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看重感的内涵、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2-10经卫国周勋勋
经卫国, 周勋勋,王 莹,李 唯
(1.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a.物联网技术学院,b.机械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2.南京理工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4)
近五年来,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基本覆盖了个体心理健康与社会、家庭、人生和谐相统一的精神追求,充分反映了人类世界对个体心理卫生状况的高度重视。人的精神卫生水平影响机制包括多个方面,既有个体自我意识的感知,也有外在环境对个体社会知觉的影响。纵观国内外心理健康研究历史,学者们在研究心理健康问题上,积极关注个体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较为稳定的心理元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对社会因素关注较少。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都被打上富有社会历史特色的烙印,心理健康问题也不例外。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形成与发展同样深受成长过程中外在环境、社会关系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因此,通过个体对他人关注自我、看重自我的社会认知与主观体验——被看重感(perceived mattering),侧面折射出人际系统环境因素存在的互动问题,深入探索个体被看重感的心理生成机制,为进一步改善人际生态系统和优化个体心理卫生水平提供了理论意义。
被看重感作为现代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变量,在国外研究发展已近40年,这意味着心理健康研究取向开始从考察影响心理卫生的内在因素向外在因素转变。国外对被看重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主要表现为对其概念、结构、测量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大部分学者认为,被看重感与诸多积极或消极的心理品质有着显著关联,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着密切联系。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个体主观意识到自己被他人看重的程度[1],将对个体心理健康、自我概念的积极塑造与良性运行产生重要的心理影响。
我国对被看重感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基本停留在对其概念、结构和意义的描述上。基于此,笔者拟对被看重感的内涵、意义、理论基础、结构模型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梳理与论述,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思考与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视角和启示。
一、被看重感的概念界定
(一)被看重感的内涵
综合国外研究文献发现,学界对被看重感概念的界定尚未统一。对此,大部分学者的研究是基于个体动机的视角进行的。
被看重感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博格(Rosenberg)和麦卡洛(McCullough),他们认为被看重感是一种动机,等同于“重要性”的概念,尤其是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如亲密关系中的父母、闺蜜,其意见和态度将对个体的心理活动产生深刻影响;被看重感作为一种对个体行为产生双重影响的心理机制,其成分不仅包含了他人关注,还包含了个体动机定向的双向性,体现了个体存在价值的“索”与“予”的辩证关系,既突出了个体对他人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与作用,也强调了他人对个体行为和成长的价值与意义。[1]这种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施洛斯伯格(Schlossberg)认为,被看重感不仅是一般动机,而且是重要动机,是动机的最高升级;被看重感被视为一种信念系统,且主观稳定、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2]然而,马歇尔(Marshall)对被看重感概念提出了较为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个体被看重感的形成不仅包含个体与他人正向互动关系,也包括个体与他人负向互动关系,是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协同互动的结果。[3]在后续研究中,被看重感的信息来源不仅主要针对亲密关系中的重要他人,也拓展至一般关系中他人对个体被重视程度的影响。埃利奥特(Elliott)等人基于被看重感的本质定义指出,被看重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位置、重心以及重要程度的感知,体现了个体与他人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双向重要关系,既反映了个体需要获得他人的社会支持,也凸显了他人对个体的心理依赖。[4]这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被看重感定义。我国学者赵必华等对被看重感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被看重感是一种主观评价,其感受可能与客观事实不相符合。[5]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可知,被看重感是指个体感知到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和认可,同时认为自己对他人有重要影响且被他人需要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倾向,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性动机,个体发展的作用受到高度的重视。通常,个体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感知理解和社会符号的价值判断,与个体自我概念、心理经验相互作用,形成个体主观知觉自己被他人看重的程度,从而对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被看重感的意义
