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 年来屯垦戍边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2019-02-10王小平
王小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新疆 五家渠831300)
改革开放40 年来,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再到习近平,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到加强兵团,再到做强兵团,从“当好三个队”到“发挥好三大功能”,从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到“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历届中央领导集体把屯垦戍边理论创新和总结实践中的发展经验紧密结合起来,根据新疆独特的区情和兵团承担的屯垦戍边使命,以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祖国西北边防为目标,不断总结屯垦戍边的实践经验,丰富发展屯垦戍边理论,用发展的理论指导兵团的屯垦戍边实践,两者相辅相成,既促进了屯垦戍边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也促进了屯垦戍边事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祖国西北边疆的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提升了屯垦戍边的地位——“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
屯垦戍边,是中国历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重要国策。江泽民在1997 年指出:“历朝历代对新疆地区的统治和管理,都把屯垦戍边作为开发新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国策。……这对统一国家、巩固边防、促进新疆地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4032014 年习近平在视察新疆时也指出:“历史上,从秦始皇时代后的各个朝代都把屯垦戍边当作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重要举措。新疆地区的屯垦活动,从汉武帝开始,已经有2000 多年的历史。”[2]
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屯垦戍边在新疆所产生的独特作用的情况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面对新疆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治理新疆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中央充分肯定兵团屯垦戍边在治理新疆中的特殊重要性。1981 年在恢复兵团时,邓小平对兵团定位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就是现在的农垦部队,是稳定新疆的核心。”[3]137此后,面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境外敌对势力想方设法插手新疆问题,新疆的稳定和安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日益发挥出重要的战略作用,中央对兵团屯垦戍边在新疆的地位逐步放到整个国家战略中来认识。1990 年国务院在《关于调整兵团计划管理体制和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面对当前国内外形势,加强生产建设兵团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屯垦戍边、稳定全局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17620 世纪90 年代中期,针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新疆的民族、宗教问题来分裂新疆的事实,中央在总结历代新疆屯垦戍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兵团屯垦戍边所产生的作用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江泽民指出要“把兵团屯垦戍边工作放到边疆历史长河中、放到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中、放到新疆稳定和发展工作大局中加以观察,其深远意义可以看得更加清楚”[3]204,并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搞好兵团工作,对于保持新疆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发展、巩固西北边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搞好新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关系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着十分重要的棋。”[3]205
进入21 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随着新疆周边形势的变化,特别是“三股势力”与境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企图把新疆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日益猖獗,使得新疆处于更趋复杂的内外环境中,由此新疆在国家中的战略地位更显突出。中央也反复强调新疆的重要性,“新疆战略地位重要,对我国稳定和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230,“新疆在我国发展和稳定大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3]270……面对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总结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全面考虑新疆的治理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兵团屯垦戍边具有更为特殊而重要的作用。2006 年,胡锦涛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和一个重大举措。”[3]268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为实现中国梦的目标,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的长期稳定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 年,习近平指出:“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务必高度重视,常抓不懈。”[3]327为了国家大局发展,中央对兵团屯垦戍边所产生的作用就更为看重,2014 年,中央在兵团成立60 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在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进程中,兵团地位更加重要、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3]340因此,中央对兵团屯垦戍边在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也明确起来。2014 年,习近平在视察新疆时就指出:“在新疆组建、恢复生产建设兵团,不断加强兵团工作,支持兵团发展壮大,是中央治国安邦的一项战略性决策,是维护国家统一、开发建设边疆的重大举措。”[1]405“在新疆组建担负屯垦戍边使命的兵团,是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2]
