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变”与“不变”
——基于制度安排的比较视角
2019-02-10方兵
方 兵
(1.江苏师范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2.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为着力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教育部第43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修订出台,这是教育部第24号令颁布实施11年来的首次修订。修订版《规定》结合新时代的特征,从制度安排层面对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也预示着辅导员工作会发生一些新变化。为明晰新时代辅导员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本文对教育部第43号与24号令作分析比较,以帮助辅导员准确把握工作中“变”与“不变”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进而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提供方法指导。
一、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之“变”
自教育部第24号令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总体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发展态势向上向好。结合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对比新旧两版《规定》,发现新时代辅导员工作之“变”主要体现在指导思想、工作要求与工作职责、职业发展、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方面。
(一)指导思想融入新内容、新决策
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和方针政策。党和国家在每个时期都会产生不同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所以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思想也会不断融入新内容。从新旧两版《规定》的出台背景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在贯彻落实当时党和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意见的前提下制定的,并能将党和国家的新精神、新决策融入《规定》。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表述、新论断、新思想,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当前辅导员应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能践行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2]。同时,要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相关规定为指导,加强对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二)工作要求更高、工作职责更全
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工作职责是《规定》的重要内容,它们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和主要依据。十多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和特点,传统的工作要求、工作职责已经不能全面体现新时代对辅导员的要求,所以需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工作职责进行优化调整。具体而言,一是对辅导员的工作要求更高,修订版《规定》宏观地从职业守则、工作任务与目标对辅导员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应做到切实参与人才培养,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祈盼。二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全,修订版《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丰富和发展了辅导员的职责内容,从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等九个方面具体地阐释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这些工作职责内容贴近辅导员工作实际,与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基本内容相匹配,符合目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点。
(三)职业发展突出专业化、职业化
近年来,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突出专业化、职业化,符合辅导员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点任务。而在旧版《规定》中并没有提及“专业化、职业化”,这是两版《规定》的一个显著变化。修订版《规定》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和保障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一是明确专职辅导员身份,强调建立人事聘用关系应“参照教师队伍聘任的待遇和保障”,为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二是提高辅导员配备选聘要求,把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入门关”,重点突出应聘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理想信念,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能力。三是完善辅导员专业培训,提出建立“国家、省级和高校三级辅导员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层级的任务分工,对辅导员提出了参加培训的学时要求,符合终身学习的职业守则。四是畅通辅导员发展通道,修订版《规定》突出辅导员队伍激励保障机制建设,明确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称“双线”晋升要求,并且辅导员职务职称评聘更强调“工作业绩和育人实效”,要求“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
(四)管理与考核评价更规范、健全
随着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日益完善,对辅导员的管理与考核评价更加规范、健全,有效地解决了当前辅导员管理与考核评价中的问题与不足。对比两版《规定》的相关内容,发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变化:一是变“双重领导”为“双重管理”,旧版《规定》提到对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在修订版《规定》中变更为对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管理,更加明确了学校和院(系)应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负有管理责任。二是对学生管理部门的定位更加具体,修订版《规定》明确学生工作部门“牵头”负责辅导员的培养、培训和考核等工作,突出其在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与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匹配。三是辅导员的直接领导和管理对象更加清晰,在修订版《规定》中,辅导员的直接领导和管理对象由以前的“院(系)”变更为“院(系)党委(党总支)”,目前很多专职辅导员身兼数职,他们既要主动做好分内的工作,又要被动从事其他行政工作,对辅导员的直接领导和管理对象进行明确,完善了辅导员队伍管理机制,便于他们集中精力从事本职工作。
二、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之“不变”
(一)辅导员职业定位不变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新旧两版《规定》颁布时隔11年之久,但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一直没有变化,他们仍然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可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对辅导员的职业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与此同时,辅导员继续承担着双重角色——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是学生通往成长成才和健康生活之路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因此,辅导员作为高校落实人才培养的关键依靠力量,之所以一直处于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与其肩负的崇高职业使命密切相关,他们的职业使命决定着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不会改变。
(二)辅导员职业使命不变
我们经常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来形容辅导员工作,之所以如此评价辅导员工作,那是因为辅导员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光荣使命。在论及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时,旧版《规定》中的表述与新版《规定》表述基本一致,虽然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存在细微差异,旧版突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新版突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但最终都落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上。进入新时代,辅导员肩负的职业使命没有发生变化,这是由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属性决定的。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一方面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职业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全身心投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辅导员中心任务不变