被看重感作为当代健康心理学的研究新视角,关注其社会学变量对丰富健康心理学理论、指导组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被看重感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被看重感状况与个体的自尊、心理健康、集体归属感、主观幸福感等社会学变量相关联;被看重感程度较高,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体心理健康保健功能,还能促进个体积极适应社会。[6]因此,被看重感较高的个体,其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就比较高。相反,被看重感较低会导致个体较多的负面情绪和行为。例如,焦虑、抑郁、紧张、不安等消极情绪的增减往往与个体被看重感程度的高低呈负相关。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被看重感非常高并不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形成。过高的被看重感,将会使个体迷失自我,使自我异化,从而影响真实自我价值体系的构建,对个体发展适度的心理健康水平产生负面作用。
第二,被看重感对个体组织承诺、企业生产效益具有积极的导向功能。[7]被看重感水平直接影响个体对组织的归属感,间接影响员工组织承诺的态度,对企业生产效益、员工离职率有重要的社会影响。一般而言,个体被看重感水平较高,会生成较高的组织归属感,对组织承诺具有正面的预测效应。研究发现,被看重感程度与工作压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通常,被看重感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反之,被看重感程度低则会导致较高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动力不足等消极情绪和离职行为。研究进一步表明,个体被看重感与工作效率呈倒U型关系,被看重感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个体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的提升;而被看重感处于中等水平,工作压力适中,将有利于个体唤醒工作动机、提高工作效率。尤其是员工正在执行高难度任务时,被看重感水平适中对其挑战自我、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被看重感的理论模型研究
(一)被看重感的理论构建
1.需要层次理论与被看重感关系构建
马斯洛(Maslow)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其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第一,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是个体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性的本能,需要能促使个体产生心理紧张,是诱发个体表现社会行为的重要动机;第二,人们的需要系统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个体的需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序列性、生成性和回归性特点;第三,个体的需要等级一般会按照金字塔模型生成需要的属性,人们的需要由低级向高级模式运行,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可以归为自然属性,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其他几种需要则是个体的成长性需要,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需要。[8]
被看重感作为个体的一种动机性需要、成长性需要,与马斯洛需要理论中具有社会属性的高级需要特征相交集,是个体在满足自我的基本需要或缺失性需要之后而产生的一种自我实现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被看重感需要是对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的成长性需要的具体化、特征化,是马斯洛需要层次模型中高级情感需要的直接体现。它反映了个体相互关系的需要,是个体渴望人际交往、维持关系平衡的一种社会性需要。这种关系需要,集中体现了个体依存关系平衡的需要,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存发展的社会产物。
2.社会比较理论与被看重感关系构建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在缺乏客观的判断依据时,会利用他人作为参照系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9]在合理或向下的参照系指标下,社会比较会提高人们的自尊和自信;相反,以不合理的方式或选择向上的客体作为参照系进行自我评价,会给个体带来负面的自我反馈,并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与自我概念。而被看重感的心理发展过程主要取决于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质量与水平。从个体成长经历纵向来看,个体被看重感指数与其成长过程中被看重感事件的频率或事件诱发情绪体验的性质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被看重感相关积极事件的累积与比较对感知个体被看重感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正向作用。从横向来看,在客观信息判断较为模糊的背景下,个体被看重感指数来源于个体选择他人为参照系作社会比较而产生的一种自我评估的心理过程。当选择向下标尺作社会比较时,个体便会产生较高的被看重感;相反,以向上标尺为参照导向,个体便会产生较低的被看重感指数。因此,社会比较理论与被看重感变量之间存在内在联系,个体往往将自己被重要他人看重的经历与当前的事件相联系,且作为参照系衡量并评估重要他人在这一事件中对自我和他人的社会支持态度或被重要他人看重的心理资源贡献量。同时,被看重感作为一种社会关系需要,个体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也会自我觉察被看重感指数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具体位置与重要等级。
