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护理
2019-02-09赵慧
赵 慧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镇江 212001)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种好发于老年群体的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椎体、脊柱出现曲度和高度的改变[1]。临床上,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多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但是,由于患者的年龄较大,疾病治疗过程复杂;因此,在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对2018年2月到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同时,留存有完整治疗与护理干预信息的5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医疗数据进行整理;随机抛掷硬币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6)与观察组(26);其中,观察组:男4例、女22例,平均年龄(68.65±1.20)岁,平均住院时间(8.02±0.62)d;对照组:男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8.80±1.25)岁,平均住院时间(8.30±0.65)d;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术前给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疾病知识与手术注意事项讲解,术后解答患者的疑问并指导患者用药。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第一,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了解患者在护理层面的个性化需求并进行合理满足。第二,基本健康知识与自我护理知识讲解。安排科室资深护士借助视频资料、宣传手册与面对面口头讲授的方式;向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术后基本知识讲解,从而使其科学认识术后治疗措施,避免对疾病认知的盲目性。同时,向患者家属讲解常规的自我护理知识以提高患者家属对患者护理的能力。第三,肢体与锻炼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来帮助卧床患者进行必要的肢体活动,肢体活动护理必须高度重视方式方法与力度。同时,待患者逐渐恢复后引导患者进行常规简单锻炼,如自行翻身、床边慢走等。第四,生活指导。即,护理人员给予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基本的饮食建议,从而帮助患者形成有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
1.3 评价指标
根据患者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评价。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是指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且相关病症消失;有效,是指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基本愈合且相关病症得到了一定地改善;无效,是指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较差且相关病症未减轻。患者的满意度评价以自制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将患者的满意度分为不满意、满意与十分满意三个评价级别,统计受访者选择满意与十分满意的人数并与总受访人数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取得痊愈、有效以及治疗无效的患者分别有12例、13例、1例,治疗有效率为96.2%(25/26);对照组取得痊愈、有效以及治疗无效的患者分别有10例、11例、5例,治疗有效率为80.8%(21/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014)。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选择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选项的人数分别有10例、11例、5例,护理满意度为80.8%(21/26);对照组选择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选项的人数分别有7例、9例、10例,护理满意度为61.5%(16/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42)。
3 讨 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是当前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有效方式,但是,手术所带来的创伤以及可能存在的术后并发症均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2]。为此,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就尤为重要。在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传统的护理服务难以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护患矛盾的产生。针对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于肢体活动、健康知识、生活指导等方面的个性护理需求,在常规用药指导与日常监护护理的基础上,引入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全面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护理服务中优质护理的引入一方面实现了对原有护理认知与内涵的发展,能够推动护理服务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改进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以优质、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来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最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效果并改善医患关系[3]。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所以,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引入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疗效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