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卵巢子宫内膜样恶性肿瘤的CT及MRI诊断

2019-02-1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15期
关键词:样癌实性均值

朱 琼

(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江苏 淮安 223001)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为原发性妇科上皮恶性肿瘤疾病,该疾病组织学与子宫内膜癌具有相似性,在临床中比较少见,同时患者手术前误诊率相对较高[1]。本次研究将重点探讨分析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CT和MRI表现,以期为患者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诊治的2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病人为回顾分析对象,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33~68岁,年龄均值(49.3±0.4)岁;患者临床表现:盆腔包块者9例,腹痛者8例,阴道出血者4例,腹胀者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CA125指标升高者14例,CA199指标升高者11例,HE4指标升高者6例。

1.2 方法

20例患者分别接受CT和MRI检查,CT:应用我院螺旋CT扫描仪,电流为150 mA,电压为120 kV,层间距5 mm,层厚5 mm。患者分别采取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描中对比剂为碘海醇,注射流率3 ml/s,剂量80~100 ml。以高压注射器行肘静脉注射,分别于35 s、70 s后进行动脉期扫描、实质期扫描。MRI:应用我院GE1.5T磁共振MR355系统,实施横断面T1自旋回波序列及T2压脂序列,矢状面及冠状面均运用T2压脂序列,在增强之后实施T1WI脂肪抑制序列行横断面、冠状面以及矢状面扫描。

2 结 果

2.1 CT和MRI表现

20例患者病灶位于左侧者12例,位于右侧者8例,病灶均值为(7.4±0.3)cm。20例患者的肿瘤均表现为囊实性,肿瘤形态为不规则的分叶状者16例,圆形/椭圆形者4例。肿瘤边界情况:模糊者17例,清晰者3例。经CT平扫可见肿瘤的实性成分的CT值为36~47 HU,均值为(40.6±1.3)HU,肿瘤的囊性成分的CT值为13~41 HU,均值为(25.2±1.1)HU。CT增强时肿瘤的实性成分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强化,其动脉期的CT值处于60~78 HU之间,均值为(65.4±1.6)HU;实质期CT值为64~79 HU,均值为(70.6±1.3)HU。患者MRI显示T1WI的实性成分均表现出等信号,而囊性成分则表现出低信号,T2WI的实性成分均表现出稍高的信号,囊性成分则表现出较高信号,在增强后患者肿瘤的实性成分均表现出中等程度的强化。有4例患者并发子宫内膜癌,其中3例患者通过MRI扫描发现,其特征为患者子宫内部内膜呈现不规则的增厚特点,T1WI表现为等信号,而T2WI则表现为稍高信号,在增强后则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强化[2]。

2.2 患者手术和病理特征表现

20例患者经肿瘤切除术或子宫全切术治疗,均证实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肿瘤外观均和术前CT、MRI的检查表现相符;病理学特征:肿瘤的切面表现为囊实性,同时囊腔中存在蕈伞状的突起,而实性区域则表现为灰红色、灰褐色和灰白色,且质地较软。

3 讨 论

临床中,典型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肿瘤多数呈现为囊实性以及形态不规则的分叶状,通过增强之后,其肿瘤的实性成分多数表现出中等程度强化,而通过应用CT和MRI都能够有效反映出患者病例特征,并且可显示出病灶的具体形态及表现、邻近结构等,在患者术前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拟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针对性地对卵巢子宫内膜样恶性肿瘤患者在CT和MRI两种检查方式下的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探讨CT、MRI在此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从研究结果来看两种诊断方式均能够为患者术前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这与国内研究相类似。除此之外本次研究还发现通过MRI检查能够显示出患者病灶内部是否发生出血,以及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相关情况,其应用价值优于CT检查,同时MRI的软组织分辨率相对更高,能够更好地显示患者子宫各层结构,在检查患者是否并发子宫体内膜癌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因此在临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优选MRI作为卵巢子宫内膜样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方式,或者同时采取CT和MRI诊断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诊断率。

综上所述,CT与MRI均能够反映出卵巢子宫内膜样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可显示患者肿瘤内部结构以及形态等相关情况,在患者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样癌实性均值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基于SEER数据库的甲状腺髓样癌预后分析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肿瘤预防与治疗》文章荐读:甲状腺髓样癌诊治现状及热点问题思考
18例乳腺髓样癌的临床特征观察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乳腺典型髓样癌影像学特征和术后病理对照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