综上所述,被看重感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动机,反映了个体积极构建良好的自我形象与维持人际系统平衡发展需要相契合。这两种理论的评述及其与被看重感关系,对深入解释和研究被看重感的结构与差异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被看重感的结构模型
目前,学界对被看重感结构的划分没有形成统一定论,而是根据不同的原则呈现多种划分标准。
从宏观层面来看,以被看重感指数获得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导向,可以将被看重感划分为人际间被看重感和社会性被看重感。其中,人际间被看重感是指重要他人对个体产生的一种被重视的程度,主要表现为父母、闺蜜等重要亲密关系的满意度。也就是说,在亲密关系层面,其沟通理解的质量和水准是个体生成被看重感心理机制的重要情感来源。社会性被看重感是相对于非亲密关系而言的,是指人际距离较远的他人对个体被看重感指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同学、校友、同事、领导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对个体的看法与态度。这两个维度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人际间被看重感水平或质量直接影响个体对社会性被看重感积极信息的摄取与选择,人际间被看重感的成长经历对社会性被看重感的自我判断具有重要的过滤与导向功能。
从微观层面来看,以心理过程基本元素为导向,主要有三因素模型、四因素模型和五因素模型三种观点,后两种模型或观点是在三因素模型基础上延伸而来的。三因素模型从认知心理状态、情绪情感、行为层面三个基本框架进行划分,即被看重感结构包含“注意”(attention)、“重要”(importance)和“依靠”(dependence)三个维度,其中“重要”又包含了“自我延伸”(ego-extension)。[1]“注意”是指个体对他人主动关注自我的感知觉,是被看重感最基础的成分。若没有对他人关注自我的信息,就不存在被看重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体验。“重要”是指个体在自己情绪糟糕、感情失意时,希望他人能重视自己的情绪情感需要,能关心自己的生活、工作乃至人生命运。“重要”集中表达了个体在情绪情感上的满足现状,更偏向于对个体情绪的积极处理,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个体想获得他人情感资源的社会支持。“依靠”则是个体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他人思想和行为的贡献量,在概念上侧重于个体行为的价值功能是否得到认可和保护,主要反映了个体的心理资源对他人思想发展和行为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导向作用。四因素模型是针对三因素模型中“重要”维度的子因子“自我延伸”变量是否作为独立结构而展开的研讨。罗森博格认为,自我延伸因素独立于其他维度而存在[1],是指个体认为自我的一部分已成为他人的部分子集,“我”的情绪情感状态、生活、工作,甚至是命运已和他人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自我延伸维度是个体情感成分的高级形式,它以独立的姿态展示亲密关系运行规律与模式,集中体现了重要他人尤其是父母对个体重视的态度和倾向,是双方高级情感的高度融合形式。五因素模型肯定了上述四个结构的独立存在,并认为在道德层面应该存在第五个成分——“欣赏”(appreciation)[2],即个体需要感受到他们付出的努力被珍视,由此延伸为对个体品德、良心等素养的肯定、认可和赞赏。
由此可见,被看重感基本结构应以社会关系距离属性为导向,具体可包含“注意”“重要”“依靠”“自我延伸”“欣赏”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三、被看重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关于被看重感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人口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其中,社会学因素又包含个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维子因子。
人口学因素主要集中于被看重感对性别、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等变量给予积极关注。马歇尔研究认为女性的被看重感程度要高于男性[3];而罗森博格和麦卡洛在研究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背景变量时发现,具有较好家庭经济条件和较高社会地位的个体,其被看重感指数高于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处于劣势的个体[1]。
相比而言,被看重感社会学因素的考察研究更为丰富。人口学因素主要是探讨被看重感在个体差异、经济地位等方面的一般性、稳定性区别,较少对被看重感心理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讨。而社会学因素侧重于对被看重感的生成机理、作用意义等进行研究,具体表现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内部因素主要是指个体的成长经历、心理元素等稳定性因素对个体被看重感指数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被看重感在自我概念[注]Kathleen M. Connolly, Jane E. Myers, “Wellness and Mattering: The Role of Holistic Factors in Job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Employment Counseling, 2003, Vol. 40, No. 4, pp. 152-160.、自尊[注]Gregory Elliott, Suzanne Kao & Ann-Marie Grant, “Mattering: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A Social-psychological Concept”, Self and Identity, 2004, Vol. 3, No. 4, pp. 339-354.