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02-09柏丹
柏 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血液科,山东 济南 2500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就诊治疗的白血病化疗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男女患者分别为54例、36例。年龄在17岁到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 36.74 ± 7.51) 岁。患者病程持续6个月到8年,平均病程(4.84 ±0.43)年。白血病类型包括慢性粒细胞性、急性淋巴细胞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分别有34例、24例、32例。研究对象选择中,将具有严重肾、肝、心功能不全症状、精神疾病、其他肿瘤病症的患者排除在外。此次研究向患者之情,并在自主自愿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同时得到了本院伦理部门的准许[1]。
1.2 方法
干预前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模式,2017年1月开始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提高服务标准。具体措施如下:
(1)培养护理工作者的优质护理观念:通过培训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内涵、目的和具体的行为规范的认识,尤其加强职业道德培养,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创设高品质护理工作氛围,将各项护理制度和护理规范加以优化完善,保证满足白血病化疗患者和临床护理的需求。
(2)病房护理措施:护理人员维护良好的病房环境,确保为患者提供舒适、卫生的康复环境,包括病房消毒工作、病房通风工作等。在护理中遇到依从性较差、情绪出现不稳定的患者,需要加强观察和交流,对患者及家属深化医护工作的目的和意义,亲和与患者的关系,从而增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
(3)心理护理: 宣教白血病化疗的原理和效应,通过传播成功案例,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的心态;通过心理疏导在患者心理树立起抗击病魔的信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2]。
(4)睡眠护理:使患者认识到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不仅有利于缓解疲劳,还可以提高身体机能,使大脑功能更加充沛;强调患者睡前避免饮食过多,尤其浓茶、咖啡等刺激性较强的饮料不要饮用,同时一些兴奋刺激的电影和书刊也尽量避免阅读观看。在入睡前30 min将卧室门窗打开,保证空气流通。
(5)生活护理: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调理,例如宣导患者提高蛋白质、高钙、维生素的摄取,饮食中注意低盐摄入,通过合理改善饮食促进营养达标。通过调整患者的作息规律,使患者拥有充沛的精力。
1.3 观察指标
对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包括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内容。
1.4 评价方法
(1) 焦虑和抑郁评价。制定焦虑和抑郁评价表,其中包含20例具体内容,每项内容设定1、2、3、4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
(2) 生活质量评价。从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四方面综合评估生活质量,采用问卷评分法进行,取得高分表明生活质量理想。
(3) 护理满意度评价。借助本院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定,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和满意三个级别。
1.5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进行统计过程中采用的软件是SPSS 16.0,计量数据对比应用t,运用配对符号秩和检验对比等级资料。检验水准α= 0.05。
2 结 果
(1)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在优质护理干预前后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优质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0.41±5.16)、(60.87±6.03);干预后为(37.99±5.01)、(32.84±4.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白血病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在优质护理干预后有着显著的提升,其心理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身体功能均表现良好,具体为护理前分别是(71.47±4.29)、(61.96.±6.16)、(61.54±6.43)、(71.63±7.01);护理后(85.99±4.19)、(82.11.±5.18)、(71.46±5.33)、(85.12±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在优质护理后由于护理前,护理前满意度为71.11%,护理后为95.55%。
3 讨 论
白血病发病是由于病毒侵蚀、化学和放射辐射等原因,也有遗传因素的影响,属于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病症。化疗是治疗白血病的主要医疗方式,因为化疗具有长期性,常带给患者不安、烦躁、抵触等不良情绪或心态,从而对化疗效果产生某些影响。优质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案,立足于患者的实际需求和体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同时在护理中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3]。
本次研究通过将优质护理模式运用在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康复护理中,相关对比数据表明,优质护理后无论是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环节,还是患者各项生活质量功能以及患者护理满意度都有所改善,明显优于优质护理干预前。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推广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