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2019-02-09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势能新课程教学法

王 俊 生

(沈阳大学 师范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41)

差异势能教育是辽宁省滨海实验中学杨宝臣总结20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得出的教育理念[1]。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的前提下,发现差异、理解差异、调动差异、运用差异、创造差异,把差异变成学生发展的正能量。学生之间的相互促进与积极影响,促进并实现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心智、价值观的充分、全面地发展。

本文试分析将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差异势能教育理念进行阐释,在差异势能教育的视角下,对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提出几点建议。

一、差异势能教学法的优势

实践表明,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初中、高中的基础教育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本文通过对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入小学教学领域的研究,积极探索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途径,力图使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和普及。

1.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教学模式

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基础教育的高中、初中阶段,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教学模式,即两点一线一中心,以文本和练习为两个基本点,以自主学习为贯穿“两点”的主线,以差异势能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实现课堂教学的“单元整合、层层剥笋、导用学教”[2]。下文就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加以分析。

(1) 单元整合。教师在全面把握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相关教学知识进行适当的整合。

(2) 层层剥笋。建立起知识主干之后,逐步进行梯度练习,从而达到巩固新知识,进而深入学习的效果。

(3) 导用学教。导,即引导。上课伊始,教师在导入课程时,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前适当培养若干先导学生或优秀学生,形成反转差异势能[2]。用,即练习。首先,指学前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其次,指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用,目的是反馈教学目标落实的情况,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识。学,指自学。学生首先自学,阅读教材并独立思考,初步了解要学习的知识,然后分组学习。同学在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组间交流,或由教师指派优秀学生任小解说员,为同学进行讲解辅导。教,即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组织协调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建立师生共同的学习空间。同时,释放学生之间的差异势能。

2.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教育学阐释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为了与新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匹配,教育的基本要素必须变革和创新。差异势能教育发端于学校,受益于教师和学生,融汇于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形成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有张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下文分四点阐释。

(1) 利用差异,唤醒自信。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需要从了解学生出发,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潜能,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课堂教学为例,需要教师从基础薄弱的学困生入手,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困生树立自信,使学困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获得班级群体的认同,以个体自信促进班级整体自信。

(2) 两个培养,把握核心。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成绩往往存在尖子生和学困生两个群体。两个群体之间的差距越大,班级的学习成绩就越会形成纺锤式两头尖、中间圆的教学状况。差异势能教学法注重对尖子生和学困生两个群体的培养:一是培养基础薄弱的学困生,使部分学困生成为后起的尖子生;二是使入学时具有一定学习优势的学生保持为原本的尖子生[3],形成后起的尖子生与原本的尖子生互动的效应,激发班级整体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带动班级教学状况的纺锤转动,达到钝化两端,缩小群体学习差距的效果。

(3) 创设环境,释放势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要求学生具备足够的学习能力和应变能力,能积极感知并应对新环境和新变化。我们需要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知识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作全方位的变革。在教学方面,改革的核心是塑造新的、开放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在基础教育的课堂教学领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作出积极的努力。教师要机智巧妙地处理“教学有法”与“教无定法”之间的矛盾。由于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具有多样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以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自信心为出发点,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的基础上,灵活多样地创设教育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的差异由静态向动态转化,激活差异,释放势能。

(4) 建立开放的教育教学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4]。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5]。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强调课堂教学既重视知识的科学性,又重视教学的艺术性;注重互动方式上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家长、教师对公众等的多边性;注重学习情境的合作性;注重价值取向的个体性;注重目标达成的全面性;注重教学方法上选择和使用的综合性。在教学方法创新的大背景下,建立开放的教育教学新体系势在必行。差异势能教学法以发掘学生潜能为出发点,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落脚点,以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为着眼点,以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为关键点,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呈现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特点。这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时间前移的倾向,是基础教育适应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差异势能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及核心内涵

差异势能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将学生之间的差异视为正能量,加以开发利用,实现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1.差异势能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1) 小学生的个体差异。人们在心理上存在个体差异,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学生的心理差异表现为年龄、性别及个体之间不同的发展水平、发展特点、发展倾向的差异。

