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碘海醇外渗致皮下水肿患者的治疗与护理
2019-02-10许晓凤
许晓凤
(昆山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 昆山 215331)
CT增强扫描作为提高病变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的一项重要影像检查手段,对碘海醇的使用必不可少。但临床上有报道由于造影剂的应用出现局部外渗、皮肤坏死、溃疡,甚至发生筋膜间隔综合征,给患者增加痛苦,影响治疗进度[1]。我院一例碘海醇外渗处理时将传统的封闭方法与局部湿敷、水胶体外用相结合,有效的阻止了并发症的出现,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33岁,因“尿频、尿急、尿痛伴腰痛、发热一天”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于2016年11月01日入院。入院辅助检查:上腹部B超:胆囊泥沙样结石或胆汁淤积,初步诊断:急性肾盂肾炎、胆囊结石。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者于2016年11月03日行上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右上肢注射碘海醇造影剂时,局部穿刺不畅,有外渗,穿刺失败,即将患者送回病房。查体可见患者右前臂穿刺处肿胀,大小约18.0×16.0cm,测上臂围28.5cm、下臂围21.0cm,肿胀区域皮肤苍白,皮温高,质感硬、患者主诉疼痛,Wong-Baker评分:3分。请院静疗学组进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及指导。
2 护 理
2.1 局部封闭
即予0.9%生理盐水5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利多卡因5ml进行局部封闭(环形封闭)。具体方法:使用安尔碘棉签消毒肿胀部位及周边皮肤,在肿胀外渗范围外缘约2.5cm处选取3、6、9、12点位置作为穿刺点进行封闭。选用5ml注射器皮下注射,进针后边退边抽回血边注射,四次注射均未抽到回血,每个点注射药液约3ml,注射后按压穿刺点至不出血。
2.2 硫酸镁联合地塞米松湿敷
3M水胶体局部外用 封闭注射后,局部穿刺点不出血后,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l+20%硫酸镁20ml持续湿敷。具体方法:将纱布完全浸湿,覆盖面积超过外渗部位外围3cm,外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松紧度适宜。每小时观察测量肿胀部位面积,保证纱布的湿润。11月04日患者右前臂碘海醇药液外渗致肿胀面积大小约为16.0×13.0cm,肘下臂围27.0cm,腕上臂围17.0cm,末梢血运良好,皮温较前明显降低,患者主诉疼痛缓解,局部肢体仍有麻木感。继续予以湿敷每日三次,每次30分钟,3M水胶体局部外用。至11月08日患者右前臂外渗水肿基本消退,局部皮温正常,麻木感消退,皮肤颜色恢复正常。
2.3 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
在治疗处理过程中,始终关注患者的心理。指导患者持续以三角枕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和淋巴液回流。
3 讨 论
3.1 药物外渗分析原因
3.1.1 碘海醇造影剂属高渗性溶液
一旦进入皮下间隙,能使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去平衡,细胞外渗透压可将细胞内水分吸出,使细胞严重脱水而死亡。当药物进入细胞时也将水同时带入细胞,使细胞机械性膨胀破裂而死亡[2]。
3.1.2 增强CT的特点
增冲击力强,一般检查时的注射速度在2ml-5ml/S之间,易造成造影剂皮下渗漏而引起大面积组织损伤[3]。
3.1.3 护理因素
护士经验不足、选择血管的粗细度或位置不当、静推前未确定留置针是否在血管内。护理人员缺乏外渗时的处理经验。
3.2 外渗后处理方法原理分析
3.2.1 利多卡因是一种局麻药
能阻滞血管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防止局部组织坏死。地塞米松是一种长效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炎症早期毛细血管的渗出、水肿,从而减轻输液外渗所致的局部红肿、疼痛[4]。
3.2.2 50% 硫酸镁溶液局部湿敷
可产生高渗透压,使肿胀部位组织水肿液在短时间内吸出、消肿,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3.2.3 3M水胶体敷料可吸收过多渗液,具有密闭、清创的功效。
3.3 预防性护理措施分析
3.3.1 操作前
向患者讲解此检查的注意事项及碘海醇药物相关并发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全面落实穿刺前对患者血管的评估,避开细小静脉,选择粗壮、笔直、弹性好的静脉。提高穿刺技术,尽可能避免穿刺失败。穿刺时要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穿刺针头部位需要妥善固定。最后使用高压注射器设定生理盐水20ml快速静推,确定套管针在血管内后,方可注射造影剂。
3.3.2 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
3.3.3 操作中通过机房摄像头持续密切关注患者
当发现药液外渗时,药液渗出量较大,此时应在不拔出穿刺针头的情况下立即回抽,使外渗药液尽可能多的被抽出,减少造影剂对皮下软组织的损伤。
通过本次案例,我们总结经验,临床中发生碘海醇外渗一定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要早期、足量、正确的局部封闭,还需采取综合的治疗措施,如立即停药,回吸,尽可能将针头、皮管内及皮下水疱液吸出,局部硫酸镁湿敷配合水胶体的使用,能提高湿敷疗效,缩短痊愈时间,治疗过程中不增加医疗成本且简便,护患均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