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几届中央领导集体都极为重视兵团在新疆的重要性。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先是从“稳定新疆的核心”——新疆治理的角度来看待兵团的重要性,到“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从治疆治国的战略高度来看待兵团,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来看待兵团屯垦戍边在新疆和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央一以贯之的思想,正如2014 年中央在庆祝兵团成立60 周年大会上所指出的:“在新疆组建和发展兵团,是党中央治国安邦的战略布局,是强化国家边疆治理的重要方略,破解了历代屯垦‘千秋大业,一代而终’的困局,成为维护新疆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开发建设边疆的重大制度创新。”[3]335中央对兵团屯垦戍边地位的充分肯定,表明了中央对兵团屯垦戍边事业极为重视,凸显了屯垦戍边在国家整体战略中的重要性。而新疆的发展和稳定,也向世人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兵团屯垦戍边在新疆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是国家治理新疆和维护祖国西北安全中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延伸了屯垦戍边的内在功能——兵团要“发挥好三大功能”
屯垦戍边是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诸多功能为一体的边疆治理策略。从兵团成立起,中央就要求兵团在新疆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发挥“生产队、工作队、战斗队”的综合性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面对新疆复杂的社会形势,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兵团要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和巩固边防的重要力量。进入20 世纪90 年代,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要求兵团继续发挥“三个队”的功能,做“生产建设的模范、安定团结的模范、民族团结的模范,以及稳定新疆和巩固边防的模范”[4]7。
屯垦戍边的生命力在于与时俱进,在于其能够适应边疆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发挥稳边、固边的作用。进入21 世纪,新疆内外形势的变化需要政策的相应调整,中央及时对兵团屯垦戍边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2006 年胡锦涛指出,兵团要“更好发挥改革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建设大军作用,更好发挥增进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的中流砥柱作用,更好发挥巩固西北边防、维护祖国统一的铜墙铁壁作用”[3]268,同时要求兵团处理好屯垦与戍边的关系、特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的关系、兵团与地方的关系,推进兵团快速发展,从而更好为中央的治疆战略服务。
新疆的治理还面临严峻的挑战,要求中国共产党在现代传媒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全面地结合时代的变化和国际环境从顶层考虑设计治疆方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对兵团屯垦戍边在新疆的独特作用有了更为全面的考虑,不仅明确要求“兵团的同志要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完成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重要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1]421,同时更明确提出,“要发挥好兵团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使兵团真正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2],从而跳出过去的思维,从更高的战略空间和时间纬度来要求兵团,要求兵团更深层次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人口等方面在新疆发挥独特作用,丰富了新时代屯垦戍边的内涵,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屯垦戍边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央的要求下,兵团加快发展,不断充实壮大自己屯垦戍边的规模和力量,到2017 年兵团发展成为拥有14 个师,178 个农牧团场,包括15 家上市公司在内的8 000余家工交建商企业,同时还有2 所综合性大学、303 所中小学、211 所医院和卫生院等一批教科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单位。兵团的这些团场、企业、学校、医院呈插花状态分布在全疆各地,伴随而来的是兵团人在全疆各地工作和生活,有助于在新疆形成各民族相互嵌入的居住格局,通过共同学习、共同生活、共同工作、共同维稳、共同致富,增加了新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内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的机会,较好地在新疆发挥了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等特殊作用,朝着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的方向迈进。
三、明确了屯垦戍边的政策支持——“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屯垦戍边是历代中央政府治理边疆的重要国策,从汉武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在经营新疆时都实行屯垦戍边政策,以更好地维护中央政府对新疆的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总结历代经验教训,1954 年10 月在新疆成立了兵团,以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为中央治理新疆服务,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1975 年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于“左”倾错误等因素的影响,兵团被撤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面对新疆日益复杂的形势和苏联入侵阿富汗带来的周边国际局势的变化,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决定恢复兵团。1981 年邓小平同志在新疆考察时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3]1361981 年12 月,中央正式发布恢复兵团的决定,要求兵团继续履行屯垦戍边的使命,“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作出新的贡献”[3]144。