(2) 个体差异导致学习差异。虽然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发育阶段,但小学生在智力水平、学习能力、认知方式、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已初步显现。小学阶段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年级的升高将越发明显。

(3) 激活差异,释放能量。积极心理学认为,通过培养人本身的积极品质,增进人的积极情绪,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能够帮助人们克服困难并增强人们的乐观和希望等积极体验。差异势能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调动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在心理层面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在学习环境上营造差异流动的积极氛围,肯定并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从“我不能学”到“我能学”,从“我不学”到“我要学”。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学生内隐的积极情感得到外化,实现了势能向动能的转换。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实现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差异势能教学法的核心内涵

(1) 大爱思想。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理解上,更体现在有教无类的大爱上。教师不应当偏爱优等生、歧视学困生,而应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平等的爱,帮助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成长。

(2) 责任意识。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新时代强调终身学习,新时代的教育将伴随人的一生。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教师应当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发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掘学生内在的优秀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3) 树立自信。自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6]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从小事和细节着手,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提升班级整体的学习自信度,变“我不学”到“我要学”,化“学不会”为“能学会”,使班级整体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三、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可行性和几点建议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差异势能教学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基础上,自身也在谋求新的发展。增加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方法创新追求的目标之一。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入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有效补充,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具有可行性。

1.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高度一致

(1) 教育理念契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7],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人格养成和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差异势能教学法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观点与新课程改革理念高度契合,都是关注学生,努力回归教育的原点[8],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教学目标契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差异势能教学法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放在突出位置,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学生自主参与的目的。差异势能教学法正是在运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班级整体自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呼唤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目前,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之中。然而,还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从引导者变成旁观者,把学生自主学习变成“放羊式”教学,教学上存在泛化现象。新课程教学改革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现此类偏差。其中,课堂教学改革重“形似”不重“神似”,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形”“神”分离问题[9]。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被忽视。由于学生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学习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差异势能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差异,并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够助推新课程改革再上新台阶。

3.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差异势能教学法有明确的步骤,教师在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并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10],通过引导学生学习,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积累了获取知识的方法。在师生互动学习、生生互讲的课堂环境中,知识的记忆得到了加强,学习基础得到了夯实,对新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未掌握新知识的学生在听与讲的过程中,也能加强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差异势能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可操作的教学手段,更给予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就班级整体而言,差异势能教育营造的良好学习空间和学习氛围,使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变得轻松流畅又不乏纪律性。同时,教师能及时获取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训练和培养。

4.差异势能教学法引入小学课堂教学的几点建议

差异势能教育从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教育理念出发,构建了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中,差异势能教学法不但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而且为构建活力课堂,塑造新型的师生、生生关系作出贡献。

(1) 激活差异,构建活力课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意到学生的相似性,学生的个体差异成为教学的负担。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活力,表现为学生学习乏力,教师教学倦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不是快乐的事。差异势能教学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将差异合理利用,激发学生的活跃度,增强师生的双边互动,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呈现出新气象。激活差异,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沉寂的气氛,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上,活力课堂油然而生。活力课堂反过来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优化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新课程下师生关系的基本关系应该是尊师爱生、民主平等”[11],要求教师和学生要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建立一种更加民主、互相尊重、以人为本的关系[12]。在差异势能教学背景下,师生以双边对话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导用学教”的教学模式,为教师发现学生差异、理解学生差异构建了桥梁,为学生认同教师、尊重教师打开了新的窗口。师生在对话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的学习经验和新的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观点,丰富了学习的内容,塑造了和谐互助,互相尊重、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

(3) 建立生生合作型的伙伴关系。小学课堂教学中,融洽的生生关系能够直接为课堂的有效教学增效。差异势能教学法强调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在课堂上表现为男女差异、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差异等[13]。在小学课堂教学互讲互学的过程中,学生间的差异得到释放,生生关系由普通同学关系转变为互学互帮的伙伴关系,能够增强班级整体的凝聚力。

四、结 语

差异势能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理念,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为小学课堂教学方法创新进行细节上的补充。差异势能教学法既是调动小学课堂活跃度的“催化剂”,也是丰富小学课堂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

猜你喜欢

势能新课程教学法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动能和势能”知识巩固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动能和势能”随堂练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打造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动能势能巧辨析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