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2019-02-10吴连菊
吴连菊,蒋 洁
(新疆昌吉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新疆 昌吉 831100)
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结核病类型,是由于结核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具有慢性进展性以及感染性的疾病。发生肺结核之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严重时患者还会出现咳血的症状[1]。对于女性肺结核患者而言,疾病对患者的危害更大,会导致其月经等出现紊乱。肺结核患者治疗周期长,且治疗期间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患者易出现抵制治疗的情况,故临床上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率不佳。我院分析了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因素,强化了对患者的护理,尤其是对患者用药的护理,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期间进行干预,取得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90例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期间前来我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自愿同意参与研究。将患者资料放入信封随机抽取分组,其中45例为研究组(护理措施为:优质护理干预),男患者25例,女患者20例,年龄为38岁~76岁,平均年龄为(51.2±1.4),文化背景:高中及以上为8人,初中以上为21人,小学为10人,文盲为6人;另外抽取出的45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男患者24例,女患者21例,年龄为36岁~79岁,平均年龄为(53.4±1.6),文化背景:高中及以上为7人,初中以上为20人,小学为8人,文盲为10人。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45例患者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
研究组:45例患者护理措施为:优质护理干预,具体为(1)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及时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文化背景、对肺结核疾病的认识了解程度、是否有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对药物有过敏症状以及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压力和对治疗的疑问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设置一对一的护理方案。(2)健康教育: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是导致患者用药规范性和依存性差的主要原因,为此,应该加大对肺结核患者健康知识教育的力度和强度。进行健康教育之前,首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开设专门的心理咨询点,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调节。其次,健康教育应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如发放疾病宣传手册、借助视频进行讲解等。其次,在讲解过程中应该多多向患者讲解实例,以提高知识教育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同时确保讲解教育的通俗易懂性,确保患者都能够对所讲述的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3)生活习惯指导:过度吸烟饮酒以及不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都会加重疾病,因此,应该及时引导患者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呼吁患者早睡早起,合理安排膳食,帮助患者逐渐形成良性的生活习惯。(4)监督随访:及时告知患者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服用剂量,严格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
1.3 观察指标
用药依存性:统计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用药依存性情况。采用ARS量表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其中,患者评分在八分及以上则为完全依存,得分在六分到八分则为部分依存,得分在六分以下者则为不依存。用药依存率为前两者之和[2]。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药依存性)通过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过统计,研究组中用药完全依存患者例数为31例,部分依存患者例数为13例,不依存的患者例数为1例,用药依存率为97.8%,对照组中用药完全依存患者例数为24例,部分依存患者例数为13例,不依存的患者例数为8例,用药依存率为82.2%,(为6.0494,P为0.0139),研究组患者用药依存率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用药依存率,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肺结核患者多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控制,由于肺结核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患者治疗周期长,用药时间持续久,加之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因此经常会出现不按时服药的情况。用药不合理,用药依存性差等都严重降低了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效率[3]。
我院为提高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在患者治疗期间为其给予了优质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用药监督和随访等方法,对患者的不良用药习惯进行了改善,故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存性。
总之,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应用,对于提高患者用药依存性意义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