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估
2019-02-09顾静
顾 静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本”,在产科护理中体现为“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临床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产妇护理案例进行分析,探究了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方法和实效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月~2019年4月收治的850例产妇,按照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5例。对照组产妇平均年龄(28.4±3.8)岁,平均孕周(40.22±1.18)周,自然分娩308例,剖腹产117例;实验组产妇平均年龄(29.8±3.7)岁,平均孕周(39.86±1.27)周,自然分娩296例,剖腹产129例。两组产妇年龄、孕周、生产方式无显著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产妇均为初次生产,不存在母乳喂养禁忌和妊娠综合征。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产前入院检查、产后注意事项说明以及护理方法辅导。
实验组采用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方法:
①环境创设:了解产妇喜好,为其布置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为产妇播放轻音乐,房间内设卫生间方便产妇使用,并设置家属陪护床位[1]。
②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在产妇产前和产后分别对孕妇和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普及,例如分娩、哺乳、产后恢复、饮食搭配、婴幼儿护理等,消除产妇由于缺乏认知产生的焦虑、恐惧和不安情绪[2];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并鼓励产妇家属对产妇进行关心和鼓励,缓解产妇的负面情绪和身体上的痛苦。
③护理指导:对产妇定期回访和上门指导,回答产妇的问题,指导产妇家属对其进行正确的乳房护理和腹部按摩。产妇处于半卧或者平卧状态,先用热毛巾温热乳房,再用干净的双手配合经由从乳根按摩至乳头,并用点按法刺激产妇膻中穴、少泽穴、天池穴、中府穴等穴位,两侧乳房均按摩到位,促进乳汁分泌和乳房的血液循环[3]。
④喂养指导: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姿势和育儿方法,通过喂养建立母婴之间的情感链接,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产妇乳汁分泌。
1.3 指标观察
产后一个月,让产妇为产科护理打分,满分100分。90分及以上:非常满意,61-89:满意;60分及以下: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各组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输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组间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在接受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之后,产妇满意度为98.82%:其中,非常满意380例,满意40例,不满意5例;对照组满意度为61.18%:其中,非常满意120例,满意130例,不满意165例。经检验,x2=188.235,P<0.05,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除了基本护理内容之外,增加了对产妇及其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和喂养方法指导,使产妇在围手术期都能够得到外界的身心支持和周到的服务,能够显著消除产妇的负面情绪;产妇在正确养育观念的指导下重视母乳喂养,学会正确的养育方法,在家人的配合和辅助下进行家庭育儿,更有利于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由此可见,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具有人性化和“以人为本”的特点,具有系统性和持续性。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产妇实施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方法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82%,明显高于对照组61.1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从环境创设、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护理指导以及喂养指导几个方面着手,使产妇的负面情绪以及身体上的痛苦得以缓解,并且收获了健康知识,学会了正确的养育方法,使新生儿的健康得以保证。
综上所述,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方法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