兵团是新疆的组成部分,实行“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体制,在建设新疆、保卫新疆、稳定新疆中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兵团恢复后,从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历届中央领导都充分肯定加强兵团屯垦戍边的重要性。1998 年,江泽民在视察新疆时明确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担负着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重要使命,地位和作用都非常重要。”[1]4202001 年,胡锦涛指出:“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这‘三股势力’活动猖獗,对我国新疆的影响不可忽视。新疆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新的形势对加强兵团建设、发挥兵团作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4]9也正是因为新疆繁重的反恐维稳任务和艰巨的发展任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明确加强兵团工作的重要性。习近平2014 年在视察新疆时指出:“兵团的存在和发展绝非权宜之举,而是长远大计。新形势下,兵团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做好新疆工作,必须把兵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2]2014 年5 月李克强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发挥好新形势下维稳戍边的特殊作用。”[5]
正是准确认识到加强兵团屯垦戍边的重要性,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加强兵团,以有利于兵团更好发挥自身的作用。1990 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调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管理体制和有关问题的通知》,批准兵团实行计划单列。199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兵团工作,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1998 年,江泽民指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效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兵团发展遇到了新情况新问题,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对此,中央是高度重视的,已经并正在采取措施帮助兵团理顺关系、壮大实力。”[3]206-2072000 年,为充实兵团力量,中央决定把兵团三个管理局(副师级)升格为三个农业建设师。2007 年9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家对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以及对新疆的支持政策,同样适用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2872012 年,国务院批准同意兵团设立阿拉尔和五家渠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年,中央同意把兵团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师”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师”,为兵团各师的发展摆脱长期存在的“农”字限制创造了更好的外部发展条件,拓展了兵团和各师发展二、三产业的空间。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再次指出:“中央一直强调,对自治区的支持政策,兵团同样适用;对困难地区和对口支援受援的政策,所在地兵团师团场同样适用。”[3]331
在中央的支持下,在对口援疆省市的帮扶下,经过兵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兵团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实力明显增强。从兵团恢复初期的1982年到2017 年,兵团人口由219.66 万人增长到300.53 万人,从业人员由95.96 万人增长到144.17万人,国内生产总值由13.07 亿元增长到2 339.07亿元。兵团的发展壮大,为兵团履行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激活了屯垦戍边发展的动力——“全面深化兵团改革”
兵团成立于计划经济时代,其“党政军企”合一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具有集团化的综合优势,也极其有利于计划管理,并因此创造了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发展业绩。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兵团计划管理模式面临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并因此制约了兵团的发展。1981 年,中央在关于恢复兵团的文件中就指出:“兵团要实行企业管理,积极推行经济责任制,整顿和发展各项生产事业,办好社会主义大农业,实行农林牧副渔综合经营,发展农工商联合企业,大力兴修水利灌溉和水力发电,大力植树造林,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继续搞好农业机械化,提高经济效果。”[3]143从而提出了兵团改革的问题,但在当时的认知条件下,兵团改革的重点是在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同时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1986 年,中央明确要求兵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当前的改革,要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这一中心环节,着重解决好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的经济关系问题。”[3]162按照中央的要求兵团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在团场推行农牧职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牧团场经营责任制的改革,在工交建商企业推行了扩权让利、承包经营的改革,初步搞活了兵团内部的机制。
上述改革起到了推进兵团发展的作用,但对兵团来说,沉重的历史负担和承担使命的特殊性,决定了仅有内部机制的改革还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必须要有更大的改革动作。在这种背景下,为更好发挥兵团屯垦戍边的作用,1990 年国务院颁发《关于调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计划管理体制和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兵团实行计划单列,对兵团的整体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随后,在国家有关部委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兵团成为国家计划单列单位,为兵团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此基础上,中央也要求兵团推进内部的改革,使兵团的活力得到释放。1997 年,江泽民就指出:“兵团内部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深化改革,搞好规划,严格管理。”[3]198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兵团因“党政军企”合一体制带来的高度计划管理模式制约了兵团的发展。对此,中央一方面要求兵团在坚持“党政军企”合一体制的基础上,强调要把兵团组织化程度高、集团化特点突出、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不断强调兵团要加快改革的步伐,解放生产力,从而用强大的实力为中央治疆战略服务。2006 年,胡锦涛指出兵团要“主动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加快兵团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为兵团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3]269。