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手术尿管保留的护理体会研究
2019-02-09徐敬,陶杰,陈峰
徐 敬,陶 杰,陈 峰
(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襄阳 441200)
妇产科手术后保留尿管是常见操作步骤之一,可在术后帮助患者缓解膀胱充盈感,使相关病症充分暴露,对扩展手术操作视野也有积极作用[1]。相关的研究证明,尿管的保留也能够有效地避免对膀胱的损伤,因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极广[2]。但是如果不重视对尿管保留的护理,那么患者将很容易出现尿路感染等并发症[3]。本研究中为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术后保留尿管期间的护理方法与价值进行观察并总结,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共90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分组处理,并对其中45例观察组患者用围术期精心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并行妇产科手术患者共90例,年龄在20岁~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2-3)岁。90例患者有59例实施了剖宫产手术,11例实施了卵巢囊肿摘除术,10例实施了宫外孕手术,6例实施了阴道手术,4例实施了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职业、病情等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遵医嘱给药,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等。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具体的护理路径如下:
1.2.1 手术前的护理
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让他们了解尿管保留的目的和必须性,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是正常的现象,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和紧张的感觉。
1.2.2 手术中的护理
执行无菌操作,选择适合的气囊导尿管,插入尿道大概5 cm左右见尿液流出,再进入少许,将无菌生理盐水注入气囊当中,剂量为5 ml左右,将尿管轻轻拉动,保证气囊靠在尿道内口。
1.2.3 手术后的护理
对患者的外阴进行及时的清洁,使用新洁尔灭溶液对患者的外阴部进行擦洗,并对无菌引流管和尿瓶进行更换,频率为每日一次。嘱咐患者多喝水,保证每天1600 ml~2000 ml的饮水量,从而对膀胱进行自动清洁。
1.2.4 尿管拔除后的护理
在手术的第二天到第三天,可将尿管进行拔除。在拔除时要将气囊内的盐水用注射器抽净,并沿着尿道方向,把尿管缓缓地抽出。在输液结束之后,对患者的外阴进行清洗,并嘱咐患者可自行下床排尿。
1.3 评价指标
将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和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并在患者出院时让她们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尿潴留发生率对比,观察组2.2%比较对照组15.6%显著更低(P<0.05),差异有共计学意义;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为0比较对照组11.1%显著更低(P<0.05),差异有共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96.9%比较对照85.1%组显著更高(P<0.05),差异有共计学意义。
3 讨 论
在本次研究当中,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的是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研究的结果表明,尿潴留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差异有共计学意义;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显著更低(P<0.05),差异有共计学意义;护理满意率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差异有共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对尿管的保留会或多或少出现恐惧心理,而精心护理当中的心理护理和手术后的排尿指导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患者的膀胱能够更快地充盈,从而产生尿意,提高手术后第一次排尿的成功率。值得注意的是,在尿管拔除后患者的第一次有效排尿的反射形成越快,就能够有效地防止或降低尿潴留的发生[4]。提高患者的排尿成功率。综上所述,围术期精心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提高妇产科患者手术后保留尿管期间的护理满意度水平,并降低尿潴留事件、尿路感染事件发生可能性,有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