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
2019-02-10冯小利
冯小利
(扶风县中医医院,陕西 宝鸡 722200)
压疮因身体的局部长时间受到压迫,使组织营养缺乏,血液循环受到影响使组织出现破溃或坏死,若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有效护理,长期不愈易出现败血症、骨髓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1]。本研究对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责任制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预防中的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64例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入选标准:依据临床护理实践指南中关于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分大于等于10分为压疮高危者[2]。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2例。研究组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1.21±1.87岁;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1-80岁,平均年龄61.03±1.98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并对受压部位按摩,及时更换被褥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责任制护理,成立护理小组,对高危患者进行护理,白天责任护理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责任护士与夜班护士在床旁交接,查看患者皮肤情况,护士长不定时进行检查,具体护理内容为:(1)正确评估患者是压疮预防的关键: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关于高危压疮患者的评估标准,并具有较强的护理操作水平及独立工作能力;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如皮肤破损、有无二便失禁等,对于高危压疮患者填写有关压疮评估表,并制定相关护理措施;(2)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压疮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等;牵引治疗的患者需协助其翻身;护理人员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3)加强基础护理:责任护士应注意卫生护理,对于出汗较多的患者在其背部应放一条棉毛巾,并及时进行擦汗,避免患者处于潮湿的环境;调动患者自我护理潜能,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翻身与体位,鼓励患者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也可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加强对于饮食指导,依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不能进食者可选择静脉营养或鼻饲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与住院时间,使用压疮分期标准进行判断,具体标准为[3]:Ⅰ期为骨隆突出的皮肤没有损伤,局部出现红斑,受损部位表面变软、发热,有胀痛感;Ⅱ期为压疮部分的疼痛感明显,伴有粉红色伤口,有较浅的溃疡;Ⅲ期为组织缺失,皮下脂肪暴露,有腐肉存在,组织缺失深度不明确;Ⅳ期为皮下组织外口,压疮部位有腐肉,局部皮肤变黑,受损的组织有疼痛感,且有异味脓性分泌物渗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的压疮情况与住院时间:
研究组中,Ⅰ期1例,Ⅱ期1例,其压疮的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中,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1例,其压疮的发生率为18.75%(6/3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7.19,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为12.65±2.16天,少于对照组的15.93±2.56天,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18,P<0.05)。
3 讨 论
因骨科疾病的特点需对患者治疗部位使用石膏支架固定,或对局部进行牵引固定,使其活动受到限制;患者因怕疼痛,担心固定或牵引以外,不敢翻身,长期卧床使局部受压,导致营养不良,血液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影响患者预后[4]。责任制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连续完整的照顾,即患者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区别于以往的流水线式的护理模式;在该护理模式,责任护士较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及时发现问题,给予个性化处理,可促进患者尽快康复[5]。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压疮的发生率为6.25%(2/32);对照组的压疮的发生率为18.75%(6/3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x2=7.19,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t=3.18,P<0.05);可知,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可预防与降低压疮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责任制护理在骨科压疮高危患者压疮预防中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压疮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