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人民立场的四个维度*

2019-02-10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徐州221000

关键词:呼声改革开放改革

刘 勇,韩 叶(江苏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21。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始终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这一点,将人民的需求与呼声作为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围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使发展能进一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从改革的触发点到改革过程中的方法、原则再到改革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推进改革的全面深化。具体体现在:紧紧围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与物质利益需求推进改革的深入,使改革真正服务于民;在改革的进程中,始终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推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使全面深化改革成为最广大人民的事业,成为人民的自觉行动;将人民的满意程度作为评判改革成效的最终依据,使人民立场真正贯彻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方面面。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触发点:人民呼声

密切联系群众,顺应人民呼声,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能否始终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需求与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决定了我们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百业待兴,人民群众呼唤着生活的改善、经济的发展,力求改变现存状况。在此基础上,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三个“五年计划”,以期逐步实现农业、工业、科教文化与经济等方面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发展一度陷入困境,整个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但总体上来说,这一时期的国民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社会发展中逐步改善,其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邓小平同志指出,要想建设好社会主义,就必须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这项基本国策的推动下,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吃得饱、穿得暖已经不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教育普及率逐年上升,国民素质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中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人民的需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江泽民同志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胡锦涛同志立足社会发展实际,以人民对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呼声为触发点,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步入新时代以来,人民的呼声从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需要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人民呼声的转变,意味着新需求与新问题的出现,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满足人民的需要。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认真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3]67,要结合实际情况,顺应人民呼声,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入。

以人民呼声为触发点的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改革过程的方方面面。作为改革的排头兵,经济既是改革成果最直接的反映,也是改革过程中问题最集中的领域,更是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根本。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新困难和新挑战,如城乡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较大,人民和时代呼唤着能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呼唤着贫困地区的发展,呼唤着全国一起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基于人民的这些呼声,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1]32-33,不断推动经济领域改革的深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关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呼声牵动着社会的方方面面。人民关心的经济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要,是我们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立足点。

以人民呼声为触发点的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不断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的实践中。例如,人民对立法的期盼:期盼法律好用、管用、能解决实际问题。基于人民群众的这一呼声,十九大报告给出了明确的答复:“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1]38-39。此外,面对人民日益强烈的民主诉求,习近平总书记以此为出发点,提出“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1]3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人民呼声,不断拓宽改革的广度与深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诉求,同时多次提醒全党:“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1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

以人民呼声为触发点的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文化诉求的道路上。长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直以其文化的霸权,通过多种途径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极大冲击和影响了主流话语对青少年的价值引领力。诚然,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不断发展的多元文化回应了社会各阶层的文化需求,成为我们改革开放进程中认识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解码器”。但是,作为双刃剑的另一面,多元文化尤其是西方价值的渗透,也成为我国优秀文化的“腐蚀物”。在“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好的”等一系列思想的误导下,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等错误思潮,正在不断蚕食我国青年一代的精神世界。人民群众要求进一步弘扬社会主旋律,不断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顺应人民呼声,提出新时代要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方法:依靠人民

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4]人民作为社会实践与社会生产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所取得的一切成效,不仅仅是因为改革顺应了人民和时代的要求,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更重要的是,改革的全过程与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推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今天,站在新时代的全新历史起点上,中国共产党要胜利完成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事业,必须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5]514。

第一,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必须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内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对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认识,使人民群众自觉地有意识、有目的地投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活动中。人民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应当是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等社会体制改革的参与者,更应当是全面深化改革实践成果的直接受益者,但实际情况却存在偏差。例如,国有企业以及社会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本应属于全体人民所有,使人民受益,但由于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程度,以及相关制度的影响和制约,人民并不能十分平等地享有这些物质财富,反而可能在具体分配过程中存在分配不公,造成贫富差距以及区域不平等等现象。因而,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齐心协力推进改革”[5]545,依靠人民的力量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更好地实现改革成果的共享。

第二,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必须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利益,进一步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6]。显而易见,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是有生命的个体为了生存而进行有目的的物质生产,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和需要。人民投身到社会实践就是为了在改革中维护自己的利益。换言之,人民之所以愿意为改革事业奉献自己、贡献力量,是因为改革发展能满足人民的需要和利益。脱贫攻坚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反腐败斗争能取得压倒性态势、生态文明建设能取得显著成效,均是因为这些措施与人民的需求与利益相一致,人民自发自愿投入其中。因此,必须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进一步激发人民首创精神,才能赢得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战。

第三,依靠人民推动改革的全面深化,必须动员每一个社会成员参与其中。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且覆盖各个方面、各个领域,既深刻影响着国家发展的大方向,也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小利益、小需求。人民群众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和内在动因,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3]68正是因为改革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得到了亿万人民的支持,我们关于改革的经验才愈加丰富,道路才越走越宽。为实现全面小康而制定的精准扶贫的各项举措,离不开无数基层干部的无私付出和配合;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而制定的生态环境改革的举措,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同样,实现教育公平,离不开一线教育工作者们不懈奋斗;实现祖国统一,离不开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改革中的每一项政策的落实都离不开人民的努力,都必须依靠人民去实践、去落实,离开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必将停步不前。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宗旨:服务人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需求,使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为了更好地实现和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文化需求,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经过四十多年的实践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济持续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精神面貌、国家的整体形象焕然一新;政治体制日益完备,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社会民生得到进一步保障,教育、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文化自信由内而外日益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得以巩固与发展,成为全体中华儿女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可以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7]。

