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40例临床观察
2019-02-10
河南省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 焦作 454000
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又称糜烂性食管炎,其发病机制为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粘膜损伤,反复不愈可进一步导致食管黏膜出血、溃疡、狭窄等并发症[1]。反流性食管炎主要临床症状为反酸、烧心、嗳气、腹胀等,也可出现胸骨后灼热痛、吞咽困难、咳嗽、哮喘等不典型症状。西医采用促动力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抑制胃酸分泌效果良好,但是抗反流效果不佳,并且容易反复发作[2]。本研究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来自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根据患者的就诊卡编号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75岁,平均(55.7±11.6)岁;病程为3个月~10年,平均(7.9±2.6)年。治疗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23~72岁,平均(54.8±12.4)岁;病程为3个月~9年,平均为(7.2±3.1)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胃肠病学》[3]中关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诊断标准:① 患者存在典型的反流和烧心症状,排除消化道梗阻情况,可以初步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疾病;② 患者同时存在食管外和反流症状;诊断反流相关的食管外症状;③ 内镜检查提示食管远端黏膜破损。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4]相关标准:主症:嘈杂、反酸、两胁胀满、胸骨后烧灼感;次症:急躁、易怒、心烦、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淡红,舌苔黄腻,脉滑。患者具备上述主症2项加次症1项,即可诊断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
1.3 纳入标准 ① 患者符合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标准;② 年龄分布在22~75岁;③ 患者具有反酸、烧心等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并且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大于12分;④ 患者近一月内未服用抑酸剂及胃肠促动力药;⑤ 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 患有血液、肿瘤、结核及消化道梗阻引起的继发症患者;② 患者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③ 合并有肝肾功能异常、心脑血管疾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062,企业名称: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20 mg/粒),每次 20 mg,每日2次,餐前口服;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17,企业名称: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5 mg/片),每次 5 mg,每日3次,口服。8周为1个疗程。
治疗组针刺联合中药汤剂治疗。针刺选穴为天突、中脘、内关、梁门、鸠尾、太冲、足三里。具体操作步骤:患者取仰卧位,选择华佗牌 0.3 mm×50 mm毫针,天突穴:首先进行直刺 5 mm,再调整针尖朝下方,针体紧贴胸骨刺入约 30 mm,选择捻转泻法,患者感到针感沿胸骨向下传导;梁门穴、中脘穴:选择直刺 40 mm,施以提插泻法;鸠尾穴:针刺方向向左平刺 40~45 mm,选择捻转泻法,患者感到针感向左季肋部放射较佳;足三里穴、内关穴选择直刺 25~30 mm;太冲穴选择直刺 15~20 mm;补泻手法均采用提插补泻,得气后留针 20 min,每日针刺1次,治疗5天休息2天,8周为1疗程。中药汤剂:旋覆代赭汤加减,方药:旋覆花 10 g,代赭石 15 g,生姜 20 g,党参 15 g,姜半夏 10 g,炙甘草 10 g,黄连 18 g,大枣 10 g,吴茱萸 3 g。若患者反酸较重者,加海螵蛸 20 g,瓦楞子 15 g;若患者嗳气较重,加柿蒂 10 g,丁香 10 g;若患者腹胀较重,加厚朴 15 g,枳实 15 g;若患者咳嗽较重者,加浙贝母 15 g,桑白皮 10 g。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8周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采用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中的相关方法制定观察指标[5]。对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症状进行评分,包括反酸、烧心、胸骨后疼痛、反食。临床症状不明显,偶尔发现不适,计1分;临床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偶尔服用药物缓解,计2分;临床症状非常明显,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需要长期服用药物,计3分。内镜积分:内镜检查正常计0分;黏膜呈条索状或点状糜烂、溃疡<2处,计1分;黏膜呈条索状或点状糜烂、溃疡≥2处,计2分;病变部位广泛、黏膜潮红、糜烂出现融合,计3分。
疗效评价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相关标准制定。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减少率≥90%,内镜积分为0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减少率≥60%,但是<90%,内镜积分减少2分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好转,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减少率≥30%,但是<60%,内镜积分减少2分以上;无效:临床症状无好转或进一步加重,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减少率<30%,内镜积分无减少。BDQ总积分减少率=(治疗前-治疗后)BDQ积分/治疗前BDQ积分×10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结果
2.1 两组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内镜积分与BDQ积分比较 两组内镜积分与反流性疾病问卷调查(BDQ)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表3。
表2 两组BDQ积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组内镜积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的比较 治疗后6个月,对两组进行随访,治疗组成功随访37例,复发10例,复发率为27.0%;对照组成功随访35例,复发24例,复发率68.6%。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均无变化。治疗组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痛、2例患者眩晕,经对症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RE)病因为食管下端括约肌松弛,食管抗反流能力下降,因此,提高食管下端括约肌肌张力,促进食管及胃肠蠕动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7]。抑酸剂可以快速缓解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症状,促进食管炎症愈合,已经成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常用方法。质子泵抑制剂属于强抑酸剂,特异性作用于H+-K+-ATP酶,使胃黏膜壁细胞中质子泵失活,产生持久的抑酸效果。但是由于缺乏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对因治疗,临床疗效欠佳,容易复发[8]。
反流性食管炎在中医学属于“嘈杂”、“吐酸”、“痞满”等范畴,其发病部位在胃与食管,与肝、脾等脏腑关系密切,多由于寒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不畅等病因诱发,以肝胃郁热型较常见。肝气犯胃,导致中焦气机逆乱,中焦气机升降失常,引起气滞、痰凝、血瘀、湿阻等,日久化热,酸随胃气上逆,出现反流性食管炎诸多症状。治疗选用旋覆代赭汤加减,疏肝泻热、和胃降逆,本方剂来源于《伤寒论》,其中记载“伤寒发汗……心下痞满,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旋覆代赭汤是治疗脾虚气逆的常用方剂,具有甘补、降逆、辛开的作用,配伍黄连、吴茱萸,取左金丸之意,尤其适用于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方中重用黄连,苦寒泻火,少佐吴茱萸,辛热开郁,为辛开苦降的常用组合药物,使全身气机顺畅,升降协调。试验研究显示[9],旋覆代赭汤可以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食管局部炎症。
针刺治疗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本研究选取天突穴、中脘穴、鸠尾穴、梁门穴,取穴原则为近部取穴,太冲、足三里、内关为远部取穴,通上达下,远近配穴,能够和胃降逆、调畅气机。天突穴下部为食管,向下针刺可以降逆利咽。鸠尾穴属于任脉络穴,上通心胸、下连胃脘,是一身气机升降的枢纽,既可疏肝理气,又能和胃降逆。中脘穴属于胃之募穴,取穴原理为治疗腑病多取募穴,内关穴为治疗胃病的经验穴。足三里穴属于胃之下合穴,在《灵枢》中记载“合治内腑”,指的是下合穴可以治疗腑病。太冲穴属于肝经之原穴,在《难经》中记载“六腑有疾者,皆取其原”。刘峰等[10]研究显示,针刺太冲穴和足三里穴能够改善消化不良大鼠模型的胃肠功能,促进胃排空,有效改善胃肠的动力障碍。
综上所述,针药联合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率显著,能够充分发挥针刺与中药的互补优势,针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病因治疗,抑制胃酸分泌,消除炎症,长期效果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