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壤地球化学在三包山金多金属矿预查中的应用

2019-02-10宋会龙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2期
关键词:北西长约花岗岩

宋会龙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七队,黑龙江 绥化 152000)

三包山金多金属矿预查区位于呼玛县城南西、十二站林场北西方向,行政区划隶属呼玛林业局管辖。该区位位于伊勒呼里山北西段与大兴安岭东坡相接壤的低缓山区,地势自西向东逐渐低缓,海拔标高一般500m~1000m,相对高度一般为200m~500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

1 区域地质概况

1.1 地质特征

该区位于内蒙~兴安地槽褶皱区,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兴隆冒地槽褶皱带。Ⅲ级构造单元为宝泉沟褶皱束。北东邻及西邻为同一大地构造单元的旁开门中断陷、洪胜沟中间隆起;南部以旁开门~十二站断裂为界与罕达气优地槽褶皱带相邻[2]。该区前中生代主要受西伯利亚板块构造演化影响,中、新生代主要受滨太平洋构造域构造活动的影响。

该区地层区划分属于古生界北疆~兴安地层大区东乌~呼玛地层分区和中生界滨太平洋地层区小兴安岭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志留系上统~泥盆系中统、二叠系下统、白垩系下统及第四系[3]。该区岩浆活动较为强烈,以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和早二叠世为主,其次为早白垩世侵入岩,古元古代、志留世、早石炭世侵入岩也有零星出露。该区内构造发育,近南北向、东西、北东和北西向断裂均有分布。其中瓦拉里~兴隆沟近东西向断裂为该区主要断裂,长大于55km,宽最大可达15km。

1.2 地球物理特征

该区位于北东向陡变的正、负重力场接合处的近东西向分布的大面积平稳、低缓的负重力场中心部位,该负场强度一般为-5~-10×10-5m/s2。工作区大地构造位置为中生代火山盆地的中心部位[4]。

在1∶5万比例尺航磁图上,预查区所处位置磁场以低缓负磁场为背景场,北部出现低缓正磁场,面积性分布,强度为0nT~100nT,北部未封闭。预查区西南角呈现圆形高磁场区,强度较大,呈圆形分布,强度为0nT~2000nT。

1.3 地球化学特征

根据1982年完成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20万)兴隆沟幅,取得了一定的原始资料,共发现1∶20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组合异常70处,其中HS-64异常描述如下:该异常主要由Au、Ag、Sb、Hg、W、Sn组成,各元素套合较好。Au异常由Au-18、19、20组成,Au-20号异常衬度3.95,规模47.66,最高含量达46.5×10-9,浓度级别达内带级,因此金为该区的主要成矿元素。其中Au-20号异常面积大,含量高,主要伴生元素为前缘指示元素Sb、Hg,Sb异常含量高、出露面积大,故该金异常基本为盲矿异常;Au-19号异常面积大,含量高,主要伴生元素为前缘指示元素W,W异常含量较高、出露面积较大。异常区位于区域地质调查圈定的金的Ⅱ级成矿远景区内,所处地质背景为早二叠世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晚三叠-早侏罗二长花岗岩与晚志留-中泥盆统泥鳅河组沉积岩接触部位,岩石断裂构造、糜棱岩化发育,成矿条件优越。为本次工作的主要依据。

2 矿区地质概况

2.1 地质特征

该区为大面积的侵入岩区,除第四系全新统(Qh2)河流冲、洪积砂、砂砾石及亚粘土外,未见有其它地层出露。

该区岩浆活动较为频繁,出露侵入岩主要以早三叠-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ηγT3J1)和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ηγP1)。脉岩有闪长岩、闪长玢岩和石英脉等。早二叠世糜棱岩化二长花岗岩和石英脉,与岩金矿化关系密切。

该区北西、近南北、东西向断裂构造发育,常见不整合面和侵入接触带。垂直韧性变形构造带的北西向张性断裂发育,主要以河谷地貌形式存在。对后期热液的活动非常有利。其中瓦拉里-兴隆近东西向断裂为该区主要断裂,其次级的东西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是金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2.2 地球化学特征

三包山预查区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单元素异常425个。根据各元素的套合情况,三包山预查区1∶1万土壤测量共圈出组合异常4个,编号为Ht-1~Ht-4。

Ht-1号组合异常:分布预查区北部,位于143线~159线,96点~118点。异常分布长约240m,宽约220m。异常形态呈不规则状,面积0.04km2,异常轴向345°。为Pb、Zn、As、Sb多元素组合异常。其中Zn、As套合紧密,且As元素衬度较大、异常连续性好,并有中、内带。该组合异常所在位置为高磁异常北西向的正磁异常带上,北西向构造附近,地质环境为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

Ht-2号组合异常:分布预查区中北部,位于95线~127线,134点~164点,异常分布长约500m,宽约120m。异常形态呈不规则状,面积约0.046km2,由多个北西向异常带组成,异常轴向325°,为Cu、Zn、Sb、Mo、Sn多元素组合异常。其中Cu、Zn、Sb异常套合紧密,As元素衬度大、异常连续性好且具中、外带。Ag最大值为0.332×10-6;Cu最大值为48.4×10-6;Sn最大值为4.82×10-6。该组合异常所在位置为北西高磁异常正负磁异常带交汇部位,地质环境为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北西向构造附近,推断可能为局部蚀变引起。

Ht-3号组合异常:分布预查区西北部,位于71线~135线,192点~226点,异常分布长约850m,宽约300m。异常形态呈不规则状,面积约0.14km2,异常轴向345°,为Ag、Cu、As、Sb、Bi、Sn多元素组合异常。其中Cu、Sb、Bi异常套合紧密,Cu衬度相对较大,且连续性好,Ag、Bi具中、外带。Ag最大值为0.744×10-6;Cu最大值为53.3×10-6;Bi最大值为0.64×10-6;Sn最大值为5.24×10-6;该异常是一个较好的以Cu为主的多元素组合异常,该组合异常所在位置为高磁异常中北北西向正磁异常带上,北西向构造附近,地质环境为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

Ht-4号组合异常:分布预查区西南部,位于96线~112线,18点~36点,异常分布长约300m,宽约100m。异常形态呈不规则状,面积约0.035km2,由多个北西向异常带组成,异常轴向335°,为Au、Ag、Zn、As、Sb多元素组合异常。各元素套合紧密,Au元素衬度相对较大,Zn、Sb异常连续性好,As异常规模大。该异常是一个较好的Au、Zn、Sb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异常浓集中心较明显,特别是Au异常规模较大,该组合异常所在位置为高磁异常中正负磁异常交汇部位,北东向Ft-2断裂附近,地质环境为早二叠世二长花岗岩。

3 结论及认识

该区1∶1万土壤测量共圈定单元素异常425处,组合异常4处。其中Ht-4号异常是一个较好的Au、Zn、Sb等多元素组合异常,异常浓集中心较明显,Au异常规模较大,具中带。现已初步查明了上述异常所处地质环境,基本确定了其找矿价值,为下步工作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北西长约花岗岩
花岗岩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不同构造环境花岗岩类的Na2O和K2O含量变化特征
抗剥落剂TR-500S改善花岗岩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边走边看
树枝变虫虫
厘米和米的争吵
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与北沙牛杂交效果研究
“北西”系列爱情类型片的创新方式和本土化价值实现
过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