为了服务人民而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对意识形态“极端重要”的定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以及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感到不安,开始有目的地针对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则体现为一大批误导性极强的社会思潮的涌现。新自由主义、宪政思潮等等,不断冲击着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其中以互联网领域的渗透最为严重。一批拥有上万粉丝的“博主”,在网络上“带节奏”,诋毁革命先烈、否认我国历史,宣传所谓的普世价值观,严重影响了我国人民对于清朗网络空间的需求。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153,将意识形态作为党的一项工作来抓,不断巩固强化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保障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具体而言,就是要“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3]155,并“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3]198-199。政府要通过多种手段,加强对各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切合人民的精神需求。

为了服务人民而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推动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人民摆脱了物质上的贫乏,发展文化产业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文化的高度繁荣充实人民的精神领域。具体体现在:警惕长期以来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人民由内而外的自信。《厉害了我的国》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示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等超级工程背后的故事,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凸显了每一个工作岗位上的“螺丝钉”无私的奉献。通过该片,中国共产党向人民交出一份“工作报告”,向世界展现“中国实力”,这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的自信心,也从另一方面增强了人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

为了服务人民而推动的全面深化改革,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中。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给人民生活带来改善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步入新时代,人民迫切需要改善现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重视环境的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环境保护和恢复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对高污染的工业、产业实现技术转移,提倡绿色、可循环的发展方式;对被破坏的环境,采取修复、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其目的就是让人们能够呼吸到健康的空气、生活在舒适的环境中,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满眼的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这一系列的成果和突破,人民是最直接也是最终的受益者,我们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为人民服务。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评判标准:取决于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和政府的工作究竟做得如何,改革是否真的收获颇丰,人民群众的感受才最为深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3]28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历史,人民群众作为改革的力量源泉和改革成果的享有者贯穿始终,也只有人民才能做全面深化改革的评判者。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果断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今天,我们的改革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崭新局面,改革的广度、深度、力度前所未有。全面深化改革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成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拥护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先,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国内生产总值名列世界前茅,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度过节假日的方式从以前的“回家过”到现在的 “全家出游”,对食物要求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这一系列的转变都在表明我国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对物质文化的追求已经不再是人民生活的全部,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文化领域的发展。其次,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高。放眼望去,现代化的农用设备越来越多,施肥撒药有专用的无人机,收获粮食有全自动的收割机,等等,这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使粮食生产率也得到提高。2019年3月中旬,网络上出现“香椿自由”一词,该词指能否实现想吃香椿就不用顾及其价格随时可以吃,成为网友用来衡量财富的新标准。香椿本来是一种落叶乔木,不属于常见菜品,本应该是野菜的香椿却被炒出上百元一斤的价格,初闻觉得不可思议,但仔细思考,不难发现隐藏在“香椿自由”背后的人民饮食观念的变化。温饱不再是问题,人民在追求吃得饱的同时更加注重吃得好、吃得健康。全面深化改革,使人民的获得感、满足感得到显著提高,人民愿意拥护全面深化改革。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大批惠民举措得到落实,人民赞成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养老、医保、住房等人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被开诚布公地提出且逐步完善。从“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1]47到“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1]48,这些论述思人民所思,忧人民所忧,致力于解决人民关心的一切现实问题。脱贫攻坚战取得重大进展,一批贫困县、贫困村与贫困户,在国家生态扶贫、异地搬迁等脱贫措施的帮助下,顺利脱贫。扶贫过程中注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无技能劳动者的就业渠道。教育事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中西部及农村地区的教育。政府在中西部及农村地区学校硬件设施上给予帮助、支持,并采取相关措施,鼓励教师前往这些地区任教……正是因为人民的切身利益在改革过程中得到了实际落实,人民支持改革的全面深化,才有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成就,才有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提出。

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实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人民高兴并答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自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论述影响并指导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已经建立,重污染、高能耗的企业正逐步减少;环境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雾霾天气出现率逐年递减;人民环保意识也得到了显著增强。例如,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原本有一片采煤塌陷区,经过这些年的改造建设,一跃成为国家4A级景区。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更是有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本依靠采煤生活到依靠“风景”挣得收入,不仅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生活水平也随之改善,人们也从一开始的不愿意搬迁、搞建设到积极投入建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32

猜你喜欢

呼声改革开放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植树节里小鸟的呼声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肥企呼声:出口退税 我们不应缺席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管制硅谷的呼声越来越大
倾听人民呼声 回应群众期待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