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9-02-10刘玉婵陈剑娴
刘玉婵,陈剑娴
(解放军第904医院苏州院区,江苏 苏州 215000)
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为妇科患者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医治手段,也为她们的康复提供了更强的保障。鉴于妇科患者病情的复杂性,临床护理的难度和风险也在逐渐增强,从而产生更多的医患纠纷。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护理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妇科护理不仅要求护理人员有较高的护理技能,而且她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具备更高的职业情操。
1 妇科护理中存在的隐患分析
1.1 医师方面的风险
长期以来,医院中的医师人员数量少,患者多,造成医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手术台上度过的,工作任务重,劳动强度大,造成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从而无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跟进和有效的处理。有时候,医生会采用口头方式向住院医师传达医嘱,再由住院医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由于传达不到位极容易产生风险事件。加之,部分住院医师的临床经验有限,解决临时性突发性问题的能力不强,往往会造成一些不可预料的问题,从而无法达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预期。这时,患者就会将矛头指向护士身上。
1.2 护士方面的风险
护理人员紧张是造成医患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与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相反的是,护理人员数量增长有限,导致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强度大。通过一名护理人员要同时为多名患者服务,加班加点的情况十分突出。长期以来,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处于亚健康的状况,容易引起护理人员工作的情绪化,进而与患者及家属产生矛盾。加之,护理人员接受的教育程度不高,他们的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有限,在遇到突发的事件时不能从容应对,无法有效地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进而产生风险事件。
1.3 患者方面的风险
妇科患者的病因较为复杂,只有通过医生、护士及患者三者的高度配合下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由于医生和护士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职业素质和道德相对较高,基本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然而由于患者的年龄,习惯等不同,他们在接受治疗结果时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们一旦对治疗效果不理想就会对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水平产生质疑,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不能接受医护人员建议,导致病情的加重。患者的病因大多是不良的生活及作息习惯导致,但是他们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之前的不良习惯,从而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影响治疗进程。还有部分患者为了节省医疗费用,他们在没有康复的情况下急于出院,造成病情恶化。
1.4 设备风险
在护理工作中,护理设备可能会存在着一些设计上的缺陷或者是设备损坏的情况,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也可能对患者产生一些伤害。比如,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时,如果设备老旧或者缺乏灵敏性,这不仅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而且还有可能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伤害。
2 妇科安全医患的应对策略
2.1 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妇科护士及医师要树立起爱岗敬业的风气,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对患者进行医护时要以更加认真负责细心的态度来对待。医院管理者要制定相关的工作考核细则,用制度来监督考核他们的工作完成情况。
2.2 科学安排护士的工作,增强他们的业务素质
针对护士人员少,工作任务重的情况,医院的管理方要以人为本,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他们的上班时间,杜绝超时加班的情况,确保他们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另外针对护士人员业务技能和理论知识不高的现状,医院管理者一方面要鼓励他们通过自学渠道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操作水平上,要多动手操作,积累操作经验。
2.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事实证明,大多的风险事件都是由于沟通不畅引起的。作为医院从业人员,要正视患者的合理诉求,加强与患者沟通的频率,耐心处理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同时在护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对那些在心理上有压力的患者及时进行疏导。只有让患者满意,才会增强他们对医院的信任。同时患者也要增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在住院治疗阶段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保持乐观健康的心态,出现问题要多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联系。
2.4 加强设备的管理
制定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采购、日常维护等环节的管理,杜绝有设计缺陷的设备进入医院。同时要安排专人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检,对那些老旧的、损坏的、不灵敏的设备要进行及时的维修和更换,这不仅是一个医院的硬件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保障患者能够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
3 结论
随着患者生活水平和意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患者的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护理安全的隐患,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虽然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医患,但是并不代表这些隐患不可避免和消除。作为医院一方,要从从业人员,制度设计以及设备管理等方面加强管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为患者要积极配合医院的治疗护理措施,积极调整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