、抑郁和焦虑[注]John Taylor & R. Jay Turner,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ole and Significance of Mattering to Others for Depressive Symptom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2001, No. 3, pp. 310-325.、归属感和自我效能感[注]Megan K. France & Sara J. Finney, “What Matters in the Measurement of Mattering? A Construct Validity Study”, Measurement and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2009, Vol. 42, No. 2, pp. 104-120.、复原力[注]参见汪敏慧《被看重知觉对复原力启动之研究:以高中课业压力与身心健康关系为例》,台湾政治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以及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注]参见林仪伶《青少年知觉与重要他人之关系量表编制及其与幸福感关系研究》,台湾屏东教育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等情绪与动机变量的关系研究。外部因素主要指个体的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维因子对个体被看重感指数的影响,具体体现为个体与父母等重要他人的关系和谐度,多重积极友谊建立的次数,与一般他人人际沟通、互动理解的关系满意度和质量水平,以及对社会支持度的感知和理解,这些直接影响了个体被看重感的水平。
四、研究展望
(一)概念结构区分化
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有关被看重感及其相关概念的辨析。例如,罗森博格和麦卡洛认为,被看重感是自我概念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素,并与自我概念、自尊、自我意识、自我掌控、社会支持感等因子相关联。[1]后续研究有必要对被看重感、自尊、自我意识等相关结构作比较和区别,这对深入研究被看重感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被看重感结构方面,国外学者一直对“自我延伸”这一维度是否隶属于“重要”结构存在争议。从情绪情感同一属性来看,“重要”与“自我延伸”两个维度都属于情绪情感机制;但从情绪情感性质来看,两者既有高低形式之分,又有性质之异同。因此,在加强本土化研究过程中有必要比较区分两种维度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说,在“重要”与“自我延伸”两个维度之外,是不是有第三个变量或者情景影响了两种结构的统一和分离?后续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和验证的是,在亲密关系范畴里“重要”和“自我延伸”两个维度是否涉及血缘关系、友谊等变量,这些变量对两种维度的融合是否具有重要的中介或调节效应?在非亲密关系范畴里,人际情感的疏离是否会对两个维度产生分离效应?
(二)研究方法多元化
关于被看重感的研究方法,国内外学者大多以量化为主,缺少对被看重感的质性研究。质性研究作为一种研究取向,是研究者试图从参与者的视角,在研究对象的自然情境中,以归纳的方式搜索和分析资料,达到对心理现象及其意义理解的过程。被看重感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动机因素,不同群体在所处的亚文化环境中对自己被他人看重程度的心理经验或影响机制存在差异。采用质性研究方法更能全面理解、把握被看重感的心理机制及其现象意义。
(三)测量工具本土化
从被看重感测量工具来看,其构想理念以及被看重感量表基本是以国外的研究对象为基础研发编制的,忽视了样本文化的普及性,对应用于其他文化背景下测量被看重感的现状及其内在影响机制具有限制性。而国内对被看重感研究基本是对国外被看重感理论进行直接应用,缺少对被看重感理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思考。虽然赵必华、袁颖以中国大学生为研究被试,考察了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被看重感结构及其测量指数的应用和思考[5],但研究仅仅处于探索阶段。后续研究应积极研发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被看重感本土化测量工具,并将其作为我国测量被看重感现状的科学依据。
(四)研究对象多样化
今后的研究应加强国内关于被看重感在不同群体下的实证或质性研究。例如,除了考察大学生被看重感结构、测量指数及其特征外,应着重思考在我国城镇发展一体化、务工人员市民化的社会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被看重感的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拓展我国幼儿、青少年、留守儿童或流动儿童、大学生村官、高校辅导员以及其他社会群体在被看重感研究方面的特点和差异。
(五)心理机制丰富化
关于被看重感前因变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被看重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相对而言,被看重感结果变量的研究较为丰富,而我国关于被看重感心理机制的研究仍然有限。根据对被看重感研究的文献分析,影响其因果关系变量以及与其他变量关系的本土化研究有待加强。后续研究可以着重丰富社会学变量对被看重感的心理作用机制,深入开展人格因素(大五人格)、动机因素、人际关系、社会支持以及其他高级情感特质变量与被看重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研究,积极拓展对被看重感的中介或调节变量的其他研究。
此外,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中国的社会单元是家庭,而西方是个人。中国社会中,个体会根据关系、血缘的亲疏远近对人进行差序对待;西方社会中,个体对陌生人倾向于普遍对待。正因为中西方在人际关系互动和交往中存在的差异,今后可以进一步开展被看重感心理机制特点的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研究。例如,根据中西方文化在人际关系亲疏远近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交往特点,研究不同关系模式嵌入不同文化背景在个体被看重感指数上是否存在差异?或者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又如,在同一性质的社会组织单位(如家庭),开展中西方文化背景下影响家庭儿童被看重感指数特征的相关文化因素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