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手术后妊娠行阴道分娩对母婴生命安全及新生儿质量的影响
2019-02-10薛健
薛 健
(华润武钢总医院,湖北 武汉 430080)
近年来临床中宫颈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并且也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发病趋势,对于女性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虽然通过冷刀锥切除术及环形电切术等等宫颈手术可取得满意疗效,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然而关于宫颈手术后患者妊娠是否可以采取阴道分娩以及对于母婴安全和新生儿质量等影响也成为近年来临床医师的重点关注问题[1]。本次研究将重点探讨宫颈手术后妊娠产妇行阴道分娩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2月院内诊治的宫颈手术后妊娠产妇2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最终分娩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阴道分娩)与对照组(剖宫产术)。其中,观察组180例,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29.2±0.6)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40.2±0.3)周;对照组86例,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29.5±0.4)岁;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40.1±0.5)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产妇均于产前接受常规产前检查,胎儿均为头位。经由阴道检查提示产妇宫颈完全成熟,同时骨盆正常、产道状态良好。胎儿的预估体重均<4.0 kg。对照组产妇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观察组产妇则均行阴道分娩,在产妇分娩前需要完善好相关的急诊剖宫产术准备,并由专人对产妇产程加强密切监测,处于活跃期及第二产程宫缩乏力时可适当给予产妇小剂量催产素以提升产力,可适当放宽产妇的阴道助产指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围产期指标,包括产时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母婴安全情况,包括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以及产妇产褥期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围产期指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为(166.62±11.33)mL,新生儿Apgar评分为(9.36±0.43)分,住院时间为(3.12±1.26)d;对照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为(237.59±21.62)mL,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1±0.13)分,住院时间为(6.24±2.31)d。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母婴安全情况对比
观察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例,未发生新生儿肺炎、产妇产褥期感染等情况,并发症率为0.56%;对照组发生新生儿新生儿肺炎2例,产妇产褥期感染2例,并发症率为4.65%。两组母婴并发症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宫颈疾病属于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且多数女性为了确保生育功能而选择接受冷刀锥切术或环形电切术,然而关于宫颈手术后对于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和分娩结局是否会产生不利影响,也成为临床中的重点研究问题[2-3]。近年来,随着我国临床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阴道分娩方式的安全性也得以显著提升,针对可满足阴道分娩条件的产妇来说,特别是对于接受宫颈手术后的分娩产妇来说,若能够选择通过阴道分娩对于母婴健康和产后恢复均具有重要影响。阴道分娩与剖宫产术相比能够降低对产妇的损伤,并且有利于产后恢复。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产妇通过采取阴道分娩,该组围产期指标优于对照组,并且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提示,针对接受宫颈手术的妊娠产妇来说可以选择阴道分娩方式,并且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母婴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宫颈手术后妊娠产妇行经阴道分娩,有利于维护母婴的生命安全并确保新生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