2010 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加快兵团发展,根本出路在于推进自身改革、注入发展活力”[3]312。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在这一战略目标下,加快兵团改革,使兵团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融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框架内来履行屯垦戍边使命,是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内容。2014 年,习近平在视察兵团时指出:要“全面深化兵团改革”[2]。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深入研究兵团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制约和突出困难,加强顶层设计和法制建设,全面深化改革,支持兵团发展壮大。”[3]329“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兵团内部改革,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3]3312017 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对兵团改革作出顶层设计,指导兵团进行全面改革,以增强兵团的活力,促进兵团快速发展,积蓄强大的实力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
在中央的指导下,兵团紧紧围绕“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大力推行全方位的改革,先后实行了内部行政管理体制、经济管理体制、团场经营模式和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的改革,有些甚至是“伤筋动骨”式的变革,这些改革使兵团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融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内,有效地激发了兵团的活力,兵团的特殊体制优势得到释放,为兵团经济的快速发展激活了强大的内生动力。进入21 世纪后,特别是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兵团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从2010 年到2017 年兵团的年增长速度都保持在8%~18.4%之间,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4 559元增长到36 730元,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由8 782元增长到17 786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工群众收入的提高,有效地起到了壮大兵团实力的作用,起到了集聚人口的效果,为兵团在新时代履行好屯垦戍边使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力基础。
五、拓展了屯垦戍边的载体——“设市建镇”
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也是进一步促进某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富起来”“人的全面发展”,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理念上逐步推进,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发展的重要内容。面对边疆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为留住职工队伍,有利于屯垦戍边使命的完成,必须不断改善兵团职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顺应时代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创新屯垦戍边新的载体和平台,从而更好地凝聚人心、吸收大批人员履行屯垦戍边使命,就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地区实现自身宗旨和发展理念的需要。
随着兵团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改善兵团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进入20 世纪80 年代后,中央开始大力支持兵团城镇化建设,以支持兵团的进一步发展,为集聚人口创造条件。1984 年,农牧渔业部在《关于加快农垦企业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国营农场场部要成为现代化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中心,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城镇。”[6]173场部建城镇的决策为兵团推进垦区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群众要求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兵团要更好发展也要有新的平台和聚集点。中央对兵团的城镇化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97 年中央明确提出在兵团新建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五家渠市、北屯市4 个自治区直辖市,“九五”期间中央同意重点支持兵团38 个团场小城镇建设,并提供财力支持。2001 年,胡锦涛指出:“要加快垦区的城镇化建设步伐,营造屯垦戍边的坚强堡垒。”[3]2442007 年9 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兵团要“按照石河子模式,在战略地位重要、团场集中连片的垦区新建几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3]287。2010 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从安营扎寨到设市建镇,表明了兵团发展壮大的辉煌业绩,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一座城镇,就是一个现代文明的聚集地、一个维稳戍边的堡垒。要研究制定加快兵团垦区城镇发展与合理布局的相关措施,选择战略地位重要、经济基础较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垦区城镇,按照石河子模式增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的县级市,并纳入国家城市规划建设体系。”[3]311兵团推进城镇化得到了中央战略层面的大力支持,为推进兵团垦区城镇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再次指出:“支持兵团加强特色城镇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师市合一、团镇合一,使城镇成为集聚人口产业、加强民族团结、示范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3]330