结合辅导员的职业定位与职业使命,仔细比较新旧两版《规定》的相关内容,旧版辅导员工作职责的前三点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版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第一项就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可以看出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辅导员的中心任务,又是首要任务。回顾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发展史,早在1951年,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关于全国工学院调整方案的报告》中提出试行政治辅导员制度,专门选拔教师和干部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其中以清华大学的政治辅导员较为典型[3]。由此可见,建立辅导员制度的中心任务就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时至今日,高校辅导员虽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工作职责,但中心任务一直没有改变。“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4],辅导员践行中心任务是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不仅需要他们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且应侧重提升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生“解疑释惑”。
(四)辅导员工作规律不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根本上是做人的工作,在更为根本上是做人的思想工作[5]。所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对思政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和科学性把握[6],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做人的工作尤其做人的思想工作需要“遵循工作规律”是不变的。例如,在旧版《规定》中提到“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在新版《规定》中也提到“把握学生成长规律”。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仍要坚持把握工作规律来开展学生工作。具体而言,应该遵循以下三种规律: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是现实的人,主要任务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和特殊性,所以要依据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来开展工作。二是教书育人规律,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只有遵守教育教学的规律,才能保障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这是毋庸置疑的;教育之目的在于“育人”,同样需要依据育人的规律来落实高校人才培养。三是学生成长规律,大学生作为有血有肉的个体,都有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诉求,所以辅导员应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前提下,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确保工作能够取得明显成效。
三、正确认识辅导员工作“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总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之中。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谈到,“无论什么事物的运动都采取两种状态,相对地静止的状态和显著地变动的状态”[7]。变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变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8]。
(一)辅导员工作“变”中有“不变”
近十多年来,辅导员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要求与工作职责、职业发展、管理与考核评价等方面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在这些“变”中又蕴含着“不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辅导员工作指导思想方面,虽然融入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但仍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它们的理论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一直是我国辅导员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二是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与工作职责虽然不断被充实、提高,但他们的根本工作任务没有改变,仍然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发展虽然越来越强调专业化、职业化,并逐渐要求向专家化迈进,但他们肩负的“人生导师”与“知心朋友”双重角色地位并未改变,继续从职业发展层面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更好地履行自身肩负的职业使命。四是对辅导员的管理与考核评价更加规范、科学,从优化管理机制、完善发展通道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对高校辅导员职业的重视程度一直未曾改变。
(二)辅导员工作“不变”中有“变”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分析,虽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定位、职业使命、中心任务和工作规律等方面存在着不变,但是这种“不变”是相对的,因为在“不变”中也体现了“变”。具体而言,一是辅导员职业的基本定位没有变化,但修订版《规定》在“人生导师”前加上了“成长成才”、“知心朋友”前加上了“健康生活”,对辅导员的职业定位更加精准。二是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没有改变,但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具体要求发生了变化,新时代要求人才培养能够凸显“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9],可以认为这是对新时代辅导员肩负职业使命的最新表述。三是辅导员的中心任务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会随着时代发展而发生变化,如当前需要融入新时代的重要思想、路线和方针等,应该充分体现与时俱进。四是辅导员遵循的工作规律没有变化,但是工作规律的内涵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如当前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应融入新时代特征,且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会存在一些差异;教书育人规律也会随着教育深入发展呈现一定的变化,当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得到创新变革时,将会促进教书育人规律的内容日益完善;学生成长规律的变化表现更为明显,不同时期的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会有差异,他们的成长规律自然也存在一定区别。
(三)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新时代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创新发展,这是“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的一大优良传统”[11]。面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变”与“不变”,辅导员应能够认识到工作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具体把握“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以习总书记提出的“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一工作方针作为根本遵循。详细而言,“因事而化”要求辅导员以具体学生事务为抓手,做到解疑释惑,化解学生思想上、学习上和生活上遇到的难题;“因时而进”要求辅导员能够抓住思想政治工作时机,适时对学生开展教育与帮扶,以切实提升工作的时效;“因势而新”要求辅导员能够抓住大势,结合实际情况来创新工作内容与形式,及时对学生开展思想教育与价值引领工作,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需要指出的是,进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惑为契机,促进学生思想进步和健康成长”[12],面对当前学生工作中出现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辅导员应重视开展调查研究,以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成才与健康生活。
修订版《规定》颁布后,会对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产生“头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各地区将陆续配套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意见,如湖南省率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湘教工委发〔2018〕7号),提出了加强全省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另一方面,各高校会根据修订版《规定》和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相关实施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细则,以具体落实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由此可见,各地区、各高校围绕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同样能够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尤其这些配套出台的政策文件对进一步落实辅导员队伍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它们将从制度安排层面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13],进而为他们更好地实现职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马克思认为,“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4]。其实,高校辅导员既在为“学生的幸福”而无私付出,又在为“自身的完美”而不懈奋斗,所以它是一门值得去选择的职业,更是一份值得终身去从事的事业。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祈盼,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践行者,一是应抓住工作中“变”和“不变”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重点围绕学生工作内容开拓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不变”应“万变”;二是合理运用“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来正确指导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工作的时效性与实效性,进而提高自身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