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行多措并举有效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

2019-02-10杨慧玲

21世纪 2019年1期
关键词:员额分流审判

文/杨慧玲

自2015年4月1日立案登记制实施以来,各级法院收件数量逐年上升。而司法责任制度的改革,使进入员额的法官比之前的办案法官减少了近2/3,如此一来大大加剧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以P市P县法院为例,2018年1-9月份新收诉讼案件8028件,同比上升15.36%,人均结案数203件,同比上升69.17%。如何合理分配法院内部审判资源,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以最经济的司法成本实现审判质效的最大化成为现阶段人民法院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并总结出几点有效的措施。

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指出,“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调解在促进纠纷解决和权利救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多方参与、司法推动、便民利民”的原则,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完善和畅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为当事人提供自愿选择的多元纠纷解决渠道,该机制是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重要方式。

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需要法院依靠地方党政机关并联合司法局、律协等多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创设律师值班制度,在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对当事人进行诉前引导、分流;组建多元纠纷调解组织,凡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矛盾争议不大的案件,先分流至多元纠纷调解组织;配合市委、市政府信访、群工等部门,设立信访接待窗口,由院领导轮流值班,把涉法信访矛盾化解在信访初期。积极推动矛盾纠纷解决由法院审判模式向多部门联动多元化解模式的转变,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诉前得到化解。

实施繁简分流 实行专业化审判

按照案件的事实繁简程度、法律适用等情况,将案件区分繁简,繁案精办、简案快办。根据案件的类型、案由等情况,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或指定法官对类案、特定案件等进行审判。发挥专业审判优势,降低案件审理难度,是解决案多人少难题的有效措施。

在这方面,P市H区人民法院的做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并得到《人民日报》点赞。该院推进多元分流、类案分流、调诉分流、速裁分流的“四级分流”模式。多元分流即诉讼外分流,就是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类案分流指针对民商事案件,依据专业化分工,组建速裁团队和精审团队。家事、侵权、以及劳动争议、小额诉讼等类案均分流至各速裁团队;调诉分流指严把立案环节繁简分流关,凡单一诉讼或30人以下同类诉讼等案件,当事人不同意诉前调解但愿意立案后调解的,均先立为民调字号,其中部分简单案件,先行委托调解组织协助调解,调解成功结案,不成功转入审理;速裁分流指案件进入审、执团队后,由团队负责人进行速裁、速执与否的四级筛查。对已流转入简易审和速执的案件而发现不适于简易审和速执的,经团队负责人审核,可逆流回普通审(执)程序。

该项改革措施兼顾了快速分流和专业审判,使繁简分流更加彻底,使专业化审判更加精准,法院审判效率进一步提升,案多人少的矛盾得到极大缓解。目前,H区人民法院通过繁简分流模式已将20%的案件成功化解结案在诉讼之前。

优化审判资源 激发工作积极性

在案件数量逐渐增多的同时,办案员额法官数量不能随之增加,那么优化审判资源,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是解决案多人少难题的关键措施。

坚持“以案定额为主、以岗定额为辅”的原则,根据案件办理情况,统计案件类型分布,综合各类型案件的实际工作量,结合员额法官人数,将其科学配置在各类审判岗位,实现工作量均衡,人案匹配,人尽其才。

以P市中级法院为例,2018年初积极推进以完善司法责任为核心的改革试点,制定并实施多项工作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以其中四项制度为例进行说明。

制定《关于加强院庭长办理案件工作意见》。院庭长带头办案,办难案,办重大敏感案件,办案数量公开接受监督,起到示范引导作用。

制定《新型团队组建方案》《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职责任务》。根据上级法院的员额法官岗位配置指导意见,组建审(执)团队,明确团队业务范围。依照近三年审(执)结各类案件数量,换算成工作量,再测算核定审(执)团队员额法官及司法辅助人员配额,保证人员与工作量匹配对等。在团队组建上,由院党组确定团队主管领导和团队负责人,其他人员实行“双向选择”,双方自愿选择结合,由院党组审定后进行人事调整,最终落实团队化审判权运行机制。

制定《关于贯彻随机分案制度的若干规定》。依据类型分案、数量均衡、时间均衡的原则,建立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从案件源头保证司法的公开公正,又兼顾到专业化审判、办案均衡等多项工作内容。

制定《办案标兵评选奖励暂行办法》。以月、季度、半年、全年为时间节点,将结案数量按照工作量计分办法进行折算,将不同部门的员额法官工作业绩进行评比。评比结果张贴公示,并作为法官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形成主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通过各项制度的实施,P市法院审判资源得到科学调配和优化,让优质审判资源再次集结到审判一线。截至2018年11月底,该院各项审判质效指标成绩良好,案多人少的矛盾明显弱化。

加强审判管理 科学引导审判工作

新时期的审判管理工作职能是保障、促进、服务审判,引导科学分案、高效办案、高质办案。依靠行之有效的审判管理手段,加强审判管理工作,是解决案多人少难题的强力推手。

一是严格延长审限案件的审批权。依托审判流程管理软件,对案件审理情况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对未结案进行催告和警示。让每个员额法官对办案审限形成具体的时间概念,帮助其缩减案件审理周期,提高审判效率。

二是定期通报案件质量。由审判管理办公室每月对法院审判情况、改发及再审立案、员额法官办案等情况予以通报。引起每个员额法官对审判质量高度重视,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案件质量不能降低一丝一毫。

三是定期召开审判绩效工作例会,对照上级法院相关制度要求,重点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及后续谋划,研判审判工作形势,不断深挖新型办案团队的潜力。

审判管理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成效明显。无论是上下级法院的粗线条管理,还是法院内部精细化管理,都起到了重要抓手作用,成为审判事务“指向标”,保证了审判工作的有的放矢。

加快推进智慧法院建设

全力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转型升级。加快电子送达、裁判文书、办案辅助等系统建设,提高审判工作质效;加快大数据共享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大数据分析,形成智审辅助量刑裁决、类案推送等系统,给法官审判工作提供参考,使网上办案、办公系统成为办案法官的得力助手,科学高效地为审判工作排难减压。智慧法院的建设将是解决案多人少难题的重要保障。

破解案多人少难题,发掘法院工作自身潜力是根本,争取党委和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增加法院人员编制是关键。各项破解案多人少难题的措施,目的是减少法官办案压力,保证办案质效,最终要达到以最低诉讼成本,妥善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让老百姓满意的法治化生活与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员额分流审判
涞水县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员额法官检察官履职评议工作
涉罪未成年人分流与观护制度比较及完善
NSA架构分流模式
法官员额制改革须跳出“零和博弈”的逻辑
基于MEC的LTE本地分流技术
员额内检察官退出机制研究
七十年前那场文明的审判
消失中的审判
未来审判
肝胆胰外科手术与动、静脉自然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