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人口发展特点、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2019-02-10杨梦蓉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贵州省人口全省

杨梦蓉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经济研究室 贵阳 550001)

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是建设现代化最基本的支撑,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40多年来,我国通过各项人口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但是,我国人口红利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人口环境和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看待人口问题的角度也相应会有一定的变化。对贵州省而言,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人口增长逐步趋向合理,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人口出生性别比达到国家要求,人口综合素质有所提升;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口与年龄、文化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渐趋一致,可以说在推动人口均衡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涌现了一些新问题与旧问题相互交织,如政策调整后人口增长速度可能会低于预期、文化和健康素质仍然较低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等,这些问题将会影响贵州省未来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贵州省人口发展的态势

(一)自然增长率稳步提高,人口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自然增长率是说明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性指标,也是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依据。目前,贵州省处在较高出生率和较低死亡率的过渡型阶段。2013年至2015年,全省自然增长率稳定在5.8‰左右,2016年提高到6.5‰,2017年达到7.1‰,2016年和2017年自然增长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受到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二胎政策带来的出生率上升,2016年和2017年人口出生率分别达到13.43‰、13.98‰,而在放开二胎政策前的三年,出生率稳定在13‰左右;二是死亡率下降,2016年和2017年人口死亡率分别下降到6.93‰、6.88‰,较之前进一步下降。

(二)人口健康素质大幅提升,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人口素质又被称为人口质量,其中文化素质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健康素质则是人口质量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进一步提升人口素质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目前,贵州省人口健康素质得到大幅提升;文化素质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1.健康素质大幅提升

一是预期寿命显著提高。2017年达到73.8岁,比2015年平均预期寿命增加了1.4岁。二是婴幼儿残疾率有所降低。通过积极落实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建立健全全省产前筛查和诊断网络,提高产前筛查率和产前诊断水平,减少了出生缺陷所致残疾。三是法定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果。截至2017年底,全省甲乙丙类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428.21/10万,比全国平均水平473.49/10万低9.56%;全省以乡镇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95%以上,实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数字预防接种门诊全覆盖。四是公共体育健身场所大幅度增加。2017年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达到23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达到117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达到11631个。

2.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人均受教育年限有所上升,2017年比2015年增加0.38年。主要受益于:一是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2017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6%,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8.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201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7%,比2013年提高19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新设置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高职院校增加到4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4%,比2013年提高6.6个百分点。三是成立了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各市(州)也建成市(州)社区教育指导中心,形成“两级指导”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继续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截至2017年,在读成人本专科10.69万人、自考折算在校学生人数3.86万人,在读成人本专科人数比2013年增加0.52万人。

(三)人口净流出和向大中城市区域聚集的特点明显,农村人口规模持续减少

人口分布受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与制约,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从全省看,2017年全省户籍人口达到4474.94万人,比2013年增加188.79万人,但常住人口相对仅增加77.78万人,有111.01万人的差值,人口净流出趋势明显。从九个市州看,各市州常住人口较多集中在贵阳、毕节和遵义,其他地区五年增加量在3-6万人之间;贵阳市最为突出,五年增加28万余人、占全省增量的36%。2017年全省年末农村常住人口由2013年的2177.33万人减少到1932.5万人、共减少244.83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由62.17%下降到53.94%,城镇人口由1324.89万人增加到1647.52万人,增加322.63万人,城镇化率由37.8%提高到46.06%,五年增加8个百分点。实际上,市州所在地的城市(区)大多表现出吸引力不同程度增强的现象,流动人口规模呈现增加趋势,城市越大、流动人口越多,最突出的是贵阳市城区,其次是遵义城区,这反映出大中城市的人口吸引功能增强并与城市规模等级正相关。

表1 2013-2017年人口发展主要指标 单位:万人 ‰ % 岁 年

说明:数据来自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贵州省统计年鉴》;人口占比指标为2014年新增;人均受教育年限指标为2015年新增。

