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0例临床观察

2019-02-10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二陈汤症候气道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见的一种多发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以咳嗽、咳痰、喘息、气急等为主,且由于患病人数多,致残致死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重,生存质量差导致COPD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COPD的发病原因为感染、大气污染、吸烟、有害气体和粉尘吸入等外界因素导致肺及血管发生慢性炎症反应和气道粘液呈高分泌状态而导致的气流受限和气道阻塞[2]。COPD在中医学中属于“喘证”“咳嗽”“肺胀”“痰饮”等范畴、多属本虚标实证。近年来对中医祛痰名方二陈汤的研究逐渐丰富[3]。笔者应用二陈汤加减对COPD患者进行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门诊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所COPD患者80例,运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53±2.1)岁;病程3~10年,平均病程(6±0.41)年;观察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41~60岁,平均年龄(55±3.3)岁;病程4~12年,平均病程(6±0.83)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临床症状明显且经影像学等手段检查后确诊为COPD者。②年龄 40~60岁之间。③血气分析检测结果: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0mmHg,或动脉血氧分压(PaO2)<60 mmHg的患者。④患者家属均知情并同意,并取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⑤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2013年修订版)。符合《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5]、《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6]的辨证特征。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者。②已发生器质性病变或伴有其他脏器疾病的患者。③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患者。④其他疾病所引起的COPD症状的患者。⑤治疗过程中未能坚持者。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 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给予止咳、平喘、抗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等常规治疗,并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所选药品名为舒利迭(批准文号:H20180325,规格:50 μg/500 μg),每次1吸,每天给药2次,连续治疗20 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二陈汤加减,方剂组成为:陈皮 15 g,半夏 15 g,白茯苓 9 g,炙甘草 5 g,麻黄(炙) 3 g,苦杏仁 6 g,葶苈子 10 g,党参 9 g,当归 12 g,黄芪 12 g,白术 8 g,山药 10 g,苍术 9 g,桔梗 6 g。每日1剂。水煎两遍出药 400 mL,均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20 d。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具体操作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患者进行临床症候积分;观察COPD患者血清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SP-D)、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α- 羟丁酸脱氢酶(α-HBD)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并对两组治疗后的指标进行比较;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具体操作:结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中“COPD急性加重期诊断和严重性评价”,制定本研究临床症候积分涉及条目包括:咳嗽、咳痰、气喘、肺涨,具体积分项目,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抽取空腹静脉血,并分离血清,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SP-D和ET 1的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血清SOD的水平检测;血清α-HBD采用生化分析法检测。临床疗效的判定以症候积分为0代指痊愈;以症积分低于治疗前的1/3代指显效;症侯积分高于治疗前积分的2/3代指无效。

表1 临床症候积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临床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两组血清SP-D、ET-1、SOD及α-HBD的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清SP-D、ET-1、SOD及α-HBD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临床症候积分比较 (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血清SP-D、ET-1、SOD及α-HBD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为75%,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血清学诊断具有操作便捷、可重复、无创伤、不受患者体质等相关因素的影响,临床对患者进行动态监测时多用此法。研究显示[7],血清学指标与COPD的发展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采取了通过检测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P-D、ET-1、SOD及α-HBD指标的变化情况,对患者COPD的发展程度进行表达。

COPD具有难治性、慢性、老年性等特点,可导致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其发病机制并非十分明确。COPD患者的肺及肺血管的有慢性炎症为特征,如肺有T淋巴细胞、肺泡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增加,部分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西医在COPD的治疗上面有着缓解症状快的优势[8],临床上常用的吸入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实施治疗,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研究中使用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便是复方型药物,主要由丙酸氟替卡松和沙美特罗组成,丙酸氟替卡松的作用是降低和抑制患者的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反应性,同时加强支气β2受体激动剂的敏感性;沙美特罗对支气管具有扩张作用,降低血管的通透性,调节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炎性递质,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9]。但缺点是维持时间相对较短,副作用也较多[10],目前在这种炎症的治疗上并没有切实可行的根治之法。

中医认为COPD患者的病因在于久病之肺虚,致使气不布津而凝聚成痰,日久又气滞血瘀,终痰与瘀血互结,而使肺气胀满不能敛降而病,若适逢感受外邪依附于肺内痰瘀,内外相引,则郁而化热,又形成痰热之症则病加重[11]。研究以二陈汤为基础进行加减,方中麻黄、苦杏仁止咳平喘,一宣一降有利肺平喘之效;半夏泻降气,陈皮宣降肺气,葶苈子渗湿逐癖,以党参、苍术、山药、白术、赤芍、麦芽健脾和胃、养肺益气、活血祛癖加之甘草和中健脾,可达攻补兼施之功。因此诸药合用可有效改善气机的运行、健脾祛湿以改善其他临床症状。研究结果显示:COPD 患者血清SPD、ET-1、α-HBD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SO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表明COPD病情改善与患者免疫功能、氧化系统、内皮功能、脏器损伤等改善有着密切的关联[7],提示二陈汤加减能够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实验过程中也并无患者出现任何不适,或其他不良反应,也表明中药治疗COPD在不良反应方面是也优于西药,同时能针对具体症状、病因进行辨证施治。由此可见,西医常规治疗结合中医中药治疗,可通畅COPD患者之肺气,涤除肺之痰浊以改善气道粘膜充血水肿的炎症反应,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二陈汤症候气道
参苓白术散对初治肺结核患者中医症候积分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应用中药“二陈汤”合“止嗽散”加麻黄、杏仁、黄芪、党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2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One Case of Professor ZHAO Jun'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in Children's Height After Menstrual Onsets
士的传统、他者效应和日常审美——作为文化症候的“罗怀臻创作现象”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急诊气道管理》已出版
Literature Review Concerning the Research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Take Refined Egoism Symptom for Example
二陈汤加减影响睡眠期上气道-食管压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