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村背村,村庄的铮铮铁骨

2019-02-10张旭东编辑吴冠宇

中国三峡 2019年11期
关键词:赣江万安苏维埃政府

◎ 文 | 张旭东 编辑 |吴冠宇

村背村的童年 摄影/黎明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这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写于万安县造口壁的一首著名的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自此,赣江这条江河的急流里,滋生出一种沉郁悲愤的气息,便从来没有消逝过。

之后,爱国主义诗人文天祥在军旅转战经过万安和被俘后押赴厓山(今新会南)的路上,分别写下了两首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廖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青山曲折水天平,不是南征是北征。

举世更无巡远死,当年谁道甫申生。

遥知岭外相思处,不见滩头惶恐声。

传语故园猿鹤好,梦回江路月风清。

——《万安县》

于是,惶恐滩成为“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人生历程最贴切真实的形象。而万安成为人们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赣民的性格坚毅刚强的最好的写照地。

左:村背村曾天宇故居 右:曾天宇烈士牺牲处旧址 摄影/黎明

我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历史的认知,走进万安县罗塘乡村背村的。

村背村就在赣江边上。赣江在罗塘这里又旋了一个大弯,人们把这地方叫作罗塘湾。依靠赣江湍流,又在这里以千百年的冲刷,冲刷出一片沃土,人们把这块地方叫作金滩。是呀,在历史漫长的农耕社会里,有耕地就有希望的时代,在山多田少的吉安山区,有这样一块土地,真是令人羡慕。

村背村就在这里。村后赣水为腰,村前河水为领,村周围古树遒劲,错落点缀。早在北宋至道年间,曾姓居民其祖崇祯公从庐陵迁于此,后来罗姓居民来到下街以经商为主,全村有曾、罗二姓几百年来守着这块风土宝地,耕读传家,瓜迭绵延。到现在,村里面还保存着28 栋清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具有典型的时代建筑风格。村前村后有千年古樟20 多株,古柏8 株。

村背村的古村建筑很美,但并未吸引我,吸引我的是村背村的人。这个人叫曾天宇,他在大革命时期参加革命。1928 年3 月5 日晚,敌军出动一个营的兵力,包围了村背村曾天宇藏身的房子,将村民赶到屋前,并扬言放火烧村,逼迫曾天宇投降。刚毅决绝的曾天宇站上屋顶上高声回答:“我愿以身殉党,决不为鼠辈所辱!”接连开枪击毙几个敌军,最后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壮烈牺牲,年仅32 岁!

我看到这条记录时,仿佛听到了一种声音在村背村咯咯作响。这是刚硬的万安村庄骨骼的声音。

其实,万安历史上一直有这样的传统。清同治年修的《万安县志》上,就特别辟有“义烈”一章,专门记录万安人死志之罡烈的事迹。名录足足有几百人。比如有条记载,记录的是一个叫郭人举的人:“清顺治丙戌兵乱,郭遇之兵,索其金,以刀加于郭。郭厉声曰:我书生且伟男子耳,贫无长物,安向汝贼求生,遂不屈死。”此人既有书生之雅,又有铁血赴死之壮。

另一条记录是邑人陈长痒。他为救村人而死战,朝庭给他的旌匾是:壮烈伟人。

江苏巡抚丁日昌宰万安时,也曾为以死明志的刘廷燮作一幅挽联:卫道作干城,想见文山高弟子;招魂归社里,至今滩水泣斯人。

看来,文天祥的正气,成为万安乡村的一种凛然之气,这让万安的乡村的骨骼里,仿佛咯咯作响的又一种英气。

滚滚赣江水,培育了万安人的这种骨血,在上世纪为争取人民翻身、民族解放中,形成了更为壮烈的洪流,也造就了更为刚硬的万安村庄骨骼。没想到小小的万安县居然也有5000 余革命烈士,而且大多在1930 至1934 年间牺牲。要知道,当时的万安县只有11 万左右的人口。

而在这些烈士中,最有名的便是村背村的曾天宇。他是万安暴动领导者之一,和方志敏、袁玉冰被称为“江西革命三杰”。万安暴动的胜利,震动了江西,乃至全国。万安县苏维埃政府,不仅是江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也成为当时全国5 个苏维埃政府之一。

时间一去91 年,昔日惶恐滩,已被削平成通途航道,昔日赣流急湍,已被裁截成万安水电站服务时代的发展。但万安村背村的那咯咯作响的骨骼,仍然以鲜红的印迹,记载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不畏生死的刚强骨骼。

猜你喜欢

赣江万安苏维埃政府
治理赣江
耒阳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劳动券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浙江万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苏万安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无意走远,才走的更远
圣诞节的那双手套
雨落赣江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