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护理进展
2019-02-10葛松琼
葛松琼
(安徽省儿童医院,安徽 合肥 23005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一种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引起的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1],临床上多以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增多并出现异型淋巴细胞等为特征[2]。由于 IM 患儿的特殊性,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在给予IM患儿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综合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3]。现将小儿IM的临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病情观察
1.1 生命体征的观察
由于小儿IM发病及恶化速度较快,因此做好病情观察十分重要。包括遵医嘱床旁安置心电监护仪,随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出入量。
1.2 并发症的观察
IM是一种增生性疾病,极易引发组织器官出现病变,常引起血小板减少、肾炎、肝炎、心肌炎、腮腺炎等并发症。对此需密切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
2 消毒隔离措施
经呼吸道或飞沫是IM主要传播方式,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手卫生制度。患儿予住单间或同病种病房,限制探视人数,减少人员流动,护理人员要保持病房空气流通,定时开窗通风,每日紫外线消毒,地板、桌椅等每天用500mg/L的健之素液擦拭消毒2次,IM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应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3 呼吸道的护理措施
IM患儿急性期的气道分泌物较多,因此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必要的。对病房环境进行湿化处理,保持室内湿度为50%~60%,防止患儿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协助患儿取半卧位,头偏一侧,鼓励其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氧吸入,缓解患儿的通气和换气障碍。
4 发热的护理
IM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发热温度较高且难以快速降低,部分患儿伴有畏寒、寒战,根据患儿实际情况,护理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病房温度保持在22℃左右,环境安静,促进患儿的舒适;发热时0.5~1小时测量体温1次,38.5℃以下无高热惊厥史的患儿,在患儿颈部、腹股沟、腋窝、腘窝等处给予温水擦浴,头部敷退热贴;体温在39.0℃左右或38.5℃左右但有高热惊厥史的患儿,要及时用药物降温同时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以免药物治疗造成不良反应[4]。
5 用药的护理
5.1 抗病毒治疗
文献报道,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可在IM早期治疗中应用。有研究表明在免疫功能正常的重症IM患儿中使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能获得较好疗效。患儿治疗前、治疗中、疗程结束后均进行各项临床检查。由于更昔洛韦的本身药物性质及治疗疗程长,小儿皮肤较幼嫩,血管通透性较大,易导致静脉炎,临床上治疗时一般采取留置针静脉输液,选择粗大血管,输液中加强巡视,一旦出现静脉疼痛,及时更换留置针。
5.2 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近年来临床上以更昔洛韦、静脉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联合治疗小儿IM疗效较好。干扰素用量为100U/d,肌肉注射,连用5天,同时予以丙种球蛋白用量为400mg/kg·d,连用3天;应用人免疫球蛋白在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可减少与其他药物存在配伍禁忌的可能。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时,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通知医生,遵医嘱输入,防止不良反应。
6 皮肤、黏膜护理
做好患儿臀部及皮肤皱折处的清洁护理,每日床边擦浴1次;保持床铺整洁,勤更换尿片,便后及时温水清洗臀部并拭干,尿布宜柔软,易吸水。密切观察患儿有无皮疹,若出现皮疹,应注意保持皮疹处清洁干燥,剪短指甲,避免抓伤。皮疹出现瘙痒时,遵医嘱予抗过敏药物,并可外涂炉甘石。
7 骨髓穿刺的术前、术后护理
个别情况下,在无明确免疫功能低下个体,EB病毒原发感染后出现慢性或复发性IM样症状,甚至出现严重或致死的并发症,多为血液系统并发症,此类患儿需行骨髓穿刺。术后注意观察穿刺处有无出血。穿刺伤口48~72h内不要弄湿,多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防止伤口感染。
8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禁止给予患儿干硬或者辛辣刺激性食物[5],予清淡、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瘦肉粥、小米粥等;饮食过程中切忌过饥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9 心理护理
给患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病房墙壁上挂颜色亮丽的识字小贴画,简单的水彩山水画,提供玩具,也可有效分散注意力减少刺激,促进睡眠。
10 出院指导
患儿出院时,告知患儿及家长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数预后良好。患儿出院后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外伤引起脾破裂。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综上所述,IM具有起病急,发热时间长、病情恢复慢的特点,综合护理是疾病痊愈的关键。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情,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症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