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龋齿的效果研究
2019-02-09李海凤王俊喜
李海凤,王俊喜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龋齿也叫蛀牙,以儿童患者为多见[1]。诱发龋齿的主要因素为不良好的刷牙习惯及饮食习惯等。龋齿的发生会给颌骨的发育及咀嚼能力造成一定影响,而且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牙痛症状,因此,必须加以重视。有调研表明,若能够及早实施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则可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基于此,本文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预防龋齿患者作为研究群体,根据不同的护理举措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护理,为预防组实施综合口腔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龋齿预防护理效果,以研究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龋齿的效果,中文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预防龋齿患者作为研究群体,根据不同的护理举措分为预防组与对照组,各为100例。预防组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介于2~47岁之间,平均年龄(25.46±2.33)岁;其中儿童73例、成人27例。对照组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介于3~49岁之间,平均年龄(25.44±2.32)岁;其中儿童72例、成人28例。两组患者相关资料方面并无有效性对比差异(P>0.05),存在很强的研究对比性。
1.2 方法
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护理。
而为预防组实施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具体内容为:
(1)强化龋齿疾病的认知:护理人员要全面讲解有关龋齿的知识[2],包括最基本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预防龋齿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方法等。可通过循环性进行健康教育措施,落实其对口腔健康的重视度,从而自主采取正确、积极的防护策略来防御龋齿的发生。
(2)纠正饮食习惯:护理人员通过询问及调查其饮食的特征、习惯等,据以为基础,为其指导科学、合理、健康的饮食方式,助力其构建起营养平衡的饮食习性,减少甜食的食用,实现日常饮食的健康化,保证牙齿健康,进而降低龋齿的发生率。
(3)改善心理健康:护理人员应加大交流力度,熟悉患者的常规生活习性、日常饮食习惯及心理状况等,通过对各方面的整体了解,人性化帮助其形成健康的心理,进而端正及改善其对口腔卫生的意识。
(4)口腔疾病检测:提出定期接受口腔检测的建议,使其掌握不同时期的口腔状况,及时发现疾病问题,并建议其可借助窝沟封闭的举措来预防龋齿,也可通过药物防龋,如局部应用氟化物。
(5)标准化刷牙:讲解标准化刷牙的次数、方法及时间,努力引导患者逐渐养成标准的刷牙行为,使用含氟牙膏,并提醒其主动进行口腔管理及行为督促,以确保达到防龋的目的。
(6)合理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对预防各种疾病均有积极作用,因此,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助力抗龋病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和判定标准
患者的护理配合率及龋齿发生率。
以对多样化的护理干预操作均表现为接受、不排斥,或者有抗拒及排斥心理,但经过督促及开导后能够完成护理操作,视为配合;以坚决拒绝所有护理操作,且抵抗情绪强烈,经多种形式的沟通及交流均表现为无效,视为不配合。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整理数据,无误后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检验,定量资料(±s)配合进行t值检验;计数资料(例数n、率%)配合进行x2值检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 结 果
2.1 护理配合率的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配合率为64%(64/100),明显低于预防组98%(98/100),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大,统计学意义明显可见(P<0.05)。
2.2 龋齿发生率的对比
预防组患者的龋齿发生率为6%(6/100),低于对照组的31%(31/10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龋齿的出现主要与口腔细菌、口腔环境、防龋认知及预防方法等有关[3]。近些年来,龋齿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以儿童为主要的发病群体。由于龋齿可引发疼痛、感染、出血等病症,会严重影响到口腔及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牵连至神经系统障碍,因此,必须对预防龋齿给予高度关注。本研究中运用了综合口腔护理干预,从多方面对口腔进行预防护理,主要是通过意识引导及讲解和指导一些关键性的有效防御措施,从而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4],进而保持牙齿及牙龈的健康。据上述结果显示,实施综合口腔护理干预模式的预防组,其无论是在护理配合度方面,还是在龋齿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表明针对预防龋齿患者采取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可让其充分了解防龋的重要性,进而熟悉并掌握正确的漱口、刷牙方法,同时纠正为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而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口腔疾病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龋齿的发生有显著的降低效果,并能促使优良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