄等分析了奥特加·加塞特的技术实践伦理价值论与追求美好生活的联系,指出实现人之为人的善的技术实践是通达美好生活的德性实践,同时基于“精英-大众”互动的历史理论,对技术时代实现美好生活的可能途径的探索,为当下反思该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敬狄、王伯鲁,2017)。

(四)、结论与展望

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需要制度和实践层面的改革创新,也需要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究,美好生活的研究也逐渐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采用文献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和文献综合管理软件NoteExpress,对近20年来美好生活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10年以前,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献较少,2017年以后,美好生活研究的文献数量陡增,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议题。(2)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文献虽然数量不断攀升,但总体的集中度和质量并不高。仅有不到12%的文献来自核心期刊,普遍缺乏课题基金的资助,说明美好生活的相关研究中高质量的较少。同时,国内关于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机构的发文总量占总发文量的比重仍然很低,核心机构群还未形成,不利于展开深入研究。(3)已有的美好生活的研究呈现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总体上,近20年来美好生活研究文献所涉及的点多达308个,重点主题是美好生活、社会主要矛盾、新时代、创新、奋斗目标、美好生活需要、改善民生、生态文明建设等。但各研究点之间联系不紧密、相对分散,各点的集中文献数量也较少。(4)不同时期美好生活的研究主题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早期的企业和消费者共创、共建美好生活,到后来的环境生态层面的美好生活治理,再到现在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民生改善等大背景来探讨美好生活,可见研究渐趋集中。(5)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研究的核心议题进行回顾发现,总的来说,目前关于“美好生活”的理论研究已经非常丰富,不同历史阶段(古今中外)、不同学科都有涉及美好生活的探讨,虽然未能形成一致的理论体系,但为我们理解美好生活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但是,已有的关于美好生活的研究,多为概念、内涵、特征等方面的定性探讨,缺乏对“美好生活”的科学量化与实证分析。

总体上,美好生活的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未来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研究拓展:第一,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和水平。已有研究呈现多元化、分散化的特点,总体质量并不高,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相关期刊、课题应认识到美好生活研究的重要意义,给予必要的支持,研究者也应在现有理论基础上,以跨学科的方式深入研究,可开展全国性的抽样调查,增强理论科学性和实践导向力。第二,目前研究多是在理论层面分析美好生活,缺乏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量化实证分析,因此亟须构建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现阶段美好生活的总体状况,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等的平衡性、充分性及变化趋势等,以为进一步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经验证据。第三,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要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不同群体的需要不同,因此人民的美好生活也必然是差异化、多元化的,因此应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展开研究,如残疾人的美好生活、老年人的美好生活等。在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重的复杂形势下,实现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发重要,也更为艰巨,老年人美好生活属于人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蕴含着整体的普遍性需求,同时基于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点,也必然具有区别于年轻人的特殊性诉求,因此研究老年人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当然,还可以结合不同学科开展研究,如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与美好生活的契合点及可能的推动作用,以多学科交叉的方式提升美好生活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猜你喜欢

文献生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