表2 人口流动表 单位:万人 %

(四)人口性别结构失衡状况有所缓解,但年龄结构仍属于收缩型

人口自然结构由性别结构和年龄结构构成,它对社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是全省男女性别比降低到正常范围内。2017年贵州省性别比为100:106,比2013年的100:109有所下降并控制在100:104至100:107的正常范围内。二是全省年龄结构仍属于收缩型。2017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41%,比2013年的22.23%有所上升;6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4%,比2013年的9.98%上升幅度较大;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7.19%,比2013年的67.79%下降幅度相对较大。这表明人口年龄结构波动较小,儿童比重缓慢上升,老年人比重上升幅度较大,仍处于收缩型。

二、人口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增长维持较高水平但仍低于预期

原本预期实施二孩政策并允许符合条件的家庭生三孩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会出现大幅度提高,但实际上低于预期。从全国看,2017年全国自然增长率为5.32‰,比2013年提高4个千分点,但低于2016年的5.86‰。从实际看,城市里,除了学校、医疗等少数行业家庭的生育愿望较强,其他行业,尤其是工作条件、经济条件较好的企业职工,家庭生育愿望并不强。政策对农村的影响很小(绝大多数家庭长期生育2孩或更多)。

(二)文化素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是义务阶段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低于全国水平。义务教育方面,2017年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8%,贵州省为90%,低于全国水平;高中教育方面,2017年全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3%,贵州省为87%,低于全国水平。二是高等教育发展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全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3.4%,2017年贵州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贵州低于2015年的全国水平。

(三)健康素质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7年贵州人口预期寿命比2015年全国水平(76.34岁)还低近2.5年。同时,贵州省存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人才不足的问题,具体包括:一是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尤其是全科医生人才严重不足,设施不完善;二是妇幼健康服务能力不足,全省还有20%以上的贫困地区市级妇幼保健院和县级妇幼保健院无法提供足够的住院分娩服务,相关专业执业医师短缺,母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全民健身公共设施不足,2016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为0.81平方米。

(四)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

一方面贵州人口结构仍处于收缩型,同时老龄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压力会日益加重,包括:一是老年人服务设施、专业人才和制度保障不足问题突出并不断显现,无论医疗卫生资源还是养老服务资源,全省都存在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的问题;二是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才短缺,还不能有效满足开展对老年人连续性的医疗、康复、护理等服务需要;三是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还未建立,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护理费用支出压力大。

三、推动人口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二孩激励政策制度和环境

实行积极的鼓励生育政策。建设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加大专业人才投入,包括:一是强化生育健康全程服务,推动实现母婴安全、儿童健康目标,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综合防治体系,开展母婴安全知识技能竞赛,创建妇幼保健重点专科,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二是加大力度开展关爱女孩、创建幸福家庭等活动,做好婴幼儿照护服务等。

(二)继续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一是增加大中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资源,解决大班额问题。二是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强农村教育资源利用率。三是提高师资水平。通过完善教师职称评定机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引进专业人才、引导优质师资力量下沉等方式提高师资水平。四是适当在课程中增加智能教育科目,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继续加大医疗体育资源投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

一是体育资源投入。把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小学课堂继续加强学生的体育能力建设,灌输正确运动方式,树立正确的运动观;城市公共体育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使市民有更多的体育锻炼场地;进一步提高农村公共体育场地利用率。二是医疗资源投入。继续推动医疗服务均等化发展。把发展多种医药卫生机构,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对医药卫生服务的多层次需求作为基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四)继续完善老龄化政策和老年人服务体系

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四有”目标。一是完善老年人保障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好老年人服务设施,完善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制度。二是积极推动社会组织发展。继续完善和落实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的政策,推动社会组织发展。三是培养一批老年医疗护理专业人才,满足老年人需要。四是探索发展“互联网+养老”。建立智能化养老服务平台,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内容,推动养老智能化。

猜你喜欢

贵州省人口全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上半年全省工业实现“双过半”目标
2018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表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