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循证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

2019-02-09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9年28期
关键词:空腹循证血糖

陈 萍

(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潍坊 262700)

妊娠期糖尿病是妇女在妊娠前确诊的一种糖尿病疾病,表现为外阴瘙痒、假丝酵母菌反复感染、妊娠期胎儿较大、羊水过多[1]。妊娠期女性确诊患上糖尿病后,对身体及胎儿生命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威胁。所以,在发现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本文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8例,年龄(23~38)岁,平均(23.23±3.50)岁;孕周(28~34)周,平均(30.28±2.15)周;观察组28例,年龄(25~40)岁,平均(24.89±3.57)岁;孕周(27~33)周,平均(32.23±2.43)周。两组年龄、孕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诊断标准[2];(2)意识清晰,无语言交流障碍;(3)能严格遵循医嘱完成有关检查;(4)所有患者均为单胎,且孕周均低于34周。

排除标准:(1)合并传染性疾病、重要脏器损伤或恶性肿瘤者;(2)合并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异常或伴有内分泌疾病者;(3)近1个月居其他药物治疗或入院资料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具体方式如下:(1)病情观察及基础护理。入院后立即为患者给予一级护理;为患者安排安静、舒适的病房,保证充足的睡眠;(2)心理指导。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心理波动较大,容易增加焦虑、紧张不安发生率。入院后护士完成患者心理评估,减少心理不良刺激,避免情绪波动升高血压;正确指导患者自我调控,让患者对病情监测,加强患者血压控制,让患者以乐观心态面对疾病,保证产妇能顺利分娩,提高母婴结局;(3)药物及饮食指导。根据产妇的实际用药情况,可以进行详细的指导,严格遵守医嘱,确保用药安全。并结合患者日常饮食爱好加强其饮食指导,尽可能饮食高纤维素、高蛋白及高钙食物,加强患者水、脂肪摄入,加强患者体重控制;(4)生活指导。加强患者胎心监护,定期完成B超检查,询问患者精神状态、食欲及睡眠情况,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会阴伤、是否疼痛等,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1.4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的血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每项均采用0~10分评分,分值越高,护理效果越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血糖的评分情况

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空腹血糖为(10.23±2.01),对照组空腹血糖为(10.86±2.32)mmol/L;观察组在餐后血糖(8.63±1.25),对照组餐后血糖为(9.23±2.02)mmol/L。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血糖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妊娠期糖尿病是女性怀孕阶段的一种疾病,多与胰岛素抵抗、遗传等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妊娠期多饮、多食、多尿等表现。近年来,循证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3]。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空腹及餐后的血糖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不良情绪的承受能力,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具有很好的护理效果。临床研究表明,循证护理可以结合每一位患者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式,执行相应的护理指导。通过严格控制患者每天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平衡身体吸入的营养。同时,在精心选择食物的前提下,根据患者的日常消耗、热量、体重及饮食习惯等指标为患者制定最适合的运动方案。此外,循证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稳定了患者血糖的情况,从而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病情,应当得到肯定。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具有很好的效果,可以稳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体脂,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空腹循证血糖
《循证护理》稿约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采血为何要空腹
空腹运动,瘦得更快?
《循证护理》稿约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空腹喝水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