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在妇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2019-02-09周敏
周 敏
(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妇产科,重庆 402660)
相关的研究表明,对妇科疾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的预防与缓解妇科疾病的症状,还可以向患者普及妇科疾病相关的知识,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降低妇科疾病的发病率[1]。为了探究在妇科护理实践中采用健康管理的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对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118例患者进行分组护理,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妇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统计,选取其中的118例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中均有患者59例。对照组的59例患者平均年龄(27.56±1.29)岁.患者的患病时间2个月~13个月,平均(4.56±2.01)个月。实验组的59例患者中平均年龄(28.23±2.25)岁.患者的患病时间3个月~12个月,平均(4.34±1.59)个月。此次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年龄组成以及患病时间等基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用健康管理方式,分析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与护理满意度。
常规的护理,主要是在患者入院治疗后,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疾病发展状况,并向患者讲解医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护理相关的知识等。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对疾病相关的知识进行普及,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对部分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指导,普及注意事项以及禁忌反应。在患者出院时,给予患者饮食指导,运动指导以及其它的日常护理等[2]。
健康管理方式,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对患者健康教育,并且健康教育要贯穿患者入院治疗与出院。护理人员应该建立规范的健康管理档案,将患者的基本资料、治疗方法以及疾病的发展历程进行整理与统计,其中患者的基本资料中不仅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还包括患者的以往病史,过敏史、患者的生活习惯(是否存在吸烟、饮酒等不良的习惯)以及过往的体检报告等。依据患者的健康管理档案资料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对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预测[3]。
1.3 评价标准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分为优、良、差。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对照组的59例患者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良、差的患者分别有23例、20例以及16例。健康知识掌握优秀率为72.88%。实验组的59例患者中,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优、良、差的患者分别有38例、17例以及4例。健康知识掌握优秀率为93.22%,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的59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分别有患者21例、21例以及17例,护理满意度为71.19%。实验组的59例患者中,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分别有患者40例、18例以及1例,护理满意度为98.3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妇科疾病是一种在临床中常见、发生几率较高的疾病。妇科疾病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是大部分患者对妇科疾病存在错误的认识或者认识不完全,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妇科疾病的预防以及身体的保健。这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造成影响,还会因疾病的困扰而导致心理压力的提高,最终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此次实验中,采用健康管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优秀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以得出,健康管理在妇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