在中央的支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统一领导与规划下,兵团以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空间为重点,统筹产业布局和城镇布局,按照“师市合一、团镇合一”的原则和师建市、团场建镇的思路,大力推进垦区城镇化进程。截至2017 年,兵团已建成阿拉尔市、铁门关市、图木舒克市、可克达拉市、双河市、五家渠市、石河子市、北屯市、昆玉市9 个自治区直辖县级市和金银川镇、沙河镇、双城镇、永宁镇、博古其镇、双丰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北泉镇、石河子镇11 个建制镇,同时还有100余个团场场部的非建制小城镇为补充,初步形成以城市、垦区中心城镇、一般团场城镇、中心连队居住区的发展架构,与新疆城镇职能互补,具有兵团特色的城镇体系,城镇化率已达62.3%。城镇化的推进促进了各垦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备,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兵团城镇星罗棋布地分散在新疆广袤的国土上,已经逐步发展为区域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人口、资金、产业、人才、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的集聚之地,既推进了新疆城镇化进程,也有利于兵团更好地履行屯垦戍边使命。
兵团要大力推进“设市建镇”的城镇化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中央对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层次,中央发展理念的转变赋予了屯垦戍边以新的时代内涵,“屯城戍边”成为屯垦戍边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屯垦戍边的实践空间和平台,充实了屯垦戍边理论内涵,而且使得屯垦戍边事业的发展更具人性化和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六、确定了新时代屯垦戍边的重点布局方向——“向南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根据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力的变化,把过去屯垦戍边主要防范外敌入侵转变到维护边疆稳定和防止敌对势力分裂国家领土上来,放到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明确提出新时期的屯垦戍边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边疆稳定服务。屯垦戍边职能的转变,不仅要求兵团要有更强大的实力,而且也要求兵团改变20 世纪50 至70 年代在新疆形成的“北强南弱”的布局。早在20 世纪80 年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就要求兵团加快在南疆力量的发展,“要使兵团农垦事业的重点逐渐向南疆转移”,“生产建设兵团要同南疆各族人民一道,共同开发建设南疆,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和其他各业,为南疆的经济发展,为南疆各族人民脱贫致富多作贡献”[3]154-155,提出了兵团要加快在南疆发展力量的“命题”。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新疆南疆不仅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基础公共设施落后,农牧民人均收入偏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缓慢,而且绿洲与绿洲之间极为封闭,反分裂反恐任务艰巨。南疆成为新疆治理中的“棋眼”,中央对南疆问题更为关注,明确指出:“要把加快南疆发展放在突出重要位置,这对于促进新疆区域协调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确保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都有着特殊的重大意义。”[1]672-673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南疆问题就不仅仅是发展经济的问题,还必须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民族等多方面着手。为此,中央多次明确要求兵团加快在南疆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在新疆发挥屯垦戍边的作用,特别是在南疆发挥出独特的作用。胡锦涛2001 年在兵团视察时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兵团,特别是要加强边境和南疆的团场建设。”[3]2242010 年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兵团的所有民生建设,都要把边境和南疆团场作为重点。”[3]3122014 年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完善兵团布局,支持南疆现有师团发展,在南疆有条件的地方适当增加团场数量,优先设市建镇。”[3]3302017 年底中央又专门就兵团向南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和目标。中央的要求明确了未来兵团屯垦戍边重点发力的方向,这就是要加快兵团在南疆力量的布局和发展,壮大兵团南疆师团的实力,为南疆和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从根本、基础、长远上发力。
按照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的要求,20世纪80 年代后期,兵团党委根据新疆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使命,明确提出“整顿边境,稳定腹心,重点南移”的发展方针。20 世纪90 年代后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兵团大力支持南疆师团加快发展。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方面兵团大力推进北疆师团的建设,尤其是借助国家“金边工程”的支持大力巩固边境师团,确保北疆师团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兵团加快了在南疆布局的步伐,制定兵团“向南发展”规划,加大对南疆师团的扶持和投资力度,先后建立了37 团、38 团、224 团、225 团,同时扩建了47 团、54 团、东风农场、莎车农场、皮山农场、一牧场等一批原有团场,使兵团在南疆的布局更为合理,兵团在南疆的承载力、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有助于兵团更好地在南疆发挥调节社会结构、推动文化交流、促进区域协调、优化人口资源的作用,为确保南疆出现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结构性变化贡献力量。
边疆治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同时,边疆治理需要因时因地采取有利于国家统一的独特政策,才能真正因地制宜地解决边疆的独特问题。屯垦戍边是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的重要方略,是中央政府促进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巩固西北边防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40 年来,面对新疆独特区情和周边国际环境变化带来的发展和稳定问题,不论是中央屯垦戍边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还是兵团的屯垦戍边实践,其紧紧围绕的都是通过发展壮大兵团,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服务,为巩固祖国西北安全服务,为国家的边疆治理服务。而全体兵团的干部职工也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全国各地的帮助下,面对改革和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与难题,持续不懈地攻坚克难,确保了兵团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维稳戍边能力不断提升,较好地在新疆履行起了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使命,为新疆发展和稳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并用自身的实践为中央推动屯垦戍边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